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抑郁和焦慮情緒認知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抑郁和焦慮情緒認知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老年慢性病 住院患者 抑郁 焦慮 心理評估 認知
【摘要】:目的通過調(diào)查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和焦慮的患病情況、認知情況、接受抑郁、焦慮心理評估和治療的態(tài)度及其相關性研究,探討為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常規(guī)進行抑郁和焦慮心理評估的意義,為臨床開展有效護理干預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jù)。對象和方法通過橫斷面研究的方法,自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選取天津市某三甲醫(yī)院保健醫(yī)療部的206例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自行設計的老年患者基本情況調(diào)查問表、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焦慮自評量表,調(diào)查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抑郁和焦慮的認知情況及接受抑郁、焦慮心理評估和治療的態(tài)度情況。采用卡方檢驗比較不同抑郁、焦慮程度老年住院患者對接受心理評估和治療的態(tài)度;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心理和慢性病判斷情況的比較及有無心理異;颊邔π睦砗吐圆∨袛嗲闆r的比較采用t檢驗;不同焦慮、抑郁程度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抑郁、焦慮認知情況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焦慮認知情況與對心身疾病判斷正確情況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結(jié)果1.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焦慮患病情況:206名住院老年慢性患者中,存在心理異;颊吖115人,占55.83%,其中焦慮患者53人,占25.73%,抑郁患者114人,占55.34%,焦慮和抑郁并存者52人,占25.24%。2.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接受心理健康評估意愿情況: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拒絕接受心理評估患者為38.83%,患者如果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愿意告訴家屬的占54.37%;自己發(fā)現(xiàn)心理異常后愿意主動接受治療的占54.37%,醫(yī)生告知存在心理異常愿意主動接受治療的有76.21%;如果患者同時伴有心理疾病和慢性軀體性疾病時,愿意只治療慢性軀體性疾病的占37.40%;拒絕接受治療抑郁和焦慮癥狀所花費的相關費用的占28.16%。抑郁與焦慮程度不同的患者在是否愿意接受評估、告知本人或家屬、自己發(fā)現(xiàn)心理異常主動接受心理治療情況、醫(yī)生告知后主動接受心理治療、接受心理治療相關費用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3.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焦慮程度不同其認知情況:(1)不同抑郁程度患者在心境、思維、軀體和精神四個認知維度評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結(jié)果顯示無抑郁癥的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其四個維度評分最高,與其他各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輕度抑郁老年慢性病患者與中、重度抑郁患者四個維度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不同焦慮程度患者在情緒、軀體和其他癥狀三個認知維度評分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結(jié)果顯示無焦慮癥的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其三個維度評分最高,與其他各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區(qū)分心理疾病和慢性軀體性疾病情況: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心理疾病判斷的正確率與對慢性軀體性疾病判斷的正確率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心理異常的患者和無心理異常的患者相比,對心理疾病判斷的正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慢性病的判斷正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抑郁、焦慮的認知情況與患者對心理疾病判斷情況的相關性:(1)抑郁患者認知情況中心境、思維、精神癥狀三個維度與對心理疾病判斷正確情況顯著性相關(P0.01);而抑郁認知中軀體癥狀維度與對心理疾病判斷正確情況無顯著相關性(P0.05)。四個維度與對慢性軀體疾病判斷情況均無顯著相關性(P0.05)。(2)焦慮認知情況中情緒、其他癥狀兩個維度與對心理疾病判斷正確情況顯著性相關(P0.01);而焦慮認知中軀體癥狀維度與對心理疾病判斷正確情況無顯著相關性(P0.05)。三個維度與對慢性軀體疾病判斷情況無顯著相關性(P0.05)。結(jié)論抑郁和焦慮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患病率較高,其程度越輕的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越愿意接受心理健康評估,越愿意將心理評估的情況告訴家屬,更愿意主動積極治療,更愿意接受心理治療的相關費用,對抑郁、焦慮認知程度也越高。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心理疾病比對慢性軀體性疾病識別能力低,老年慢性病患者對以軀體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抑郁、焦慮障礙識別能力低,不能正確識別軀體癥狀的病因,誤將心理疾病認為是慢性軀體性疾病。因此,在臨床工作中,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早期進行心理健康評估是十分必要的,從而早期識別心理健康問題,避免延誤早期心理干預和治療的時間。
【關鍵詞】:老年慢性病 住院患者 抑郁 焦慮 心理評估 認知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473.5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縮略語/符號說明10-11
- 前言11-16
- 研究現(xiàn)狀、成果11-15
- 1 老年慢性病研究現(xiàn)狀及成果11-12
- 2 抑郁、焦慮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2-13
- 3 人們對抑郁和焦慮的認知現(xiàn)狀13-14
- 4 理論性定義14
- 5 操作性定義14-15
- 研究目的15
- 研究意義15-16
- 對象和方法16-20
- 1 研究類型16
- 2 研究對象16
- 2.1 患者入選標準16
- 2.2 排除標準16
- 2.3 樣本量計算16
- 3 研究方法16-18
- 3.1 老年住院患者基本情況表16-17
- 3.2 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17
- 3.3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17
- 3.4 焦慮自評量表(SAS)17
- 3.5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焦慮、抑郁心理健康評估調(diào)查問卷17
- 3.6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焦慮、抑郁認知情況調(diào)查問卷17-18
