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建筑工程論文 >

含新型滑移支座的并聯(lián)隔震建筑實時混合模擬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0-05 16:07
【摘要】:滑移隔震支座是性能穩(wěn)定、構造簡單的隔震裝置,介紹了一種摩擦界面涂有二硫化鉬的新型滑移支座。為了解滑移支座的摩擦性能及含此支座的并聯(lián)隔震建筑的隔震效果,對支座進行了擬靜力試驗、實時混合模擬試驗和數(shù)值模擬。擬靜力試驗表明滑移支座的摩擦系數(shù)與水平加載頻率及壓強存在相關性。以滑移支座為試驗子結構、鉛芯橡膠支座及上部結構為數(shù)值子結構,進行了實時混合模擬試驗,研究了滑移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響應,并通過與有限元模擬結果的對比,評估了并聯(lián)支座的隔震效果。結果表明,采用新型滑移支座和鉛芯橡膠支座的并聯(lián)隔震結構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
[Abstract]:Sliding isolation support is a stable and simple isolation device. A new type of sliding bearing coated with molybdenum disulfide at the friction interface is introduc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riction performance of sliding bearing and the isolation effect of parallel isolated building with this support, quasi-static test, real-time mixed simulation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bearing. The pseudostatic test shows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lip bearing is correlated with the horizontal loading frequency and pressure. Using slip bearing as test substructure, lead rubber bearing and upper structure as numerical substructure, real time mixed simulation tests are carried out. The response of sliding bearing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s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results. The isolation effect of parallel support i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allel isolation structure with new sliding bearing and lead rubber bearing has good isolation effect.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混凝土與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1105007002)
【分類號】:TU352.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建敏;周福霖;譚平;馮德民;劉彥輝;;隔震建筑檢查方法及實例[J];土木工程學報;2013年S1期

2 華明,鄭冰心,張楊;隔震建筑及其二級系統(tǒng)的動力響應[J];國外建材科技;2002年03期

3 唐家祥;我國第一個隔震建筑的設計規(guī)范[J];建筑結構;2002年01期

4 楊樹標 ,任傳勝 ,王素梅;一幢砌體隔震建筑的設計與測試[J];建筑技術;2002年11期

5 韓少男;隔震建筑結構設計方法與應用[J];哈爾濱學院學報(教育);2003年10期

6 李慧;張華英;杜永峰;潘瑞松;;考慮濾波特性的隔震建筑上部結構選型[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7 張春平;;底部兩層框架節(jié)能砌體隔震建筑結構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08年05期

8 王欽強;沈軍;;隔震建筑在烏魯木齊地區(qū)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內(nèi)陸地震;2012年01期

9 ;高層隔震建筑實體原位動力實驗[J];建筑設計管理;2012年07期

10 陸盛恒;;高層隔震建筑設計實例流程與分析[J];江西建材;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黨育;杜永峰;畢長松;;隔震建筑的經(jīng)濟性分析[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6年

2 黃斌;常曉林;;不確定隔震建筑結構的隨機響應[A];“力學2000”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3 賀秋梅;李小軍;;近斷層速度脈沖型地震動作用基礎隔震建筑反應分析[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4 石樹中;錢國楨;劉農(nóng)二;;約束砂墊層隔震建筑振動測試研究[A];第四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下)[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俞慧友 通訊員 曹婷 劉佳欣;南車時代新材為我國最高隔震建筑釋放“震能量”[N];科技日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智敏;基于全壽命周期的隔震建筑經(jīng)濟性評價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2 武沛松;隔震建筑抗超大震性能分析與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周金;規(guī)則高層框架—剪力墻隔震建筑的地震響應簡化分析方法[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4 吳韜;隔震建筑構造設計[D];湖南大學;2005年

5 殷許鵬;隔震建筑設計、建造措施及后期維護管理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6 康錦霞;高層隔震建筑的三維響應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02年

7 李紹文;高層隔震建筑中支座抗拉問題的解決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熊偉;高層隔震建筑設計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朱前坤;高層隔震建筑抗震及抗風分析[D];蘭州理工大學;2008年

10 劉迪;附設耗能裝置的基礎隔震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5401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25401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7a1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