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護理論文 >

乳腺癌癌性疲乏病人出院后延續(xù)性干預模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6 14:14

  本文關鍵詞:乳腺癌癌性疲乏病人出院后延續(xù)性干預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一直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癌癥診療方法的改進,癌癥患者的死亡率降低,生存期延長。據(jù)2012年癌癥治療與生存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乳腺癌女性患者的5年術后生存率升高至90%。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及癌癥患者生存期的延長對癌癥生存者的生存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始關注癌癥患者在長期患病及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慢性癥狀。癌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是癌癥患者最常見的一種令人虛弱的、缺乏激情的、易受累的主觀感受,且不能通過睡眠得到緩解。據(jù)美國癌癥綜合網(wǎng)(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報道70%-100%的癌癥患者經(jīng)歷著疲乏。癌癥患者放化療期CRF發(fā)生率為99%,而乳腺癌患者的疲乏發(fā)生率在所有癌癥患者中最高。CRF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國內外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及其治療、合并慢性合并癥、社會經(jīng)濟因素、心理因素等均可對CRF造成影響。其中癌癥患者治療中出現(xiàn)的副作用,如化療導致的惡心嘔吐、疼痛、肌肉無力等可加重CRF,導致患者軀體功能減退,最終可能導致患者中斷治療方案,影響患者的生存期。CRF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對癌癥患者軀體功能的影響最為明顯,直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對于癌癥生存者,CRF可能伴隨數(shù)月或者數(shù)年不消失,對患者家庭功能、社會功能的損害造成生活質量下降。乳腺癌患者的治療與康復是一個漫長而又連續(xù)的過程,患者的出院并不意味者病程的結束,而CRF作為對乳腺癌患者影響最深、傷害最大的一個高概率發(fā)生癥狀,需要引起重視。目前國內外對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的護理干預大多集中于臨床,而患者在化療期住院日較短,出院后的有效護理干預得不到延續(xù)。延續(xù)性護理模式是一種將醫(yī)院護理服務延伸至患者家庭的護理服務模式,主要目標是幫助患者有效應對返家后面臨的健康問題,使患者安全的從醫(yī)院轉移至家庭。我國延續(xù)性護理的發(fā)展主要集中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部分學者對癌性疲乏的家庭護理進行了探索,但尚無形成針對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的延續(xù)性護理模式。李萍等2010年調查了我國778名住院患者,結果顯示患者對出院后連續(xù)性家庭護理的需求較高,特別是對專業(yè)護理技術、預防并發(fā)癥、心理護理的需求最高,其中女性及老年人渴望得到更多的照顧。護理人員及社區(qū)護士應針對患者的需求提供家庭護理。陳旭東等人對70名乳腺癌患者的癌性疲乏進行了術后住院階段的護理干預,發(fā)現(xiàn)干預后可以減輕患者的CRF,增強患者的自我效能,其干預方法包括問卷評估、循證護理、情感和信息支持、制定個體化方案進行連續(xù)性的護理。李亞玲等人對80例康復期的乳腺癌患者的癌性疲乏進行了家庭干預,實施心理干預、飲食干預、活動干預并進行電話督導,干預組患者癌性疲乏消除或減輕,生活質量有所提高。趙瑾等對64名出院后乳腺癌患者進行延續(xù)服務,發(fā)現(xiàn)中等強度的居家有氧運動的可延緩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的加重。延續(xù)性護理能夠保證患者疾病治療與護理的連續(xù)性,從而導致積極地醫(yī)療結果,降低再住院率及復發(fā)率,改善護患關系,合理分配使用醫(yī)療資源,具有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的CRF需要得到醫(yī)護人員及患者的重視,但目前尚無針對CRF的系統(tǒng)化的延續(xù)性護理模式。本研究通過自制的CRF誘因調查表調查乳腺癌患者CRF的誘因,根據(jù)調查結果制定干預措施,對乳腺癌出院患者的CRF進行針對性的延續(xù)性護理,以期能夠減輕乳腺癌患者的CRF,提高其生活質量。目的1.探討乳腺癌術后患者化療期CRF特點及其影響因素。2.針對乳腺癌術后患者化療期CRF的誘因,制定系統(tǒng)的、可行的、個體化的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方案,探究延續(xù)性護理模式對乳腺癌出院患者CRF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為優(yōu)質護理服務提供依據(jù),最終建立乳腺癌病人CRF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模式。方法1.研究對象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樣法,目標人群為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乳腺科病理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納入標準:①患者自愿參與,意識清楚,具有基本的溝通與理解能力;②治療方案為乳腺癌手術并輔助化療;③術后經(jīng)評估有CRF;④知情同意,愿意接受配合本研究的實施。排除標準:①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有精神疾病患者;②有溝通和理解障礙的患者;③合并其他腫瘤或有其它重大疾病患者。根據(jù)納入排除標準,選取2013年1月至5月期間在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經(jīng)病理學證實的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入院時間先后順序編號,根據(jù)奇偶編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40例。