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代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評《建筑遺產保護概論》
本文選題:建筑文化遺產 切入點:建筑遺產 出處:《中國教育學刊》2017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人們對各種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高,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我國近現代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研究工作也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目前國內各大院校及社會組織、科研團體等都將我國近現代建筑文化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研究工作列為重點科研課題。作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 and spiritual life quality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people's attention to var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s also increas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country, the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architec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modern and modern China is also beginning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At present, the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architectural cultural heritage. The research work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architec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modern China has been listed as a key research topic by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
【作者單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分類號】:TU-8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書元;取精用弘 大含細入——評《澳門建筑文化遺產》[J];世界建筑;2005年09期
2 金磊;;古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呼喚防災減災[J];規(guī)劃師;2007年05期
3 董岳;;試論虛擬建筑文化遺產的再現與表現[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1期
4 葉全勝;李希昆;;云南鄉(xiāng)土建筑文化遺產保護的機制構建[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5 張一兵;;“新農村建設”與傳統(tǒng)建筑文化遺產[J];北京規(guī)劃建設;2007年01期
6 董岳;;虛擬建筑文化遺產的“藝術性”與“真實性”[J];大眾文藝(理論);2008年12期
7 石昆鵬;;淺談虛擬建筑文化遺產展示研究的時代特征與必要性[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年08期
8 傅陽;;通過兩個案例分析對現狀機制下的建筑文化遺產保護的一點思考[J];現代城市研究;2009年02期
9 單霽翔;;新中國建筑保護綱要[J];建筑創(chuàng)作;2009年11期
10 姬旭明;;民族建筑文化遺產的價值[J];城市住宅;2010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蘇斌;;東亞洲建筑文化遺產保護之比較研究[A];建筑史論文集(第11輯)[C];1999年
2 余偉強;梁哲云;;民居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推行工程監(jiān)理的探討[A];第十五屆中國民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姬旭明;;民族建筑文化遺產的價值、狀況及對比分析[A];首屆中國民族聚居區(qū)建筑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李成崗;;中國各地民族聚居區(qū)建筑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與遺產價值[A];首屆中國民族聚居區(qū)建筑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楊宏烈;;廣州黃埔古村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A];第二屆營造技術的保護與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會刊[C];2010年
6 崔瀟;;淺談民居建筑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A];第十五屆中國民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編印說明[A];首屆中國民族聚居區(qū)建筑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先逵;;民居建筑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方面和主要內容[A];中國古民居保護和利用(蘇州)論壇資料匯編[C];2006年
9 黃元浦;;兩個空間奇特的古鎮(zhèn)[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六屆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10 ;Rallying Social Capital for Better Historic Preservation[A];首屆中國民族聚居區(qū)建筑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社主編 金磊;為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尋路[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副秘書長 金磊;創(chuàng)立中國建筑文化遺產的防災減災學[N];中國建設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張鑫蓮;編制《中國建筑文化遺產保護防災減災策略綱要》[N];中華建筑報;2012年
4 博文;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高峰論壇將在京舉行[N];中國文物報;2010年
5 崔勇;“樣式雷”建筑文化遺產與美好生活[N];中國文物報;2011年
6 苗淼;事件沉淀遺產[N];中國建設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王明月;歷史古建筑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6年
2 王宇斯;荊門市建筑文化遺產現狀研究[D];湖北民族學院;2016年
3 范智;城市建筑文化遺產空間環(huán)境信息模型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6年
4 蔣馨嵐;侗族建筑文化遺產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5 季景紅;論城市拆遷中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D];蘇州大學;2011年
6 朱怡;鄉(xiāng)土環(huán)境中的建筑文化遺產保存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7 劉敏;基于木建筑文化遺產的現代室內設計應用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4年
8 張振宇;南北水陸節(jié)點古鎮(zhèn)—賒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58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55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