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護理論文 >

晚期癌癥患者及其家屬悲傷反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4 01:17

  本文關鍵詞:晚期癌癥患者及其家屬悲傷反應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悲傷反應 癌癥患者 癌癥患者家屬 晚期 翻譯 修訂 信度 效度 運用


【摘要】:目的:1.引進國外的“晚期癌癥患者預感性悲傷量表(Preparatory Grief in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PGAC)”和“預感性悲傷量表(The Anticipatory Grief Scale,AGS)”進行本土化研究。2.評價中文版PGAC量表和AGS量的信度和效度。3.運用中文版PGAC量表和AGS量表對晚期癌癥患者和家屬進行預感性悲傷反應現狀調查,揭示影響晚期癌癥患者及其家屬悲傷反應發(fā)生的相關因素。方法:1.采用Brislin翻譯法對英文版PGAC量表和AGS量表進行翻譯、回譯、文化調適及預調查,形成中文版PGAC量表和AGS量表。2.采用目的抽樣的方法,選取2015年7月~2015年9月,在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腫瘤科、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院腫瘤科、四川省腫瘤醫(yī)院內科住院治療的晚期癌癥患者和患者家屬各400名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3.通過懫用條目分布考察法、變異系數法、條目的決斷值CR值、條目與總分的相關系數來對中文版的PGAC量表和AGS量表條目進行分析篩選。采用內容效度、結構效度、校標效度對量表的效度進行評價,采用Cronbach's a系數、分半系數對量表的信度進行檢驗。4.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及逐步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方法對影響癌癥患者及其家屬悲傷反應發(fā)生的相關因素進行探討。結果:1.中文版的PGAC量表:(1)通過Brislin翻譯模式及對中文版的PGAC量表的條目分析與篩選,最終確定:中文版的PGAC量表由26個條目組成,刪除與PGAC量表總得分相關系數小于0.3的條目16、條目18、條目28、條目21和條目22;(2)效度檢驗:(1)內容效度:通過10名評估專家對中文版pgac量表條目內容與研究內容的相關性進行評分,計算出pgac量表的內容效度指數cvi為0.916。(2)結構效度:通過斜交旋轉主成分分析法對pgac量表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7個公因子,累計貢獻率62.864%,各因子負荷系數在0.411~0.750之間。通過對條目與各因子、各因子間及各因子與總量表間的相關性分析發(fā)現,中文版pgac量表各條目與因子間的相關系數在0.465~0.907之間,各因子與總量表間的相關系數在0.017~0.930之間(除因子7與總量表相關系數值為0.017(p0.05),其余相關系數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各因子間相關系數在0.017~0.673之間(除因子7與因子4相關系數為0.017(p0.05)、因子6與因子5相關系數值為在0.096(p0.05)外,其余相關系數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校標效度:中文版pgac量表得分與hads量表總得分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132(p0.05),與hads量表各維度得分的pearson相關系數分別是0.115(p0.05)和0.120(p0.05)。(3)信度檢驗:中文版pgac量表的cronbach'sa系數為0.919,各因子的cronbach'sa系數在0.533~0.926之間,因子7的cronbach'sa系數最低,且低于0.60;中文版pgac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842,各因子的分半信度在0.462~0.940之間。(4)運用中文版pgac量表對388名晚期癌癥患者調查:388例晚期癌癥患者中最低分0分,最高分84分,平均分40.31±17.937,與國外研究基本相似。其中得分最高的五個條目分布:條目28、條目16、條目18、條目21、條目22,得分最低的五個條目分別是:條目27、條目10、條目1、條目29、條目12。在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水平、性格、獲知疾病診斷的時間、疾病診斷等方面,晚期癌癥患者的pgac量表得分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其中pgac得分與性格成正相關,與年齡、獲知疾病診斷的時間成負相關,且相關系數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中文版ags量表:(1)通過brislin翻譯模式及對中文版的ags量表的條目分析與篩選,最終確定中文版ags量表由27個條目,7個維度組成。