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qū)大學生民族精神狀況的調查與思考
本文關鍵詞:民族地區(qū)大學生民族精神狀況的調查與思考
【摘要】:中華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使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得以形成、凝聚和相互認同的精神力量。人們的民族精神狀況是進一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礎。為了深入認識和把握人們當前的民族精神狀況,我們對生活在民族地區(qū)的大學生的民族精神狀況進行了調查,以期把握民族地區(qū)大學生民族精神的狀況和特點,并提出進一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對策。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
【基金】:北京大學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主持的2005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問題研究》,項目編號058LZD026
【分類號】:G751
【正文快照】: 中華民族是包括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民族實體,中華民族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正是使中華民族得于形成、凝聚與認同的精神力量。然而,在當今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以及少數民族地區(qū)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意識的覺醒,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蕾;吳鑫德;黎海燕;;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大學生社會技能的關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1年Z1期
2 董丹丹;盧桂兵;;大學生自信水平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J];內江科技;2011年06期
3 段榮;;論信息時代少數民族地區(qū)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J];考試周刊;2011年41期
4 倪曉莉;陳思路;常虹;;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網絡依賴行為的影響[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周春梅;;聾人大學生職業(yè)教育課的實踐與探索[J];現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6 趙科;高長松;尹可麗;;大學生性態(tài)度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1年09期
7 宣玉梅;;當代大學生家庭教育的對策:“網絡家長學校*”[J];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8 徐瑩;李天華;鄧婕;;民族高校大學生可雇傭性技能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學為例[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1年10期
9 胡毅麗;;大一新生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情況調查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10 趙秀;冀虹;;關于加強大學生家庭教育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曉莉;趙永紅;;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自我歸因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謝春艷;;民族地區(qū)大學生SCL-90評定分析[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3 毛榮建;;聽障大學生的越軌行為現狀及對策[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七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4 陶宇;;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磊瓊;王敬群;;家庭背景對大學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的影響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普麗春;;云南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A];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胡雅梅;;聾人大學生身份認同的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陳詩達;;教育培訓制度影響勞動關系和諧的因素分析[A];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勞動關系問題研討會暨2006浙江就業(yè)報告[C];2006年
9 陳國敏;;貫徹科學發(fā)展觀,體現人文關懷,提高成人高校德育實效的思考[A];“科學發(fā)展觀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田屹;周虹;王軍武;;當前遠程教育發(fā)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實習生 張婷邋北京聯合大學副教授 段素菊 北京教育學院副教授 伍芳輝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講師 袁光亮;引導比實踐更重要[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記者 趙正元邋實習生 李源;北京首屆農民大學生畢業(yè)[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實習生 張婷;大學生家教面面觀[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曾革楠;“大學生請保姆”拷問家庭教育誤區(qū)[N];中國信息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王彥;拓展“村村大學生計劃”培養(yǎng)方向[N];黑龍江日報;2006年
6 記者 白娟;大學生也要考導游[N];雅安日報;2005年
7 記者 黃俊華;黃州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N];湖北日報;2006年
8 王少坤 王君;遠程教育圓了農民“大學夢”[N];秦皇島日報;2006年
9 記者 周衛(wèi)東 通訊員 袁環(huán)技 許紅娟;全市電大“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遠程教育正式啟動[N];黃岡日報;2008年
10 廉世民 本報記者 馮愛君;希望田野的新希望[N];黑龍江經濟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胡雅梅;聾人大學生身份認同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衛(wèi)一;大學生職業(yè)自我概念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相關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2 覃智;少數民族大學生人際價值觀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9年
3 許麗偉;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畢丹;大學生親子沖突的一般特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曹微;大學生家庭道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6 宋欣欣;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及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D];汕頭大學;2007年
7 張麗;大學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的結構及其與應對方式的關系[D];河南大學;2009年
8 劉紅;少數民族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現狀的調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9年
9 喬昆;父母養(yǎng)育方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因素影響的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10 裴雅琦;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現狀分析與對策[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607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116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