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管在軸向荷載作用下Q460C高強鋼T型圓管節(jié)點疲勞性能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高強鋼圓管節(jié)點 + 熱點應力集中系數(shù) ; 參考:《土木工程學報》2017年04期
【摘要】:對8個支管承受軸向荷載的Q460C高強鋼T型圓管相貫節(jié)點分別進行熱點應力試驗和疲勞試驗研究,將熱點應力試驗結果與現(xiàn)有熱點應力集中系數(shù)計算公式進行對比驗證分析,通過疲勞性能試驗觀察疲勞裂紋的發(fā)展過程和疲勞破壞模式,并對比分析了CIDECT和DNV疲勞設計規(guī)范中圓管節(jié)點疲勞S-N曲線對于高強鋼管節(jié)點的適用性。研究表明,疲勞裂縫首先出現(xiàn)在67.5°到90°附近應力集中較大的區(qū)域(鞍點附近),然后迅速沿著相貫線向冠點處發(fā)展,并在裂縫末端產(chǎn)生沿主管軸向的橫向裂縫。通過試驗結果與已有規(guī)范的對比分析表明,CIDECT建議的S-N曲線應用于支管承受軸向荷載的Q460C高強鋼圓管節(jié)點的疲勞壽命預估在某些情況下是偏于不安全的,而DNV規(guī)范的計算值過于保守,因此同樣也不適合于Q460C高強鋼圓管節(jié)點的疲勞性能分析。
[Abstract]:The hot spot stress test and fatigue test of eight Q460C high strength steel T-shaped circular tubular joints subjected to axial load we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hot spot stress test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of hot spots. The fatigue crack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fatigue failure mode were observed through fatigue performance tests. The applicability of fatigue S-N curves of circular pipe joints in CIDECT and DNV fatigue design codes for high-strength steel pipe joint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crack first appears in the area with large stress concentration (near the saddle point) near 67.5 擄to 90 擄, and then develops rapidly along the intersection line to the crown point, and produces transverse cracks along the supervisor axis at the end of the crack. By comparing the test results with the existing codes, it is shown that the S-N curve suggested by CIDECT i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fatigue life of Q460C high strength steel pipe joints subjected to axial load in some cases.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DNV code are too conservative, so it is also not suitable for fatigue analysis of Q460C high strength steel pipe joints.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山地城鎮(zhèn)建設與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08535)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cstc2012jjA30004)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CDJRC11200002)
【分類號】:TU3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沈祖炎,趙金城,童樂為;鋼結構焊接方管節(jié)點疲勞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199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程睿;陳陽;崔佳;黃宗明;姚紀;;支管在軸向荷載作用下Q460C高強鋼T型圓管節(jié)點疲勞性能試驗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7年04期
2 雷宏剛;付強;劉曉娟;;中國鋼結構疲勞研究領域的30年進展[J];建筑結構學報;2010年S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劍;懸輥法預制公路圓管的質(zhì)量控制[J];廣西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2 聶金良;吳加生;張六豐;胡祥龍;;空調(diào)Φ7半圓管優(yōu)化替換探討[J];電器;2013年S1期
3 黃玉珊;薄壁圓管大d摱葀哼±韸值腣貥g[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1958年01期
4 馬連城;;求通風圓管表面積的簡易計算法[J];建筑工人;1985年01期
5 金夢石;黃玉盈;;彎矩與外壓共同作用下圓管的非線性彈性穩(wěn)定性[J];海洋工程;1985年03期
6 張樹霖;;有限長圓管的彈性壓縮損失[J];工程力學;1986年03期
7 戚長政;;組合載荷下彈塑性圓管的不穩(wěn)定界限解析[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1987年04期
8 張清遠;;鋼筋混凝土大直徑長圓管預制工藝[J];海岸工程;1988年04期
9 楊平;;薄壁圓管的整形[J];機械工人.冷加工;1988年09期
10 倪明星;圓管變方管成型模[J];模具工業(yè);198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大紅;李永池;魏志剛;李賽男;;鈦合金圓管的動態(tài)損傷與斷裂[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9)[C];1999年
2 李英華;王悟;胡時勝;;金屬圓管動態(tài)破壞實驗技術研究[A];第三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3 湯鐵鋼;胡海波;李慶忠;王德生;孫學林;張振濤;;內(nèi)爆加載下金屬圓管的熱塑剪切失穩(wěn)與斷裂[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2)[C];2002年
4 呂文婷;王建國;;帶孔薄壁圓管多軸加載下的彈塑性有限元分析[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韓啟富;;圓管燈具開發(fā)設計趨勢探討[A];海峽兩岸第五屆照明科技與營銷研討會專題報告文集[C];1998年
6 胡浩軍;狄先均;李家泰;李強;王元漢;;隧道逃生管道設計中的圓管沖擊計算[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劉旭紅;楊嘉陵;蘇先樾;;圓管撞擊的剛塑性動力響應及失效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韓長生;劉光祚;王德生;董玉斌;胡海波;胡八一;;爆炸載荷下不同材料金屬圓管的膨脹運動及斷裂[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8)[C];1998年
9 孫可文;李金良;梁兆正;于巖;;垂直圓管帶式提升機的基本理論問題[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料搬運分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2年
10 劉傳華;薛紅萍;胡功笠;顧紅軍;;多層圓管抗沖擊機理分析[A];第十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圓管圓周燙金機[N];中國包裝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萬玲;圓管管翅式換熱器肋側(cè)二次流強度及其強化傳熱特性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4年
2 潘家保;潤滑脂熱流變特性及管路減阻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3 周海麗;三維編織復合材料圓管橫向沖擊變形和細觀結構破壞機理[D];東華大學;2017年
4 武鮮艷;三維編織復合材料圓管軸向沖擊壓縮破壞細觀結構和溫度效應[D];東華大學;2017年
5 朱進容;水平圓管自然對流換熱的剪切干涉測溫數(shù)值和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趙金印;圓管湍流及入口擋環(huán)對圓管湍流影響的實驗研究和數(shù)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7 丁敏;微細圓管內(nèi)火焰?zhèn)鞑ミ^程的數(shù)值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8 李雅俠;螺旋半圓管夾套內(nèi)流體流動與傳熱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9 郭應強;圓管狹窄下游定常流湍流場力學特性的定量檢測和數(shù)值模擬[D];四川大學;2003年
10 冷學禮;振動圓管外強化傳熱機理及污垢生長特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妍清;聚合物圓管氣輔擠出數(shù)值模擬與口模設計[D];南昌大學;2015年
2 俞鑫爐;爆炸加載下柱殼剪切斷裂的機理研究[D];寧波大學;2014年
3 王特捷;鋁合金薄壁柱殼的動態(tài)膨脹與剪切斷裂[D];寧波大學;2014年
4 代金梅;激光干涉法在自然對流圓管測溫和換熱中的應用[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周明月;微圓管內(nèi)氫氣和烷烴預混催化燃燒特性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6 李露露;基于圖像處理的圓管計數(shù)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7 趙彥霞;細長圓管內(nèi)低氣壓直流放電中等離子體特性的數(shù)值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8 胡晶晶;煤灰顆粒對圓管磨損及傳熱耦合的直接數(shù)值模擬[D];浙江大學;2013年
9 賀良鴻;韌性金屬圓管自由翻轉(zhuǎn)卷曲半徑[D];清華大學;2010年
10 王輝堯;低速顆粒繞流圓管磨損的實驗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163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01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