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磁共振的負溫混凝土早期水化及含冰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3 19:22
負溫混凝土技術在寒冷地區(qū)極端環(huán)境下混凝土制備工藝和服役性能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盡管相關規(guī)范和理論體系在不斷更新進步,但仍有較多技術難題亟待解決。目前核磁共振技術在材料檢測方面的快速發(fā)展,為負溫混凝土水化程度和內部孔隙結構研究提供了快速、便利性、原位性的無損檢測新方法。本文通過核磁共振技術測試了負溫下水泥凈漿試件內部液態(tài)水含量、液態(tài)水分布情況以及含液態(tài)水的最可幾孔徑隨負溫養(yǎng)護齡期的變化規(guī)律,分析了防凍劑對負溫混凝土早期水化的影響;同時研究了防凍劑種類、預養(yǎng)時間、水膠比等對負溫混凝土抗壓強度增長規(guī)律的影響,進而分析抗壓強度和液態(tài)水含量等微觀性能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表明:核磁共振法通過CPMG序列測試普通硅酸鹽水泥試件相比于白水泥試件產生較明顯的干擾,而接觸鐵質試驗儀器、表面已固化的環(huán)氧樹脂和表面少量自由水不會對測試結果產生明顯干擾,通過控制測試時間和采取一定保溫手段能夠實現對負溫混凝土內部液態(tài)水含量以及含冰率等微觀性能的研究。-15℃負溫中養(yǎng)護4h后,未摻加防凍劑的水泥凈漿試件內部可凍水已經完全凍結成冰;試件內部液態(tài)水含量平均為7.94%,含液態(tài)水的最可幾孔徑較常溫下明顯降低。摻加無機防凍劑...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高低溫試驗箱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15-度,控制加荷速率為2.0kN/s,每組測試3塊并按標準方法對試驗結果進行數據處理,考慮到尺寸因素導致的偏差,根據規(guī)范乘以系數0.95加以修正得到最終的抗壓強度值。圖2-2WAW-1000型微機伺服萬能試驗機2.2.2核磁共振技術測試水泥凈漿含水率2.2.2.1核磁試件的制作與養(yǎng)護由于核磁共振儀測試艙為圓柱形,通過常規(guī)模具制作的水泥凈漿試件不便于測試,為了制作大小及形狀合適的水泥凈漿試件(以下簡稱為核磁試件),選擇合適直徑的圓柱形PVC管,將其截斷成一定長度作為核磁試件的模具。根據表2-8所示的配合比制作核磁試件。表2-8核磁試件配合比編號白水泥(g)水(g)防凍劑(%)無機防凍劑有機防凍劑N0.46-JZ300138——N0.29-JZ30087——N0.46-W30013812—N0.29-W3008712—N0.46-Y300138—0.23N0.29-Y30087—0.15制作核磁試件時,首先將原材料放入潤濕后的攪拌鍋內,啟動水泥凈漿攪拌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16-機,手動控制慢速攪拌120s后,暫停攪拌30s,在暫停攪拌的過程中為了使水泥凈漿得到充分攪拌,將攪拌鍋內壁和攪拌葉片上的水泥凈漿刮至鍋內,再高速攪拌120s。待攪拌完成后立即將水泥凈漿分兩次裝入預先制作好的PVC模具中,在裝模過程中進行振搗,使試件內部致密,裝模后在其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流失,并在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預養(yǎng)護12h和24h,最終成型高50mm,直徑25mm的圓柱形核磁試件,如圖2-3。為了防止核磁試件在大氣中產生水分交換,預養(yǎng)后在核磁試件表面裹覆一層環(huán)氧樹脂形成隔水層防止與外界進行水分交換,如圖2-4。將裹覆環(huán)氧樹脂的核磁試件放入-15℃的高低溫箱中負溫養(yǎng)護,如圖2-5,并設置密集的測試時間點進行核磁共振測試。圖2-3核磁試件示意圖圖2-4核磁試件表面裹覆環(huán)氧樹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抗壓強度的負溫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研究[J]. 江守恒,董淑慧,朱衛(wèi)中,李鶴斌,殷少輝.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2019(10)
[2]早期受凍環(huán)境對混凝土服役期性能的影響[J]. 胡曉鵬,彭剛,牛荻濤,楊超. 建筑材料學報. 2020(05)
[3]基于抗凍性的負溫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研究[J]. 江守恒,董淑慧,朱衛(wèi)中,李鶴斌,殷少輝.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2019(08)
[4]纖維素醚改性硫鋁酸鹽水泥漿體中可蒸發(fā)水的1H低場核磁弛豫特征[J]. 孫振平,穆帆遠,康旺,王培銘,徐玲琳. 硅酸鹽學報. 2019(08)