- 4 資料收集方法18
- 5 質(zhì)量控制18
- 6 倫理原則18-19
- 7 資料分析19-20
- 結(jié)果20-27
- 1 研究對象的納入與失訪20
- 2 研究對象調(diào)查結(jié)果20-27
- 2.1 一般人口學特征20-21
- 2.2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21-22
- 2.3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心理評估情況22-23
- 2.4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對心理和軀體疾病的認知情況23-24
- 2.5 不同抑郁程度的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程度不同對抑郁認知情況比較24
- 2.6 不同焦慮程度住院老年患者焦慮程度不同對焦慮認知情況比較24-25
- 2.7 住院老年慢性病抑郁認知情況與心身疾病判斷正確情況相關性分析25
- 2.8 住院老年慢性病焦慮認知情況與心身疾病判斷正確情況相關性分析25-27
- 討論27-34
- 1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焦慮發(fā)生情況分析27-28
- 2 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住院期間接受心理評估及治療的態(tài)度分析28-31
- 2.1 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心理評估分析28
- 2.2 患者是否主動接受心理治療分析28-30
- 2.3 心身疾病同時存在時患者對心理疾病治療的態(tài)度分析30
- 2.4 患者是否愿意將心理評估的結(jié)果告知家屬分析30
- 2.5 患者是否愿意接受治療心理疾病的相關費用分析30-31
- 3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焦慮程度不同其認知情況分析31
- 4 老年住院患者區(qū)分心理和慢性軀體性疾病情況分析31-32
- 5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抑郁、焦慮的認知情況與患者對心理疾病判斷情況的相關性分析32-34
- 結(jié)論34-35
- 研究的局限性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35-36
- 研究結(jié)果的意義36-37
- 參考文獻37-41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41-42
- 附錄42-55
- 綜述55-63
- 綜述參考文獻61-63
- 致謝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逯學梅,王素青;老年慢性病人的心理特點及護理[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馬紅梅;沈向英;張松蓮;;影響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因素的分析及對策[J];中國康復;2007年05期
3 趙永峰;;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年23期
4 萬麗華;;社區(qū)老年慢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1年23期
5 陳春雷;;老年慢性病的社區(qū)救治[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年11期
6 婁珍;徐建;林梅;;農(nóng)村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認知的調(diào)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3年27期
7 張淋淋;崔靜;;社區(qū)老年慢性病病人死亡態(tài)度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年28期
8 張雪梅,謝冬梅,郭菊紅;老年慢性病人飲食護理特點[J];華西醫(yī)學;1999年04期
9 楊甜甜;周艷;趙夢媛;;社區(qū)老年慢性病連續(xù)護理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與社會;2014年01期
10 董正;;老年慢性病的康復調(diào)理[J];老友;201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曉鳳;;老年慢性病人心理問題及相關對策[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第12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張秀儀;陳碧云;;家庭病床管理探討[A];全國護理行政管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3 黃天雯;張小燕;成守珍;丁平英;蔡衛(wèi);郝元濤;;試論適合城市社區(qū)發(fā)展的老年慢性病人出院后照護模式的構(gòu)建[A];全國第11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4 周均銘;狄春明;徐雅芬;衛(wèi)志華;;規(guī)范化康復治療對老年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恢復的影響[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5 婁正磊;;老年慢性病的心理護理體會[A];老年病人健康教育與自護高級研修班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6 李蕓;;社區(qū)老年慢性病人健康狀況及關愛需求調(diào)查[A];第14屆全國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7 高瑞珍;;老年慢性病調(diào)查分析[A];全國第八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8 潘文杰;;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電話隨訪[A];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潘曉日;莫秋姨;;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慢性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分析[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神經(jīng)內(nèi)、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10 王同麗;姚景鵬;;老年慢性病人自我保健狀況調(diào)查與分析[A];全國第五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知;老年慢性病怎樣療養(yǎng)[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年
2 楊春;步行:老年慢性病康復的良方[N];民族醫(yī)藥報;2003年
3 錢偉;阻礙老年慢性病康復的負性心理[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陳海波;讓老年慢性病人活出健康的精彩[N];光明日報;2012年
5 何國 田靜;老年慢性病由治療走入健康管理時代[N];中國消費者報;2013年
6 孫永剛;老年慢性病食療方[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周家穎;新農(nóng)合讓老年慢性病患者得實惠[N];玉溪日報;2011年
8 李健;穩(wěn)態(tài)調(diào)節(jié)與老年慢性病[N];上?萍紙;2003年
9 叢文;市場需求催生“醫(yī)院養(yǎng)老”[N];中國老年報;2005年
10 文芳;瑞昌老齡辦推出百千萬敬老愛老健康工程[N];中國老年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Y,
本文編號:6933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69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