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建筑工程論文 >

分散型鋼混凝土組合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0-26 17:50
【摘要】:為研究分散型鋼混凝土組合柱(ISRCC)的抗震性能,分析組合柱中分散布置的型鋼和混凝土之間的協(xié)同工作情況,對4個ISRCC柱進行偏心率為10%和15%的低周往復加載試驗。與傳統(tǒng)低周往復加載試驗相比,試驗中按預定路徑同時施加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分析了ISRCC柱在低周往復荷載作用下的承載力、延性、破壞形態(tài)、裂縫分布和剛度退化等。試驗結果表明:所有ISRCC柱均為小偏心壓彎破壞,試件整體性較好;在偏心率15%以內(nèi),屈服荷載前各試件滿足平截面假定,能夠有效發(fā)揮型鋼和混凝土的組合作用;ISRCC柱壓彎承載力的試驗值與ACI 318-2014、EN 1994-1-1和YB 9082—2006《鋼骨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等規(guī)范中的承載力計算結果吻合較好,驗證了現(xiàn)有規(guī)范中普通鋼骨混凝土(SRC)柱壓彎承載力的計算方法對偏心率15%以內(nèi)的ISRCC柱的適用性;試件的極限位移角為1/88~1/65,滿足我國規(guī)范對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結構彈塑性層間位移角的要求,具有較好的變形能力。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disperse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columns (ISRCC) and analyze the cooperative work between steel and concrete distributed in composite columns, the low cycle reciprocating loading tests of 10% and 15% eccentricity of 4 ISRCC columns were carried ou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ow-cycle reciprocating load test, the vertical load and horizontal load are applied simultaneously according to the predetermined path. The bearing capacity ductility failure mode crack distribution and stiffness degradation of ISRCC columns under low cycle reciprocating loads are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all ISRCC columns are subjected to small eccentric compression and bending fail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specimens is good, and the composite action of steel and concrete can be effectively brought into play when the eccentricity ratio is less than 15% and the specimens satisfy the assumption of plane section before yield loa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ompressive and bending bearing capacity of ISRCC colum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calculated in the codes of ACI 318-2014 en 1994-1-1 and YB 9082-2006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bending capacity of ordinary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 columns in existing codes is applicable to ISRCC columns with an eccentricity of less than 15%. The limit displacement angle of the specimen is 1 / 88 / 1 / 65,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of our country for the elastic-plastic displacement angle of frame-core tube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rare earthquake, and has good deformation ability.
【作者單位】: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
【分類號】:TU398.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薛建陽;伍凱;趙鴻鐵;邵永健;蔣孝偉;;SRC-RC轉換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10年11期

2 葉列平,方鄂華;鋼骨混凝土構件的受力性能研究綜述[J];土木工程學報;2000年05期

3 程文p<,陳忠范,江東,徐明,余勇,侯善民,左江;鋼骨混凝土柱軸壓比限值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199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從真;鄧飛;陳濤;;部分抗剪連接的型鋼混凝土組合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J];建筑結構學報;2017年01期

2 魏星;張南;;累次撞擊對鋼筋和鋼骨混凝土橋墩撞擊動力性能的影響分析[J];交通科技;2016年06期

3 王帥;;ABAQUS模擬型鋼再生混凝土柱受壓分析[J];福建建材;2016年10期

4 張文歡;張南;陳旭;王慧;;鋼骨混凝土橋墩抗剪承載力分析計算[J];公路交通技術;2016年05期

5 譚相培;王曉初;周樂;伊軍偉;;外包混凝土加固軸心受壓鋼柱正截面承載力試驗與理論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4期

6 談杜勇;;型鋼混凝土在石油化工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當代化工研究;2016年08期

7 賈歡;唐興榮;李偉強;;空間鋼構架—鋼管混凝土柱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3期

8 楊怡亭;侯兆新;李國強;龔超;陳素文;邱林波;;高強型鋼混凝土組合柱小偏心受壓力學性能[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9 賈璞;董江峰;袁書成;王清遠;;高溫后鋼骨再生混凝土柱的加固行為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6年02期

10 馬輝;毛肇瑋;薛建陽;劉云賀;王振山;;型鋼再生混凝土組合柱軸壓比限值研究[J];建筑結構;2016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戴國亮,蔣永生,傅傳國,梁書亭;高層型鋼混凝土底部大空間轉換層結構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3年04期

2 葉列平,方鄂華;《鋼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程》講座之二 鋼骨混凝土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J];建筑結構;1999年08期

3 葉列平,趙樹紅,方鄂華;鋼骨混凝土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J];工程力學;1999年02期