[5]基于低場核磁共振技術的水泥漿體凝結時間及早期強度分析[J]. 郎澤軍,金丹,姚武. 建筑材料學報. 2020(01)
[6]基于低場核磁共振研究摻加磷石膏對水泥硬化體孔結構的影響[J]. 王學兵,王濤,劉勁松.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2018(11)
[7]鐵路工程混凝土防凍劑研究現狀與問題探討[J]. 王振,李化建,黃法禮,易忠來,孫德易. 鐵道建筑. 2018(08)
[8]-10℃即時受凍條件下外加劑和摻和料對負溫混凝土性能影響[J]. 張思佳,紀國晉,陳建國,孔祥芝,馬鋒玲. 建筑材料學報. 2018(04)
[9]基于實測表面活化能的高原地區(qū)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預測[J]. 李雪峰,王華牢,刁波.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08)
[10]凍融作用下巖石細觀結構損傷的低場核磁共振研究[J]. 李杰林,劉漢文,周科平,朱龍胤.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8(02)
博士論文
[1]硅酸鹽水泥—硅灰復合膠凝材料低溫水化特征研究[D]. 李瑤.大連理工大學 2016
[2]青藏高原地區(qū)混凝土抗凍設計及預防措施研究[D]. 李雪峰.東南大學 2015
[3]多因素影響下低溫混凝土抗凍臨界強度的研究[D]. 劉潤清.大連理工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基于電阻率法混凝土早期受凍損傷評價研究[D]. 桑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8
[2]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抗凍臨界強度的研究[D]. 張勇.重慶交通大學 2017
[3]早齡期受凍水泥基材料的孔結構、抗?jié)B性和強度研究[D]. 白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4]養(yǎng)護制度對負溫混凝土溫度場及微觀性能的影響[D]. 尹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5]復合膠凝材硬化漿體孔隙特征與其水化后鈣礬石含量相互關系的試驗研究[D]. 歐小強.西南交通大學 2017
[6]硅酸鹽—硫鋁酸鹽復合膠凝材料的低溫水化與微觀特征[D]. 李沛然.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6
[7]受凍混凝土的早期變形及凍害機理分析[D]. 于海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6
[8]早期凍融環(huán)境下混凝土性能的試驗研究[D]. 郝冠軍.重慶交通大學 2015
[9]基于核磁共振的礦山充填料漿水分和孔隙演變研究[D]. 艾凱明.中南大學 2014
[10]負溫混凝土的抗凍臨界強度及其與耐久性的關系研究[D]. 杜森.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66836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高低溫試驗箱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15-度,控制加荷速率為2.0kN/s,每組測試3塊并按標準方法對試驗結果進行數據處理,考慮到尺寸因素導致的偏差,根據規(guī)范乘以系數0.95加以修正得到最終的抗壓強度值。圖2-2WAW-1000型微機伺服萬能試驗機2.2.2核磁共振技術測試水泥凈漿含水率2.2.2.1核磁試件的制作與養(yǎng)護由于核磁共振儀測試艙為圓柱形,通過常規(guī)模具制作的水泥凈漿試件不便于測試,為了制作大小及形狀合適的水泥凈漿試件(以下簡稱為核磁試件),選擇合適直徑的圓柱形PVC管,將其截斷成一定長度作為核磁試件的模具。根據表2-8所示的配合比制作核磁試件。表2-8核磁試件配合比編號白水泥(g)水(g)防凍劑(%)無機防凍劑有機防凍劑N0.46-JZ300138——N0.29-JZ30087——N0.46-W30013812—N0.29-W3008712—N0.46-Y300138—0.23N0.29-Y30087—0.15制作核磁試件時,首先將原材料放入潤濕后的攪拌鍋內,啟動水泥凈漿攪拌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16-機,手動控制慢速攪拌120s后,暫停攪拌30s,在暫停攪拌的過程中為了使水泥凈漿得到充分攪拌,將攪拌鍋內壁和攪拌葉片上的水泥凈漿刮至鍋內,再高速攪拌120s。待攪拌完成后立即將水泥凈漿分兩次裝入預先制作好的PVC模具中,在裝模過程中進行振搗,使試件內部致密,裝模后在其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流失,并在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預養(yǎng)護12h和24h,最終成型高50mm,直徑25mm的圓柱形核磁試件,如圖2-3。