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柱結構形式的建筑外墻角熱濕傳遞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23 00:15
準確計算圍護結構傳熱量是暖通系統(tǒng)設計、建筑能耗分析的基礎,由于熱橋效應的影響使得通過建筑外墻角的熱流損失量不容忽視,目前針對建筑外墻角的研究大多基于單純傳熱理論,缺乏有關于濕傳遞路徑的表征,但在多維效應的影響下,熱濕耦合之間的效應被放大,若忽略濕傳遞,會對建筑熱損失計算結果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研究建筑外墻角多維熱濕耦合遷移特性,確定濕傳遞對建筑外墻角傳熱特性的影響,是準確計算建筑整體傳熱損失的關鍵。基于此,本文對國內(nèi)建筑設計標準圖集及現(xiàn)有建筑外墻角形式進行歸納,總結出三種不同角柱結構形式外墻角:純砌體外墻角,含構造柱外墻角,含框架柱外墻角。通過對圍護結構熱濕遷移機理的分析,建立了完善的熱濕耦合遷移數(shù)學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軟件COMSOL Multiphysics對控制方程進行求解,分析多種邊界條件下不同角柱結構形式外墻角在考慮傳濕和未考慮傳濕工況下,墻角內(nèi)表面溫度及熱流的分布差異,得到濕傳遞對建筑外墻角傳熱特性的影響關系。本研究首先以純磚砌體建筑外墻角為研究對象,定性討論了室外相對濕度變化、不同外墻保溫體系對建筑外墻角熱濕特性的影響,并提出熱橋影響區(qū)域、熱流損失率等熱橋效應評價指標,分析...
【文章頁數(shù)】:10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35155
【文章頁數(shù)】:10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技術路線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91.3.3研究路線圖1.1技術路線圖
圖2.1建筑圍護結構各類結構性熱橋示意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02建筑外墻角熱濕耦合遷移過程理論分析建筑外墻角是熱工性能薄弱且濕積累高頻區(qū)域,極易造成墻體表面細菌滋生、結構性能破壞等問題,而目前對建筑外墻角的理論研究往往忽略濕傳遞帶來的影響,基于此,本章通過對墻體熱濕耦合遷移過程的機理進行詳細分析,針對建筑外墻....
圖2.8模型網(wǎng)格劃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3(a)結構1-純砌體外墻角(b)結構2-含構造柱外墻角(c)結構3-含框架柱外墻(d)結構4-簡化對比一維墻體圖2.8模型網(wǎng)格劃分2.3.2模型驗證為了驗證所建熱濕耦合數(shù)學模型的準確性,本文利用基準測試HAMSTAD驗證實例5進行驗證分析。在建筑物....
圖2.9墻體結構形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3(a)結構1-純砌體外墻角(b)結構2-含構造柱外墻角(c)結構3-含框架柱外墻(d)結構4-簡化對比一維墻體圖2.8模型網(wǎng)格劃分2.3.2模型驗證為了驗證所建熱濕耦合數(shù)學模型的準確性,本文利用基準測試HAMSTAD驗證實例5進行驗證分析。在建筑物....
本文編號:39351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39351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