4 葉列平;鋼骨混凝土梁的設計方法[J];建筑結構;1997年10期

5 葉列平,方鄂華,周正海,劉鳳閣;鋼骨混凝土柱的軸壓力限值[J];建筑結構學報;1997年05期

6 葉列平;鋼骨混凝土柱的設計方法[J];建筑結構;1997年05期

7 葉列平;勁性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中長柱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1995年06期

8 程文 ,李愛群,張曉峰,吳亦君;鋼筋砼柱的軸壓比限值[J];建筑結構學報;1994年06期

9 張素芳;;SRC框架短柱在低周反復荷載作用下的延性[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其鐵;張王麗;蔣天元;許杰;閆智民;李玉順;;鋼-竹組合柱軸心受壓性能的試驗研究[J];工程力學;2012年S2期

2 朱鳳元,臧安民;微機在鋼—砼組合柱中的應用[J];武漢工業(yè)大學學報;1990年01期

3 楊亞平;;組合柱內(nèi)力分析[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1期

4 陳百玲;王連廣;秦國鵬;;玻璃纖維增強材料管勁性鋼筋混凝土組合柱軸心受壓試驗研究[J];工業(yè)建筑;2011年10期

5 彭六紅;;組合柱工具式鋼模板[J];建筑技術;1985年02期

6 王清湘,趙大洲,關萍;軸心受壓鋼骨-鋼管高強混凝土組合柱力學性能的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5期

7 王清湘,趙大洲,關萍;鋼骨-鋼管高強混凝土軸壓組合柱受力性能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03年06期

8 金普;;鋼混組合柱施工例析[J];建筑;2012年06期

9 趙滇生;帥耀鋒;陸長春;;薄壁型鋼管混凝土組合柱軸壓受力性能分析[J];浙江建筑;2010年08期

10 祝露;劉偉慶;王俊;方海;萬里;;復合材料管-鋼管約束混凝土組合柱的軸壓性能[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解其鐵;張王麗;蔣天元;許杰;閆智民;李玉順;;鋼-竹組合柱軸心受壓性能的試驗研究[A];第20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1年

2 張春良;;鋼管高強砼組合柱節(jié)點形式的探討[A];慶賀劉錫良教授執(zhí)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1年

3 肖緒文;陳迎昌;田寶吉;;鄭州藍碼大廈工程型鋼混凝土組合柱、墻施工[A];首屆全國鋼結構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嚴從志;趙昕;;內(nèi)埋型鋼巨型組合柱的濕度擴散分析[A];第四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上)[C];2013年

5 趙根田;;部分包裹混凝土組合柱的滯回性能[A];第22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3年

6 康希良;宋朝;;鋼管混凝土組合柱小偏心受壓力學性能的研究[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2年

7 王鑫;徐亞豐;;鋼管內(nèi)外混凝土不同強度時組合柱力學性能研究[A];第九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汪光文;于岳;狄剛;;中國工程院綜合辦公樓鋼-混凝土組合柱、“S”形鋼梁施工[A];結構混凝土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十三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9 張善慶;王世杰;林濤;;福建電力調(diào)度通信中心鋼一混組合柱施工技術[A];第十七屆華東六省一市建筑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林立巖;;新世紀高層建筑結構的新柱型[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卿衛(wèi)平;中建鐵軍與亞洲醫(yī)療“航母”的博弈[N];中華建筑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怡亭;高強型鋼混凝土組合柱承載力與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6年

2 趙衛(wèi)鋒;薄壁型鋼管/膠合竹板組合柱抗壓及抗震性能研究[D];湘潭大學;2016年

3 趙大洲;鋼骨—鋼管高強混凝土組合柱力學性能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4 楊遠龍;T形組合柱力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肖阿林;鋼骨-鋼管高性能混凝土軸壓組合柱受力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鈕強勝;FRP空心柱及FRP-混凝土組合柱抗側向沖擊性能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劉敏甲;低速側向撞擊下FRP-混凝土—鋼管組合柱動力響應的試驗研究及數(shù)值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3 鄒淼;不同空心率的FRP管—混凝土—鋼管組合柱在側向撞擊下的動力性能[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4 趙繼會;多組合柱加固磚墻的抗震性能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6年

5 周維;不銹鋼管/普通鋼管高強混凝土組合柱軸壓力學性能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2年

6 傅斌;鋼管混凝土勁性骨架組合柱極限承載力計算方法研究[D];福州大學;2013年

7 許惠清;鋼骨—鋼管混凝土組合柱力學性能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6年

8 簡思敏;部分外包再生混合混凝土組合柱的軸壓和偏壓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9 黃婷婷;性能可恢復裝配式組合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華僑大學;2016年

10 武駿宇;鋼管再生混凝土組合柱軸壓性能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22965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2965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ff1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