(2)效度檢驗:(1)內容效度:通過10名評估專家對中文版ags量表條目內容與研究內容相關性進行評分,計算出ags量表的內容效度指數cvi為0.963。(2)結構效度:通過斜交旋轉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7個公因子,累計貢獻率67.256%,各因子負荷系數在0.421~0.900。通過對ags量表各條目與各因子、各因子間及各因子與總量表得分進行相關性進行分析,中文版ags量表各條目與因子間的相關系數在0.619~0.856之間,各因子與總量表的相關系數在0.475~0.828之間,各因子間的相關系數在0.005~0.710之間(除因子2與因子4、因子3與因子4、因子3與因子5、因子3與因子7之間的相關系數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外(p0.05),其余相關系數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信度檢驗:ags總量表的cronbach'sa系數為0.896,各維度的cronbach'sa系數在0.788~0.896之間;總量表的半信度系數為0.872,各維度的分半信度在0.740~0.870之間。(4)運用中文版ags量表對391名晚期癌癥患者家屬調查:患者家屬ags量表最低得分41分,最高得分114分,平均得分79.39±14.38分,得分最高的五個條目分別是:條目1、條目2、條目3、條目9、及條目7,得分最低的五個條目分別是:條目18、條目17、條目24、條目25及條目27。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yè)、與患者的關系、患者治療付費方式、參與照顧情況、參與照顧的原因、家屬對患者病情治療知曉情況、患者疾病的診斷、喪失直系親屬經歷等方面,家屬AGS量表得分具有顯著差異(P0.05)。通過多重逐步線性回歸分析,“與患者的關系”,“對患者病情治療知曉情況”,“性別”,“參與照顧的原因”4個因素與AGS量表總分之間的線性相關系數為0.439,可以解釋中文版AGS量表得分19.2%的變異。結論:1經過本土化研究的中文版PGAC量表共包含26個條目,信效度檢驗表明該量表基本達到心理測量學要求,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適合中國文化背景下對晚期癌癥患者的預感性悲傷的評估。不同人口學特征(如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水平、性格、獲知疾病診斷的時間、疾病診斷)的晚期癌癥患者中文版PGAC量表得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量表得分與性格成正相關,與年齡、獲知疾病診斷的時間成負相關,且相關系數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2.經過本土化研究的中文版AGS量表,共包含27個條目,7個維度,即“悲傷”、“失去的感覺”、“憤怒”、“易怒”、“內疚”、“焦慮”、“完成任務的能力”。信效度檢驗表明該量表基本達到心理測量學要求,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適合中國文化背景下對晚期癌癥患者家屬預感性悲傷的評估。不同人口學特征(如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yè)、與患者的關系、患者治療付費方式、參與照顧情況、參與照顧的原因、家屬對患者病情治療知曉情況、患者疾病的診斷、喪失直系親屬經歷等)的晚期癌癥患者家屬中文版AGS量表得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影響晚期癌癥患者家屬預感性悲傷的因素主要是“與患者的關系”,“對患者病情治療知曉情況”,“性別”,“參與照顧的原因”。
【關鍵詞】:悲傷反應 癌癥患者 癌癥患者家屬 晚期 翻譯 修訂 信度 效度 運用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73.73
【目錄】:
  • 中文摘要5-9
  • 英文摘要9-15
  • 前言15-26
  • 1 研究背景15-16
  • 2 研究目的16-17
  • 3 研究意義17-19
  • 4 研究技術路線19-20
  • 5 悲傷及其相關理論20-26
  • 晚期癌癥患者預感性悲傷反應研究26-69
  • 1 研究對象26-27
  • 2 研究方法27-30
  • 3 結果30-56
  • 4 討論56-68
  • 5 結論68-69
  • 晚期癌癥患者家屬悲傷反應研究69-105
  • 1 研究對象69-70
  • 2 研究方法70
  • 3 結果70-96
  • 4 討論96-104
  • 5 結論104-105
  • 參考文獻105-110
  • 英漢縮略詞對照表110-111
  • 致謝111-112
  • 癌癥晚期患者預感性悲傷的研究進展(綜述)112-124
  • 參考文獻120-124
  • 癌癥患者悲傷情緒反應及產生的影響(綜述)124-135
  • 參考文獻130-135
  • 附錄135-1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李艷;癌癥晚期病人的臨終關懷[J];護理研究;2005年10期

