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高嶺土基地聚合物水泥土力學性能試驗與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13:34
【摘要】:在水泥土中摻入偏高嶺土基地聚合物以部分替代水泥土,因偏高嶺土基地聚合物具有優(yōu)良的耐久性,且生產過程能耗小、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等優(yōu)點,是環(huán)境友好型無機材料。它克服了硅酸鹽水泥耐久性不足、環(huán)境協(xié)調性差等缺陷,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本文選用地聚合物部分替代水泥,對偏高嶺土基地聚合物摻量為0%、1%、3%、5%和7%的水泥土進行靜態(tài)抗壓強度試驗、動態(tài)抗壓試驗以及微觀電鏡掃描試驗。對地聚合物水泥土的拌合方法和地聚合物最佳摻量進行了試驗探究。(1)對五種不同的拌合方法進行靜態(tài)抗壓強度試驗和微觀電鏡掃描試驗,并通過對拌合后的土顆粒形貌及粗顆粒占比來進行探究,觀察并分析了試樣破壞后形態(tài),探討了地聚合物水泥土的最佳拌合方法。(2)對偏高嶺土基地聚合物摻量為0%、1%、3%、5%和7%的水泥土分別進行靜態(tài)抗壓強度試驗和微觀電鏡掃描試驗,觀察并分析了試樣的破壞形態(tài),探討了靜態(tài)荷載作用下地聚合物摻量對水泥土應力-應變關系、抗壓強度和峰值應變的影響規(guī)律,確定了地聚合物的合適摻量為1%。(3)采用SHPB試驗系統(tǒng),對4種不同地聚合物摻量的水泥土試樣開展了沖擊壓縮試驗,探討了不同沖擊氣壓下地聚合物摻量對水泥土動態(tài)抗壓強度的影響,建立了沖擊氣壓與抗壓強度的關系。結果表明,隨著地聚合物摻量的增大,抗壓強度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地聚合物為1%時抗壓強度為最大值。同一地聚合物摻量下,吸收能隨沖擊氣壓的增大而增大,并觀察分析了試樣的破壞形態(tài)。(4)在不同圍壓下的沖擊壓縮試驗中,對4種不同圍壓狀態(tài)下的水泥土試樣,開展沖擊壓縮試驗,探討了不同沖擊氣壓下主動圍壓的大小對地聚合物水泥土應力-應變曲線和抗壓強度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地聚合物水泥土在同一沖擊氣壓下隨著圍壓比的增大而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在圍壓比為60%時取得最大值;對于水泥土吸收能方面的研究,同樣在圍壓比為60%時取得最大值。圖33 表5 參74
【圖文】:
圖1-1技術路線圖逡逑Fig.邋1-1邋Technical邋routes逡逑
15邐20邐25邐30邐35邐40邐45邋50邋55邋60逡逑含水率/%逡逑圖2-1圓錐入土深度與含水率關系曲線逡逑邋The邋relationship邋between邋the邋sinking邋depth邋of邋cone邋and邋moisture邋conte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U41
本文編號:2685313
【圖文】:
圖1-1技術路線圖逡逑Fig.邋1-1邋Technical邋routes逡逑
15邐20邐25邐30邐35邐40邐45邋50邋55邋60逡逑含水率/%逡逑圖2-1圓錐入土深度與含水率關系曲線逡逑邋The邋relationship邋between邋the邋sinking邋depth邋of邋cone邋and邋moisture邋conte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U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健;張樂文;馮嘯;趙少龍;王洪波;;堿激發(fā)地聚合物雙液注漿材料試驗與應用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5年S2期
2 李明;茅獻彪;曹麗麗;茅蓉蓉;浦海;;高應變率下煤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5年02期
3 李其軒;李洪磊;郭樹學;李新強;;纖維增強水泥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5年04期
4 施惠生;胡文佩;郭曉潞;夏明;;地聚合物的早期反應過程及表征技術[J];硅酸鹽學報;2015年02期
5 鄒小童;徐子芳;陳娟;楊政;;煤系廢物地質聚合物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硅酸鹽通報;2014年11期
6 鐘錚;;軟土地區(qū)某大面積基坑工程險情分析與處理[J];巖土工程學報;2014年S1期
7 韓鵬舉;劉新;白曉紅;;硫酸鈉對水泥土的強度及微觀孔隙影響研究[J];巖土力學;2014年09期
8 陳四利;史建軍;于濤;黃杰;;凍融循環(huán)對水泥土力學特性的影響[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4年02期
9 程亞男;孫樹林;阮曉波;韓孝峰;陳曉磊;;加筋土擋墻地震穩(wěn)定性的擬動力分析[J];巖土力學;2013年12期
10 劉石;許金余;陳騰飛;王鵬;方新宇;;基于SHPB試驗的巖石動態(tài)力學響應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3年05期
,本文編號:26853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6853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