視障人士積極人格特征之個案研究報告
本文選題:視障人士 + 積極人格; 參考:《中國特殊教育》2008年07期
【摘要】:采用質(zhì)的研究方法探討一視障人士的積極人格特征,對研究對象的自我評價、如何看待"盲"、求學經(jīng)歷、職業(yè)認同等方面進行了解。在對"盲"、積極人格、環(huán)境支持三者系統(tǒng)分析的基礎(chǔ)上,研究者發(fā)現(xiàn):客觀理智的自我評價、平和的生活態(tài)度、周圍環(huán)境的支持這三個方面在視障學生積極人格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ositiv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person with visual impairment are discussed by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self-evaluation of the subjects, how to treat "blindness", study experienc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so on are understood.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analysis of "blindness", positive personality 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objective and rational self-evaluation, peaceful attitude towards life,These three aspec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sitiv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上海市盲童學校;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基金】:上海市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特殊學校學生積極人格輔導的初步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76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曾守錘,李其維;兒童心理彈性發(fā)展的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偉,楊世國,郭世平,王家正,朱廣化;新課程標準下數(shù)學教師要作一些質(zhì)的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生追蹤調(diào)查課題組;安徽電大開放教育畢業(yè)生追蹤調(diào)查報告綜述[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3 畢磊;安徽電大開放教育畢業(yè)生追蹤調(diào)查訪談活動結(jié)果與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4 呂新萍;從知識、方法多元性看社會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5 薛予陽;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策略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3年01期
6 張蕾;李偉明;;高水平中學生運動員培養(yǎng)新路探析——解讀清華大學“馬約翰”體育特長班辦學模式[J];安徽體育科技;2006年06期
7 羅明亮;論家庭因素對一體化大專成就動機的影響[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8 劉新學;;心理學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9 肖鳴政;能績?nèi)瞬庞^的人力資源開發(fā)學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10 肖鳴政;;黨政領(lǐng)導人才評價標準問題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貧困大學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劉曉云;權(quán)力下放對衛(wèi)生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3年
3 關(guān)志偉;面向用戶意圖的智能人機交互[D];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2001年
4 陶云;不同年級學生閱讀有或無配圖課文的眼動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5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6 史秋衡;高等教育產(chǎn)業(yè)的特殊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7 李善良;現(xiàn)代認知壓觀下的數(shù)學概念學習與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8 鄧鑄;問題解決的表征態(tài)理論與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9 陳少華;不同認知任務(wù)中人格特質(zhì)對信息加工的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賀寨平;農(nóng)村老年人社會支持網(wǎng)[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穎慧;中學生物觀察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實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何靜;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陳立;皮亞杰、維果茨基對建構(gòu)學習觀的貢獻[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羅婧;世界交往新潮與中國主動走向世界機遇的錯失:1760—1840[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5 王峻;初中學生場認知方式特點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6 孫文浩;非制式評量透視[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7 常亞慧;教學認識方式考察[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8 狄飛;幼兒英語浸入式教學的研究與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9 陳金龍;西北貧困地區(qū)小學校本師資培訓研究與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10 徐冰鷗;西北貧困地區(qū)農(nóng)村小學教師實踐知識的敘述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杜穎穎;視障高等教育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476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174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