2 熊林楷;熊墨年;;淺談晚期癌癥姑息治療的幾個原則[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8年06期

3 安海英;孫敬華;趙際起;;癌癥晚期病人臨終關懷的護理問題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年18期

4 孫秀華;;癌癥晚期患者的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年20期

5 孫秀華;;癌癥晚期患者的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年22期

6 陳小平;;癌癥晚期患者的臨終關懷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年18期

7 汪麗娟;;癌癥晚期患者的臨終關懷[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0年11期

8 陳麗巖;;淺談泌尿系晚期癌癥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年34期

9 李秋萍;Alice Yuen Loke;;癌癥患者家庭照顧者的研究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2年12期

10 李菱;;24例居家癌癥晚期患者社區(qū)臨終關懷服務效果評價[J];四川醫(yī)學;201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杏枝;馬勝芝;;癌癥晚期患者的營養(yǎng)與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李玉華;王素賢;;因癌癥死亡導致患者出現的心理問題及護理[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3 鄭樹香;王懷穎;鄒濱英;;癌癥晚期病人的臨終關懷與護理[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4 喬峰;趙紅;宋敏;劉紅巖;;癌癥晚期患者的護理[A];第十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腫瘤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姜長林;孫德海;紀春梅;李紹臣;曲向林;李俊;;周圍神經毀損用于癌癥晚期鎮(zhèn)痛的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疼痛學分會第八屆年會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論文集[C];2009年

6 夏芹;謝長俊;李浴峰;;癌癥患者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8分會場-癌癥流行趨勢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討會論文集(補充)[C];2011年

7 朱李艷;;淺論癌癥晚期病人的臨終關懷[A];第二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三卷(護理分卷)[C];2005年

8 陳蘭姣;;癌癥晚期患者化療期間的心身護理體會[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9 李桂萍;;對癌癥患者化療期間出現抑郁癥狀的心理干預[A];河南省腫瘤全科護理學術交流會暨?谱o士培訓班資料匯編[C];2006年

10 張昕婷;鄭磊;;淺談如何做好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戴志悅;癌癥病人別被自己“嚇死”[N];健康時報;2007年

2 記者 仇逸;上海:“舒緩療護”呵護癌癥晚期患者[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3 李明;揭秘癌癥診治的十大誤區(qū)[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4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教授 何裕民;打破癌癥患者的心理枷鎖[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5 上海市科普作家協(xié)會 楊昆;來自癌癥患者心靈的呼救[N];健康報;2008年

6 本報特約記者 楊昆;有些癌癥患者是被“心病”奪了命[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8年

7 本報特約記者 楊昆;癌癥病人“心事”多[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8年

8 王明榮 何裕民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教授;警惕癌癥過度治療致命[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黃靜;預防癌癥,從生活點滴做起[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10 是明啟;讓癌癥患者走出抑郁的陰影[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陳正;低頻磁場治療晚期癌癥的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饒潔;終末期癌癥患者治療的現狀調查和相關原因探索[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3 黃朝亮;虛勞建中法在癌癥晚期治療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4 曾鐵英;癌癥告知策略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明星;晚期癌癥患者生命意義干預方案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6 汪繼兵;自控鍛煉對癌癥長期生存者的健康狀況及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魯昕f,

本文編號:6171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6171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03e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