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地區(qū)小學生學校生活質量調查研究
本文關鍵詞:拉祜族地區(qū)小學生學校生活質量調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拉祜族地區(qū) 小學生 學校生活質量 調查研究
【摘要】:學校生活質量是學生個體基于其學校生活和學習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是對校園安全、健康與維護、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參與與民主等方面的主觀情意感受的愉悅感指數(shù)。本研究集中探討拉祜族地區(qū)小學生的學校生活質量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通過分層抽樣,在拉祜族地區(qū)發(fā)放調查問卷,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小學生學校生活質量總體處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別、年級、學校地理位置及不同戶口類型、是否擇校、是否寄宿在學校生活質量各維度上均呈現(xiàn)出極其顯著的差異;通過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同伴關系、師生關系是影響該地區(qū)小學生學校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單位】: 云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拉祜族地區(qū) 小學生 學校生活質量 調查研究
【基金】:云南民族大學2013年度校青年課題“云南省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小學生學校生活質量研究——以拉祜族地區(qū)為例”(項目編號:2013QN08)的主要研究成果
【分類號】:G755.5
【正文快照】: 一、研究緣起及問題聚焦學生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他們在學校里生活得好不好?能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和學習?參與了哪些活動?獲得了什么樣的主觀感受?學生家長、學校教師、學校管理者很容易忽視這些問題,而簡單地以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學業(yè)成就或學校辦學質量的衡量標尺,這進一步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楊繼平;3—6年級小學生師生關系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11期
2 劉旺;田麗麗;;初中生學校生活質量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02期
3 雷湘竹;;城市小學高年級學生同伴交往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教育科學論壇;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平建;;學校生活質量量表在中國內地大學生中應用的初步測試分析[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2 王秋香;;論農村“留守兒童”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J];湘南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3 孟靜清;;2000年以來新型師生關系研究述評[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年04期
4 陳劍昆;;影響學生對待教師態(tài)度的主要因素[J];教學與管理;2010年10期
5 單志艷;;小學生師生關系、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學習策略的關系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年29期
6 郭洪芹;;淺析小學生同伴交往功利化的成因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年11期
7 徐猛;;小學師生關系研究綜述[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2年03期
8 姚玉香;楊進;;新課改后中小學生學校生活滿意度調查[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周達;;師生關系與學生不同數(shù)學能力水平的相關性研究——以我國中部某區(qū)小學三年級學生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5年10期
10 吳祥;;職校生技能滿意度與學習動機關系研究[J];新疆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鄧紅;鄉(xiāng)村少數(shù)民族兒童的學校生活:甘肅民族地區(qū)農村學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蘭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華英;流動初中生學校適應及其與社會支持、生活滿意度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1年
2 尹清強;重慶市初中生校園生活質量的調查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余香蓮;個體差異、教師因素對學生抑郁影響的多層線性模型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楊;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初中生學校滿意度測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晶晶;東北地區(qū)城鄉(xiāng)初中生學校生活滿意度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岳海晶;高中生生活滿意度與社會支持、成就目標定向關系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銀鵬;中學生學業(yè)負擔態(tài)度與學校幸福感的關系[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繼平;高玲;;小學生學習心理與師生關系的現(xiàn)狀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劉靜;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師生關系研究述評[J];教育探索;2003年07期
3 李春苗,劉祖平;關于師生關系對中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J];教育探索;1998年01期
4 肖世民;教育過程中人際交往結構初探[J];唐都學刊;1996年01期
5 李瑾瑜;論師生關系及其對教學活動的影響[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6 王耘,王曉華,張紅川;3—6年級小學生師生關系:結構、類型及其發(fā)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1年03期
7 林崇德,王耘,姚計海;師生關系與小學生自我概念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1年04期
8 王耘,王曉華;小學生的師生關系特點與學生因素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03期
9 魏運華;學校因素對少年兒童自尊發(fā)展影響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年02期
10 鄒泓;同伴關系的發(fā)展功能及影響因素[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海英;于勝剛;;學生學校生活質量指標——基于現(xiàn)狀調查的實證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張耀奇;;關注學生學校生活質量的提高[J];華夏教師;2012年10期
3 黃建中;學校生活剪影[J];下關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1982年02期
4 周鵬起;;寧夏大學學校生活[J];高教戰(zhàn)線;1985年09期
5 李惠生 ,黨大恩;學校生活[J];渭南師專學報;1986年01期
6 凱·艾倫鮑;我想告訴女兒的學校生活[J];世界中學生文摘;2005年09期
7 正歟;尚紅燕;;明明為什么不適應學校生活[J];家庭教育;2006年06期
8 美欣姐姐;;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學校生活[J];小雪花(小學生成長指南);2006年10期
9 ;永遠第三[J];新聞世界(社會生活);2007年11期
10 ;話懲罰學生[J];江西教育;2010年2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霞瑛;徐桂芳;;學校生活技能教育與學生自我管理模式探討[A];浙江省推廣發(fā)展健康促進學校項目論文集[C];2005年
2 林紅;王義強;詹萍;王玉鳳;;兒童學校生活技能教育在行為問題干預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屈智勇;楊雪梅;鄒泓;;小學生的學校態(tài)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4 丁桂鳳;;教師對學生的行為控制定向與學校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5 喻承甫;張衛(wèi);;青少年感恩、學校參與與學校幸福感的關系[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孫克興;;英國特殊需要兒童學校教育的考察[A];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孫配貞;鄭雪;余祖?zhèn)?;初中生感戴狀況與學校生活滿意度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丁銳鋒;;學校生活技能教育及意外傷害預防的研究[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兒少衛(wèi)生分會第九屆學術交流會、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wèi)生分會第一屆學校衛(wèi)生學術交流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xié)會學校分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9 王守紀;楊兆山;;豐富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 提高兒童積極適應能力——農村寄宿制學校功能性轉換及觀念變革[A];農村教育與農村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何麗;;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國睿;提升每個學生的學校生活品質[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王斯敏;夏令營——不應是學校生活的翻版[N];光明日報;2005年
3 臥松 編譯;讓音樂成為學校生活的重要內容[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常元珠 潘鈺;“校漂”族漂向何方[N];貴陽日報;2006年
5 浙江省金華教育學院 阮為文;轉變教育觀念是當務之急[N];中國教育報;2002年
6 陳詩;幫助孩子適應寄宿學校[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1年
7 本報駐漢城記者 徐志堅;韓國體罰學生也將有法可依[N];法制日報;2002年
8 關慧;“教育是個服務行業(yè)”[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9 徐鋒 鄧建生;韓國允許體罰學生方案引爭議[N];中國教育報;2003年
10 陳玉琴 (作者單位:張掖市甘州區(qū)新墩中心學校);如何調整考試失利情緒[N];甘肅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鄧紅;鄉(xiāng)村少數(shù)民族兒童的學校生活:甘肅民族地區(qū)農村學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蘭州大學;2011年
2 胡春光;學校生活中的規(guī)訓與抗拒[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磊;學校生活體驗對學生生命成長的影響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9年
2 馬yN琳;我是小學生了[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程寶偉;析學校生活的公共性缺失[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沈會軍;初中一年級學生被欺凌行為、學校生活滿意度、曠課之間的關系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5 周寶華;工作—學校沖突的測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6 吳桐舒;瑤族地區(qū)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養(yǎng)成的學校生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7 趙子涵;學生學校生活的社會學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8 趙興紅;福州市初中階段流動兒童自尊、應對方式與學校生活滿意度的相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鐘旭;退伍返校大學生學校生活重新融入問題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5年
10 王彩鳳;中學生學校主觀幸福感及相關因素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705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67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