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分類指標體系的構建
發(fā)布時間:2017-10-08 11:29
本文關鍵詞:科室分類指標體系的構建
更多相關文章: 科室分類 護理人力資源配置 指標體系 Delphi法
【摘要】:研究目的 對護理人員的科學合理配置,是確保護理質(zhì)量、改善病人醫(yī)療結局、提高病人滿意度以及醫(yī)院經(jīng)營管理效率的重要舉措;谧o理人力資源配置為目的的科室分類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體系標準,本研究旨在通過對醫(yī)院科室分類指標體系構建的初步探索,建立一套適用于不同分類科室合理分配護理人力資源的指標體系。 研究方法 1.運用文獻回顧法、頭腦風暴法及專家會議的方法,初步建立指標體系的雛形。 2.運用Delphi專家函詢法對指標進行篩選。2014年01月~2014年12月選取全國從事護理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專家、以及相關專業(yè)的30名專家作為函詢專家,進行兩輪專家函詢,在每一輪咨詢表回收后,對結果進行意見匯總、統(tǒng)計分析,修訂前一輪的專家咨詢問卷,以便形成下一輪的專家咨詢問卷。 3.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專家重要性賦值均數(shù)法確定指標的權重,運用Excel2003和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研究結果 1.專家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通過對專家成員一般資料的定性分析和專家權威程度的定量分析,表明專家成員有較高的代表性及權威程度。兩輪調(diào)查總體指標的專家權威系數(shù)集中在0.9~0.92之間,說明專家成員權威度高,對指標比較熟悉,能夠保證調(diào)查結果的可靠性。兩輪函詢問卷回收率均為93%,說明專家組合作程度較高,有較好的積極性。 2.科室分類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采用Delphi法對初步擬定的指標體系進行指標篩選,經(jīng)過兩輪的專家函詢,專家成員對指標的協(xié)調(diào)程度逐步增高,最終確定了包括2項一級指標、7項二級指標和30項三級指標的科室分類評價指標體系。 3.各級指標權重系數(shù)的設置 在專家重要性賦值均數(shù)的基礎之上,運用層次分析法設置一、二級指標權重, 2項一級指標權重系數(shù)分別為:0.45,0.55,同時利用專家重要性賦值均數(shù)設立三級指標的權重。 結論與建議 本項研究得到用于評價科室分類的7項二級指標,對于各項指標所占的權重來說,指標所占權重較合理,,指標涵蓋范圍全面,本項研究得到了30項評價科室分類的工作項目,包含了臨床工作中各科室最常見的工作活動和內(nèi)容。研究過程中專家函詢結果可靠性較好,但是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仍然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的論證是否可行。
【關鍵詞】:科室分類 護理人力資源配置 指標體系 Delphi法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47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國外護理人力資源配置11-13
- 1.2.1 國外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現(xiàn)狀11-12
- 1.2.2 國外護理人力資源配置方法12-13
- 1.3 國內(nèi)護理人力資源配置13-14
- 1.3.1 國內(nèi)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現(xiàn)狀13
- 1.3.2 國內(nèi)護理人力資源配置方法13-14
- 1.4 研究目的14
- 1.5 相關概念界定14-16
- 1.5.1 護理人力資源14
- 1.5.2 護理人員合理配置14-15
- 1.5.3 Delphi 法15
- 1.5.4 人力資源15
- 1.5.5 護理工作量15-16
- 第2章 研究方法16-24
- 2.1 研究方法16-17
- 2.1.1 文獻回顧法16
- 2.1.2 頭腦風暴法及專家會議16
- 2.1.3 Delphi 專家函詢法16-17
- 2.2 研究步驟17-23
- 2.3 研究過程質(zhì)量控制23-24
- 第3章 研究結果24-37
- 3.1 專家權威性分析24-28
- 3.2 專家積極性分析28
- 3.3 指標體系的形成28-30
- 3.4 第一輪專家函詢結果分析30-33
- 3.5 第二輪函詢結果分析33-37
- 第4章 討論37-41
- 4.1 科室分類指標體系構建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分析37-38
- 4.2 評價指標體系中各級指標的討論38-41
- 第5章 結論與建議41-42
- 5.1 結論41
- 5.2 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和局限性41-42
- 參考文獻42-46
- 附錄46-52
- 個人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2-53
- 致謝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愛芝;;我國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年01期
2 王小蘭;葉文琴;;對我國現(xiàn)行護理工作量測量方法的思考[J];護士進修雜志;2007年07期
3 宋金蘭;;量化指標在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年01期
4 彭小貝;李思;唐春炫;;ICU護理人力資源與患者安全性關系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0年04期
5 許樂,林冰心,吳航洲;從住院病人護理時數(shù)測算探討護理人力資源合理配置[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謝紅;;美、英、日護理人力配置基準比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07年05期
7 劉華平;鞏玉秀;么莉;黎明;張海燕;李紅;成翼娟;吳欣娟;王玉華;趙芹芹;張紅梅;;護理工時測量方法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07年10期
8 鄭碧霞;李丹卉;陳紅;彭雅君;楊梅;何海萍;阮海英;于媛;;病人分類量表的信度與效度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1年04期
9 龐彥軍;劉開第;吳海玉;劉志民;;指標分類權重的概念及其應用[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楊翔宇,成翼娟;我國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足現(xiàn)狀及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4年10期
本文編號:9937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9937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