對兩組患者分別在入組時進行一般資料、癌性疲乏、癌性疲乏誘因、心理狀況、患側上肢功能、生活質量的評估,干預后患者每21天返院化療時各進行一次癌性疲乏、心理狀況、患側上肢功能的評估,干預結束后再次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2.研究方法2.1研究過程①與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乳腺科護士長進行溝通,選取學歷本科及以上、職稱護師及以上的護理人員參與本研究,對本研究內容進行統(tǒng)一解釋和培洲。②根據(jù)納入排除標準,選取2013年1月至5月期間在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的經(jīng)病理學證實的乳腺癌患者。研究組成員向患者詳細解釋本研究內容及過程,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進入研究階段。③對研究對象進行分組,分析對比兩組患者基線均衡性,保證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④對于兩組患者分別在入組時進行一般資料、癌性疲乏、癌性疲乏誘因、心理狀況、患側上肢功能、生活質量的評估,干預后患者每21天返院化療時各進行一次癌性疲乏、心理狀況、患側上肢功能的評估,干預結束后再次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2.2研究內容2.2.1常規(guī)護理兩組患者均行常規(guī)責任制護理及出院指導,內容包括傷口及引流管的護理、飲食指導、休息與運動的指導、化療期飲食指導、心理護理,健康教育CRF的癥狀、原因及有效緩解方法,定期返院治療、患側上肢功能鍛煉的指導、PICC相關注意事項等內容。出院后對照組患者按照科室常規(guī)隨訪方法,由科室隨訪護士每周從出院患者中隨機抽取20%比例進行隨訪,隨訪內容主要為護理工作滿意度,患者提出問題時給予解答。2.2.2延續(xù)性護理干預組患者自首次出院當天開始,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患者出院當天,研究者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面對面的談話,時間為30分鐘左右,講解出院后延續(xù)性護理具體方式及內容。向患者免費發(fā)放自制手指爬墻運動指導表及康復手冊。教會患者使用課題組成員自制的手指爬墻運動指導表,并個體化指導患者功能鍛煉的時間、方法、強度及注意事項;颊叱鲈汉笾饕ㄟ^網(wǎng)絡指導(QQ群、微信)、電話隨訪以個體化咨詢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延續(xù)性護理;颊呙21天返院化療,每周電話隨訪1次,每個化療療程居家期間隨訪3次,制定電話隨訪內容框架,每周隨訪內容為在了解患者的運動、休息、心理、患肢功能鍛煉、相關知識掌握的情況的基礎上有不同的側重內容,第1周重點關注患者化療相關副作用;第2周重點調整患者的休息與運動;第3周調適患者的心理狀況,幫助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每次電話隨訪以內容框架為中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信息需求提供指導,將患者咨詢情況記錄在冊。患者出院后延續(xù)性護理具體內容包括:(1)運動的指導。督促患者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包括步行及爬樓梯,步行30min/d,或爬樓梯2~3次/d,30min/d,患者根據(jù)自身情況調整運動的時間及強度。每周隨訪了解患者運動依從性、影響運動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并給予有效指導。(2)睡眠的指導。每周隨訪患者睡眠情況,指導有睡眠障礙患者注意睡前數(shù)小時避免劇烈體育鍛煉、只在有睡意時才上床、保持起床時間規(guī)律等事項,教會患者每天堅持練習2-3次深呼吸放松訓練。(3)患肢功能鍛煉的指導。指導患者將指導表張貼在健側手臂伸直指尖最高點平刻度表100 cm處的位置,傷口拆線前正對墻面,由曲肘爬墻到伸直肘部爬墻再到抬高肩部爬墻,6次/d,10 min/次,傷口拆線后正面爬高與側面爬高交替進行。將每次鍛煉的成績記錄在“我的計劃”欄中,與上次成績對比,要求制定每次有所提高的鍛煉計劃。每周隨訪患者患肢功能鍛煉依從性,為幫助鍛煉效果不佳者尋找原因并調整鍛煉方法。(4)心理護理。每周隨訪患者心理狀況,定期給予患者心理疏導、情感支持及轉移注意力的心理干預。2.3評價指標①一般資料調查表(年齡、婚姻、教育程度、手術方式、職業(yè)、家庭人均月收入、醫(yī)療方式、疾病分期);②修訂版Piper疲乏量表;③癌性疲乏相關因素調查表;④簡明心境量表;⑤患側上肢功能鍛煉四個指標(前位爬高、側位爬高、前位擺臂、側位擺臂);⑥生活質量核心問卷;2.4統(tǒng)計方法①將收集的資料全部錄入,使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檢驗水準a=0.05),雙側P0.05為無顯著差異,雙側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采用的方法有描述性分析、t檢驗,呈正態(tài)分布的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不呈正態(tài)分布的得分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②采用描述性分析分析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和癌性疲乏相關因素調查表調查結果。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③采用t檢驗比較對照組與干預組干預前后的癌性疲乏得分差異。④采用t檢驗分析比較對照組與干預組干預前后的簡明心境量表得分差異。⑤采用t檢驗分析比較干預兩組患者的功能鍛煉指標。⑥采用t檢驗比較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結果本研究共納入研究對象80例,對照組與干預組各40例,兩組患者年齡、婚姻、教育程度、手術方式、職業(yè)、家庭人均月收入、醫(yī)療保險、疾病分期等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1.經(jīng)t檢驗分析得出,兩組患者干預前CRF得分、簡明心境量表得分、功能鍛煉指標(前位爬高、前位擺臂)、歐洲癌癥生活質量問卷得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經(jīng)描述性分析得出,研究對象CRF相關因素前六位因素為:治療副作用(61.2%)、睡眠障礙(58.8%)、自理能力下降(57.5%)、焦慮恐懼(55%)、擔心治療效果(53.8%)、擔心經(jīng)濟費用(51.2%)。3.