為了防止核磁試件在大氣中產生水分交換,預養(yǎng)后在核磁試件表面裹覆一層環(huán)氧樹脂形成隔水層防止與外界進行水分交換,如圖2-4。將裹覆環(huán)氧樹脂的核磁試件放入-15℃的高低溫箱中負溫養(yǎng)護,如圖2-5,并設置密集的測試時間點進行核磁共振測試。圖2-3核磁試件示意圖圖2-4核磁試件表面裹覆環(huán)氧樹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抗壓強度的負溫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研究[J]. 江守恒,董淑慧,朱衛(wèi)中,李鶴斌,殷少輝.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2019(10)
[2]早期受凍環(huán)境對混凝土服役期性能的影響[J]. 胡曉鵬,彭剛,牛荻濤,楊超. 建筑材料學報. 2020(05)
[3]基于抗凍性的負溫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研究[J]. 江守恒,董淑慧,朱衛(wèi)中,李鶴斌,殷少輝.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2019(08)
[4]纖維素醚改性硫鋁酸鹽水泥漿體中可蒸發(fā)水的1H低場核磁弛豫特征[J]. 孫振平,穆帆遠,康旺,王培銘,徐玲琳. 硅酸鹽學報. 2019(08)
[5]基于低場核磁共振技術的水泥漿體凝結時間及早期強度分析[J]. 郎澤軍,金丹,姚武. 建筑材料學報. 2020(01)
[6]基于低場核磁共振研究摻加磷石膏對水泥硬化體孔結構的影響[J]. 王學兵,王濤,劉勁松.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2018(11)
[7]鐵路工程混凝土防凍劑研究現狀與問題探討[J]. 王振,李化建,黃法禮,易忠來,孫德易. 鐵道建筑. 2018(08)
[8]-10℃即時受凍條件下外加劑和摻和料對負溫混凝土性能影響[J]. 張思佳,紀國晉,陳建國,孔祥芝,馬鋒玲. 建筑材料學報. 2018(04)
[9]基于實測表面活化能的高原地區(qū)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預測[J]. 李雪峰,王華牢,刁波.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08)
[10]凍融作用下巖石細觀結構損傷的低場核磁共振研究[J]. 李杰林,劉漢文,周科平,朱龍胤.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8(02)
博士論文
[1]硅酸鹽水泥—硅灰復合膠凝材料低溫水化特征研究[D]. 李瑤.大連理工大學 2016
[2]青藏高原地區(qū)混凝土抗凍設計及預防措施研究[D]. 李雪峰.東南大學 2015
[3]多因素影響下低溫混凝土抗凍臨界強度的研究[D]. 劉潤清.大連理工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基于電阻率法混凝土早期受凍損傷評價研究[D]. 桑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8
[2]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抗凍臨界強度的研究[D]. 張勇.重慶交通大學 2017
[3]早齡期受凍水泥基材料的孔結構、抗?jié)B性和強度研究[D]. 白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4]養(yǎng)護制度對負溫混凝土溫度場及微觀性能的影響[D]. 尹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5]復合膠凝材硬化漿體孔隙特征與其水化后鈣礬石含量相互關系的試驗研究[D]. 歐小強.西南交通大學 2017
[6]硅酸鹽—硫鋁酸鹽復合膠凝材料的低溫水化與微觀特征[D]. 李沛然.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6
[7]受凍混凝土的早期變形及凍害機理分析[D]. 于海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6
[8]早期凍融環(huán)境下混凝土性能的試驗研究[D]. 郝冠軍.重慶交通大學 2015
[9]基于核磁共振的礦山充填料漿水分和孔隙演變研究[D]. 艾凱明.中南大學 2014
[10]負溫混凝土的抗凍臨界強度及其與耐久性的關系研究[D]. 杜森.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668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35668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