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法測量節(jié)理巖體品質因子的實驗研究
本文選題:巖石力學 + 節(jié)理巖體; 參考:《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7年10期
【摘要】:品質因子是衡量巖體中應力波衰減特性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利用分離式霍普金森壓桿實驗系統(tǒng)對含人工節(jié)理花崗巖試樣進行單軸沖擊壓縮實驗,研究節(jié)理吻合系數(shù)(JMC)對巖體試樣品質因子的影響。首先,根據(jù)品質因子基本概念得出了利用應力波能量計算品質因子的方法,并證明在試樣嚴格滿足應力均勻條件時,其與應力 應變曲線方法是等價的。然后,用三波法得到了節(jié)理試樣的應力 應變曲線,同時用應力波能量方法計算了品質因子。實驗結果表明:隨著節(jié)理吻合系數(shù)(JMC)降低,應力 應變曲線滯回環(huán)面積增加,節(jié)理巖體試樣的動態(tài)割線模量和品質因子均減小,說明節(jié)理接觸面積減小弱化了整個試樣并且使試樣能量耗散能力增加。
[Abstract]:Quality factor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measure the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wave in rock mass. The uniaxial impact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of granite samples with artificial joint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a split Hopkinson compression bar system. The effect of JMC on the quality factors of rock samples was studied.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oncept of quality factor,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quality factor by using stress wave energy is obtained, and it i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is equivalent to the stress-strain curve method when the specimen satisfies the stress uniformity condition strictly. Then, the stress and strain curves of the jointed specimens are obtained by the three-wave method, and the quality factors are calculated by the stress wave energy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decrease of joint coincidence coefficient (JMC), the hysteretic loop area of stress-strain curve increases and the dynamic Secant modulus and quality factor of jointed rock mass decre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int contact area decreases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increases.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東南大學未來地下空間研究院;
【基金】: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4152500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51439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679231)~~
【分類號】:TU4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愛萍,鄒文,劉天佑;共中心道集中品質因子的估計及應用[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4年01期
2 趙寧;曹思遠;王宗俊;朱連豐;白利娜;胡言防;張浩然;;頻域統(tǒng)計性屬性組合提取品質因子Q[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04期
3 云美厚;聶巖;李運肖;趙秋芳;;地層品質因子的幾種定義及相互關系[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05期
4 王亞民;徐峰;王琴;魏建新;;沙漠表層縱波品質因子測量方法和基本特征[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5 宮同舉;孫成禹;彭洪超;肖云飛;孫甜甜;;幾種提取品質因子方法的對比分析[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9年04期
6 劉景賢;巴晶;晏信飛;;諧振Q理論井震匹配法及品質因子反演[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2年01期
7 張立敏,姚振興;西藏高原拉薩附近介質的品質因子[J];地球物理學報;1979年03期
8 許小凱;王峗;孟召平;;六種不同煤階煤的品質因子特征[J];地球物理學報;2014年02期
9 王慧茹;;譜模擬頻譜比法反演品質因子穩(wěn)定性分析[J];物探與化探;2009年01期
10 杜向東;;綜合利用巖石模量與品質因子信息進行儲層流體識別[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于永才;孫夕平;張明;崔興福;姚逢昌;;品質因子估計方法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專題論文集[C];2013年
2 馬昭軍;劉洋;;一種應用譜比計算品質因子的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楊森林;高靜懷;;譜相關系數(shù)法估計品質因子[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洪學海;朱介壽;曹家敏;蔡學林;;中國及鄰區(qū)地殼上地幔S波品質因子三維結構[A];2001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王國慶;魏建新;狄?guī)妥?;現(xiàn)今衰減計算方法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專題論文集[C];2013年
6 譚未一;趙兵;張中杰;;粘彈性VTI介質地震波模擬特征分析[A];紀念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成立60周年專輯[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洪學海;中國大陸地殼上地幔S波品質因子三維層析成像[D];成都理工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巫南克;品質因子Q的提取及穩(wěn)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2 翟瑞辰;品質因子反演與粘聲波動方程偏移[D];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
3 姜涌波;粘彈性介質中品質因子的提取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4 吳琳;品質因子求取與補償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5 李沙沙;VSP地震資料品質因子提取與補償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6 宮同舉;近地表地震波衰減規(guī)律及品質因子提取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011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10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