經(jīng)t檢驗分析得出,兩組患者干預后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的CRF得分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4.經(jīng)t檢驗分析得出,兩組患者干預后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的簡明心境量表得分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5.經(jīng)t檢驗分析得出,兩組患者干預1個月后兩組患者的患側上肢功能鍛煉四個指標前位爬高、側位爬高、前位擺臂、側位擺臂,干預6個月后的前位爬高、側位爬高,干預7個月后前位爬高、側位爬高、前位擺臂經(jīng)統(tǒng)計t檢驗分析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干預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后功能鍛煉的四個指標(前位爬高、側位爬高、前位擺臂、側位擺臂),干預6個月后前位擺臂、側位擺臂、干預7個月后的側位擺臂經(jīng)統(tǒng)計t檢驗分析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6.經(jīng)t檢驗分析得出,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歐洲癌癥生活質量問卷得分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1.乳腺癌患者化療期CRF的發(fā)生主要與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有關,主要為治療副作用、睡眠障礙、自理能力下降、焦慮恐懼、擔心治療效果、擔心經(jīng)濟費用六個因素。2.乳腺癌患者化療期CRF基本呈中重度且隨時間不斷加重。3.實施延續(xù)性護理可有效減輕乳腺癌患者化療期的CRF,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狀況,促進乳腺癌術后患者患側上肢功能的恢復,從而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4.通過對患者CRF誘因的有效評估,制定個體化干預措施,利用電話及QQ、微信等新型方式實施動態(tài)化的跟蹤隨訪,建立了乳腺癌病人CRF延續(xù)性干預模式。
【關鍵詞】:乳腺癌 癌性疲乏 延續(xù)性護理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473.73
【目錄】:
  • 摘要3-10
  • ABSTERACT10-22
  • 第一章 前言22-36
  • 1. 乳腺癌概述22-25
  • 2. 癌性疲乏概述25-28
  • 3. 乳腺癌患者CRF的研究現(xiàn)狀28-34
  • 4. 研究目的及意義34
  • 5. 研究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34-35
  • 6. 研究的技術路線35-36
  • 第二章 研究對象與方法36-43
  • 1. 研究對象36
  • 2. 研究方法36-43
  • 第三章 結果43-64
  • 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分析43-44
  • 2. 干預前兩組患者癌性疲乏比較44-45
  • 3. 干預前研究對象癌性疲乏相關因素調查結果45-46
  • 4. 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比較46-47
  • 5. 干預前兩組患者患側上肢功能指標比較47
  • 6.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47-48
  • 7. 干預后兩組患者癌性疲乏比較48-52
  • 8. 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比較52-56
  • 9. 干預后兩組患者患側上肢功能鍛煉指標比較56-59
  • 10. 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59-64
  • 第四章 討論64-69
  • 1. 乳腺癌患者CRF的誘因主要為生理和心理因素64
  • 2. 乳腺癌患者化療期CRF呈中重度且隨時間不斷加重64-65
  • 3. 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乳腺癌患者化療期的CRF65
  • 4. 延續(xù)性護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狀況65-66
  • 5. 延續(xù)性護理可有效促進乳腺癌術后患者患側上肢功能的恢復66-67
  • 6. 延續(xù)性護理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67-69
  • 第五章 結論69-71
  • 1. 本研究結論69
  • 2. 本研究意義69-70
  • 3. 本研究局限性70
  • 4. 展望70-71
  • 參考文獻71-80
  • 附錄80-88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88-90
  • 致謝90-9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董衛(wèi)紅,俞新紅,王敏;早期有氧鍛煉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疲乏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05年04期

2 顧軍;于澤平;;乳腺癌手術后輔助內分泌治療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2年01期

3 高幼軍;李清波;張文杰;;乳腺癌患者術后隨訪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年18期

4 姜永親;閻玲;劉純艷;王瑛;強萬敏;;運動處方對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預效果的護理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8年10期


  本文關鍵詞:乳腺癌癌性疲乏病人出院后延續(xù)性干預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708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39708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715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