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然灘地到城市開放空間——黃浦江、蘇州河濱水景觀空間發(fā)展概要
本文關鍵詞:從自然灘地到城市開放空間——黃浦江、蘇州河濱水景觀空間發(fā)展概要
更多相關文章: 風景園林 開放空間 黃浦江 蘇州河 濱水景觀空間
【摘要】:基于對上海黃浦江、蘇州河濱水景觀空間發(fā)展現象和進程的歷史考察,分析和歸納其演變規(guī)律,總結了上海濱水空間的特征演化與城市變遷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以一江一河為代表的城市濱水景觀空間發(fā)展,經歷了從地文空間、水文空間的單一形態(tài),到人文空間、互文空間的多維構成,在多重視角的關注下,正在邁向更加開放多元的豐富形態(tài)。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荷蘭NITA設計集團;
【關鍵詞】: 風景園林 開放空間 黃浦江 蘇州河 濱水景觀空間
【分類號】:TU984.18
【正文快照】: 黃浦江與蘇州河(簡稱浦江蘇河)是穿越上海中心城區(qū)的2條最重要的水系。黃浦江(圖1)是長江入海前最后_條支流,明朝戶部尚書夏原吉采納民間專家葉宗行方略,將大黃浦向北疏浚入海,消除了蘇、松地區(qū)水患,形成黃金水道|11。江浦合流被認為確立了吳艙口“長江第一門戶’’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靜;吳菲倩;董莎莎;任光淳;;烏鎮(zhèn)濱水景觀構成要素對喜好度的影響分析[J];現代園藝;2013年21期
2 王強;;濱水景觀的設計與發(fā)展[J];科技視界;2014年04期
3 羅薇;廈門濱水景觀中國廈門海昌區(qū)[J];世界建筑導報;2004年06期
4 周一晴;姬向華;;淺談城市季節(jié)性河流濱水景觀規(guī)劃[J];山西建筑;2006年05期
5 陳霞;陳衛(wèi)忠;;淺析濱水景觀空間的詩畫情趣[J];江蘇建筑;2006年05期
6 鄭文俊;程道品;;桂林“兩江四湖”景區(qū)濱水景觀特色及其開發(fā)[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20期
7 王焱;胡晶明;梁隱泉;;園林綠化中的濱水景觀規(guī)劃探討[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8 吳力立;;堤岸下的景觀—大田均溪濱水景觀帶方案設計[J];福建建筑;2009年03期
9 武明煜;魏靜;;淺析濱水景觀之設計要素[J];網絡財富;2009年20期
10 賈永強;柯雄斌;;析咸寧市淦河濱水景觀帶規(guī)劃[J];中外建筑;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詹美旭;宗躍光;;莫愁湖濱水景觀變遷影響因素的初步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李翅;;以地域文化創(chuàng)建城市生活的舞臺——遂寧涪江濱水景觀帶南段規(guī)劃設計[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09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喬旭;;淺析城市濱水景觀中設計與文化的關系——以清河·豐收渠(城區(qū)段)兩岸濱水景觀綜合治理為例[A];2013北京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C];2013年
4 向超偉;;城市濱水風光帶規(guī)劃理念與設計方法探討——結合邵陽市資江兩岸濱水景觀規(guī)劃研究與實踐[A];規(guī)劃引領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優(yōu)秀城鄉(xiāng)規(guī)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特約記者 陳博君;以人為本——和諧濱水景觀的關鍵[N];中國花卉報;2006年
2 記者 杜懷宇;通河加快推進濱水景觀帶建設[N];黑龍江日報;2011年
3 胡建勛;沙田構建濱水景觀帶[N];東莞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高立洪 采訪整理;濱水景觀環(huán)境再生設計應注重功能與文化[N];中國水利報;2014年
5 記者 王靜;周漢河濱水景觀明年底初步形成[N];石家莊日報;2013年
6 ;搖曳西北的江南煙波[N];中華建筑報;2013年
7 蔡軍保;濱水景觀區(qū):城市景觀綠帶的延伸[N];中華建筑報;2013年
8 記者 羅煒邋實習生 熊浩杰;磁湖北岸濱水景觀工程開工[N];黃石日報;2008年
9 記者 韓紅新;雁灘南河道將成濱水景觀區(qū)[N];蘭州日報;2008年
10 記者 黎曉艷;九城園林局長齊聚黃石[N];黃石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任樹強;京杭運河杭州主城區(qū)段濱水景觀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寶;嫩江流域少數民族文化在濱水景觀中的設計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5年
2 邱雯;南平市朱熹路(夏道段)濱水景觀帶規(guī)劃設計[D];福建農林大學;2015年
3 孫娜;郯城縣白馬河濱水景觀帶規(guī)劃[D];福建農林大學;2015年
4 林月彬;詔安江濱公園規(guī)劃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5年
5 鄒明嵐;蘭州主城區(qū)黃河濱水景觀調查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6年
6 柴路路;鄉(xiāng)鎮(zhèn)濱水景觀的鄉(xiāng)土化應用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6年
7 趙怡心;基于生態(tài)優(yōu)化的臺北城市邊緣區(qū)濱水景觀帶規(guī)劃設計[D];福建農林大學;2016年
8 王海巖;古村落水系設計給予濱水景觀規(guī)劃的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菲菲;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的濱水景觀解析[D];燕山大學;2012年
10 李鵬;山東省鄒城市幸福河濱水景觀的鄉(xiāng)土表現[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163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81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