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建筑工程論文 >

基于三軸試驗的濕陷性黃土增濕力學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20 03:26

  本文關鍵詞: 濕陷性黃土 增濕 三軸試驗 本構模型 出處:《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研究濕陷性黃土的增濕力學特性以減少或避免黃土地區(qū)的工程災害和事故,在不同圍壓下對不同含水率土樣進行了固結不排水剪切試驗,對濕陷性黃土在增濕條件下的偏應力-應變特性、抗剪強度特性進行了探究,發(fā)現(xiàn)含水率和圍壓對土的力學特性影響較大,且黏聚力與含水率的相關性遠高于內摩擦角與含水率的相關性。采用鄧肯提出的雙曲線模型和劉祖典提出的冪函數(shù)模型分別模擬試樣的軟化和硬化特性,對比可知建立的模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反映濕陷性黃土的增濕力學特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humidific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llapsible loess in order to reduce or avoid engineering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in loess area, the consolidation undrained shear tests of soi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 stress-strain and shear strength of collapsible loes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umidification a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moisture content and confining pressur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i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hesion and moisture content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and moisture content. The hyperbolic model proposed by Duncan and the power function model proposed by Liu Zudian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softening and harde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amples respectively.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refl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llapsible loess to some extent.
【作者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甘肅長達路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洛陽理工學院;寧波市交通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基金】: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1302GKDA009)
【分類號】:TU444
【正文快照】: 黃土具有濕陷性和欠壓密性等工程地質性質,水分因素是濕陷性黃土地區(qū)產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黃土的增濕力學特性有利于解決因黃土濕陷所帶來的工程問題。在濕陷性黃土增濕力學特性領域,我國學者研究較為深入。其中,鄭建國等(1989)提出,黃土強度隨土體濕度的增大而持續(xù)降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洪萍,包衛(wèi)星;增減濕黃土壓縮與濕陷變形特征的探討[J];山西建筑;2005年05期

2 邵生俊,李彥興,周飛飛;濕陷性黃土結構損傷演化特性[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年24期

3 張?zhí)K民,鄭建國;濕陷性黃土(Q_3)的增濕變形特征[J];巖土工程學報;1990年04期

4 鄭建國,張?zhí)K民;濕陷性黃土在增濕時的強度特性[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89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飛飛;濕陷性黃土的增濕結構性非線性本構模型研究及應用[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旭東;黃雪峰;;延安新區(qū)壓實Q_2黃土增濕變形特性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1期

2 周茗如;王晉偉;王騰;楊鑫;;黃土塬非飽和黃土增濕變形特性及結構性研究[J];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17年01期

3 歐湘萍;尹航;高飛;李塘;楊濃郁;;基于三軸實驗的濕陷性黃土結構損傷特性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6年04期

4 張愛軍;邢義川;胡新麗;汪海濤;郭敏霞;張博;高亞平;;伊犁黃土強烈自重濕陷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16年S2期

5 榮露;王旭;張延杰;梁慶國;;人工制備濕陷性黃土濕陷影響因素分析[J];鐵道建筑;2016年07期

6 楊玉生;李靖;邢義川;趙建民;;壓實黃土增濕變形性質及其影響因素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7年04期

7 歐湘萍;李瑭;陳明廉;朱云升;郭進軍;丁葵;尹航;呂乃芝;;基于三軸試驗的濕陷性黃土增濕力學特性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8 杲斐;;黃土路基沉降變形原因分析及相應的工程處理措施[J];鐵道建筑技術;2016年05期

9 侯曉坤;翟張輝;晁建紅;張常亮;李萍;李同錄;;黃土非飽和濕陷變形的計算模型[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6年03期

10 Ping Li;Sai Vanapalli;Tonglu Li;;Review of collapse triggering mechanism of collapsible soils due to wetting[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6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韓冬;黃土濕陷性對既有地鐵結構受力影響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陳光海;均質飽和黏性土的三剪統(tǒng)一結構性本構模型及ABAQUS二次開發(fā)[D];南昌大學;2014年

3 閆治利;低震多頻高烈度地區(qū)高速公路邊坡黃土動參數(shù)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4 段濤;干濕循環(huán)情況下黃土強度劣化特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生俊,周飛飛,龍吉勇;原狀黃土結構性及其定量化參數(shù)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4年04期

