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被動控制體系中連接阻尼器的優(yōu)化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1-11 16:31
基礎隔震結構和層間隔震結構在常規(guī)地震(如遠場地震)和高頻短周期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減震效果,但在近斷層等具有明顯位移和速度的長周期地震作用下會放大隔震支座上部結構的位移和加速度。相鄰非隔震結構間連接耗能裝置被動控制體系在長周期地震(如遠場長周期地震)下有較好的控制效果,但在高頻脈沖地震作用下減震效果不理想。國內外大多數學者針對上述兩種單一被動控制體系進行了研究,隨著抗震設計研究的深入,有學者提出將這兩種被動控制體系組合使用,但這方面的研究目前還不夠完善、深入。本文結合隔震體系和連接耗能裝置減震體系各自的優(yōu)勢,提出了混合被動控制體系的研究思路,以隔震結構和相鄰非隔震結構之間連接的阻尼器為優(yōu)化設計目標,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介紹了隔震結構和非隔震結構之間連接阻尼器的混合被動控制體系,將相鄰結構簡化成質點模型,推導整體結構在平穩(wěn)過濾白噪聲激勵下的運動方程。以控制相鄰結構中主結構(隔震結構)振動能量為優(yōu)化策略,對相鄰結構之間連接的阻尼器參數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研究。運用MATLAB軟件編制具體的數值算例分析程序,根據Newmark-β法原理進行時程動力響應迭代運算,計算得出單一隔震結構和混合被動...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 本文研究的意義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1.5 課題來源
2 基礎隔震結構與相鄰非隔震結構間阻尼器優(yōu)化設計研究
2.1 引言
2.2 相鄰結構計算模型與運動方程
2.3 Kelvin型阻尼器的優(yōu)化設計研究
2.4 基于3-DOF模型的數值算例分析
2.5 在不同類型長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
2.6 本章小結
3 層間隔震結構與相鄰非隔震結構間阻尼器優(yōu)化設計研究
3.1 引言
3.2 結構計算模型中主結構等效單自由度的求解
3.3 相鄰結構基本運動方程和阻尼器優(yōu)化設計研究
3.4 基于4-DOF模型的數值算例分析
3.5 在不同類型長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
3.6 本章小結
4 優(yōu)化設計研究的阻尼器參數化分析
4.1 引言
4.2 基礎隔震結構與相鄰非隔震結構間阻尼器的參數化分析
4.3 層間隔震結構與相鄰非隔震結構間阻尼器的參數化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結論與展望
5.1 全文總結與結論
5.2 未來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862909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 本文研究的意義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1.5 課題來源
2 基礎隔震結構與相鄰非隔震結構間阻尼器優(yōu)化設計研究
2.1 引言
2.2 相鄰結構計算模型與運動方程
2.3 Kelvin型阻尼器的優(yōu)化設計研究
2.4 基于3-DOF模型的數值算例分析
2.5 在不同類型長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
2.6 本章小結
3 層間隔震結構與相鄰非隔震結構間阻尼器優(yōu)化設計研究
3.1 引言
3.2 結構計算模型中主結構等效單自由度的求解
3.3 相鄰結構基本運動方程和阻尼器優(yōu)化設計研究
3.4 基于4-DOF模型的數值算例分析
3.5 在不同類型長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
3.6 本章小結
4 優(yōu)化設計研究的阻尼器參數化分析
4.1 引言
4.2 基礎隔震結構與相鄰非隔震結構間阻尼器的參數化分析
4.3 層間隔震結構與相鄰非隔震結構間阻尼器的參數化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結論與展望
5.1 全文總結與結論
5.2 未來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8629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38629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