2 張利生;濕陷性黃土試驗方法探討[J];巖土力學;2001年02期

3 謝定義;試論我國黃土力學研究中的若干新趨向[J];巖土工程學報;2001年01期

4 沈珠江;結構性粘土的堆砌體模型[J];巖土力學;2000年01期

5 張?zhí)K民;濕陷性黃土的術語和基本概念[J];巖土工程技術;2000年01期

6 邵生俊,謝定義;土的變形非線性與剪縮剪脹性新認識[J];巖土工程學報;2000年01期

7 謝定義;黃土力學特性與應用研究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J];地下空間;1999年04期

8 謝定義,齊吉琳;土結構性及其定量化參數(shù)研究的新途徑[J];巖土工程學報;1999年06期

9 苗天德,劉忠玉,任九生;濕陷性黃土的變形機理與本構關系[J];巖土工程學報;1999年04期

10 蔣明鏡,沈珠江;結構性粘土剪切帶的微觀分析(英文)[J];巖土工程學報;199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凱宏;;對太原東山地區(qū)濕陷性黃土性質的初步探討[J];山西建筑;2009年17期

2 張倩;;濕陷性黃土的物理性質的特殊性[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年10期

3 王振鐸;;濕陷性黃土淺談[J];建筑工人;1988年04期

4 崔旭,張玉;濕陷性黃土渠基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措施[J];甘肅農業(yè);2000年10期

5 劉水生;濕陷性黃土評價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山西建筑;2001年04期

6 董曉峰;對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性評價[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7 楊增光;濕陷性黃土的特性及地基處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2年04期

8 劉朝霞,王成偉,牛志武;淺析鞏義市城區(qū)濕陷性黃土性質特征及預防措施[J];洛陽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9 張志龍;天水濕陷性黃土的工程特征[J];巖土工程界;2003年09期

10 靳運生;淺談Ⅰ 、Ⅱ級濕陷性黃土處治的辦法[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騰;;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方案的制定[A];2014年2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2 汪國烈;張豫川;;高烈度區(qū)濕陷性黃土場地上地基基礎抗震評價中存在的三個問題[A];甘肅巖石力學與工程進展——第四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C];1996年

3 余雄飛;謝定義;;濕陷性黃土增濕剪切破壞問題[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七屆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4 李志飛;李贊成;王亞軍;;濕陷性黃土的動力固結特性[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5 雷勵;;濕陷性黃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地基處理方法[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08年卷(中冊)[C];2008年

6 陳萬業(yè);董蘭鳳;;濕陷性黃土工程特性評價中的幾個問題[A];甘肅巖石力學與工程進展——第四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C];1996年

7 朱格河;;考慮含水量影響的黃土強度模型推導[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8 張愛中;;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方案探討[A];山東土木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陳存禮;謝定義;;濕陷性黃土中水池構筑物的地基處理[A];巖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fā)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10 王婷;羅愛忠;邵生俊;;濕陷性黃土結構性研究的回顧與探討[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唐名娟 黃潤秋 徐瑜;挺進中原創(chuàng)奇勛[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9年

2 本報實習生 路豐成 記者  王玉平;寧夏桃同高速公路:車輛在刀尖上跳舞[N];華興時報;2007年

3 王金普;濕性地基填筑加固技術[N];中華建筑報;2002年

4 記者 閻文華 白燕;同心至固原段中面層鋪設[N];寧夏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梅源;濕陷性黃土高填方地基處理技術及穩(wěn)定性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2 邢玉東;遼寧西部濕陷性黃土特性與處治技術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3 王梅;中國濕陷性黃土的結構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云峰;濕陷性黃土含砂層旋挖法成樁關鍵技術與應用[D];長安大學;2015年

2 鄭亞強;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桃同高速公路病害治理中的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3 余瀏奕;濕陷性黃土基礎對大型儲罐結構安全影響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4 張旭;濕陷性黃土高填方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劉利星;濕陷性黃土滲透特性及地基承載力測試分析[D];蘭州大學;2016年

6 洪勃;濕陷性馬蘭黃土滲透性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16年

7 羅明達;濕陷性黃土強夯動力相似關系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5年

8 胡斌;甘肅深厚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處理[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9 潘濤;濕陷性黃土地段高速公路地基施工質量控制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10 趙環(huán);晉南地區(qū)黃土的濕陷性分區(qū)及其巖土特性評價[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44665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44665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f70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