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加溫裝置對椎管內麻醉病人圍術期低體溫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02 18:46
[目的]系統(tǒng)評價主動加溫裝置對椎管內麻醉病人圍術期低體溫的干預效果。[方法]檢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庫及維普數據庫中主動加溫裝置對椎管內麻醉病人圍術期低體溫影響的隨機對照試驗,檢索時間從建庫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者獨立進行文獻篩選、資料提取、質量評價,采用RevMan 5.3軟件對數據進行Meta分析。[結果]納入19篇文獻,共1 604例病人。Meta分析結果顯示,主動加溫裝置可以緩解椎管內麻醉病人術后核心體溫降低[MD=0.39,95%CI(0.26,0.52),P<0.000 01],降低病人低體溫發(fā)生率[RR=0.64,95%CI(0.51,0.82),P=0.000 4]及寒戰(zhàn)發(fā)生率[RR=0.40,95%CI(0.26,0.63),P<0.000 1]。[結論]現(xiàn)有證據表明:與常規(guī)保暖方式相比,主動加溫裝置可以緩解椎管內麻醉病人術后核心體溫下降,減少病人低體溫、寒戰(zhàn)的發(fā)生率,進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后果發(fā)生的風險,改善病人預后。
【文章來源】:護理研究. 2020,34(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文獻篩選流程圖
15項研究[18-19,21-22,24-29,32-36]報告了主動加溫裝置對椎管內麻醉病人手術結束/入PACU核心體溫的影響,研究間存在較大異質性(P<0.000 01,I2=93%)。按照測溫時間(手術結束、入PACU)、測溫工具(口表、紅外鼓膜溫度計、顳動脈掃描儀、膀胱溫度感應導管、肛表)、加溫裝置(FAW、導熱墊、水循環(huán)式保溫毯)、手術類型(剖宮產、關節(jié)置換術、其他手術)分別進行亞組分析,結果顯示:除了測量工具(口表)、加溫裝置(導熱墊)外,其他亞組內部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除了測量工具(顳動脈掃描儀)、手術類型(關節(jié)置換術)研究間異質性較小外,其他亞組內部研究間異質性依舊很大,表明測溫時間、測量工具、加溫裝置和手術類型不是造成異質性的來源。進而對結果進行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各研究結果,對剩余研究重新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異質性并未明顯降低。隨后更改效應模型,并未對本結果最終效應產生影響。因此,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病人手術結束/入PACU核心體溫明顯高于對照組[MD=0.39,95%CI(0.26,0.52),P<0.000 01],見圖2。2.4.2 低體溫發(fā)生率
12項研究[18,20-21,24,26,28-32,35-36]評價了主動加溫裝置對椎管內麻醉病人低體溫發(fā)生率的影響,研究間存在異質性(P=0.02,I2=51%),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病人低體溫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R=0.64,95%CI(0.51,0.82),P=0.000 4],見圖3。2.4.3 寒戰(zhàn)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充氣式加溫毯在老年患者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護理的應用[J]. 杜燕,岳鑫鑫,聶琳.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05)
[2]加溫毯不同保溫溫度對剖宮產手術患者的效果觀察[J]. 曾潔群,劉佩珍,楊金英. 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8(03)
[3]圍術期低體溫及其防治進展[J]. 蔡改革,何龍,張瑞珍,艾艷秋.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8(02)
[4]圍術期低體溫防治研究進展[J]. 馮騰塵,崔曉光.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6(03)
[5]輸注氨基酸治療術后低體溫寒戰(zhàn)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J]. 鐘橋生,王蓓,付樹英,王亞弟,葛圣金. 復旦學報(醫(yī)學版). 2015(03)
[6]腰硬聯(lián)合阻滯麻醉患者術中水循環(huán)式保溫毯的應用[J]. 方華,戴紅霞,艾新華,鐘文慧,李彩虹,馮開達. 護理學雜志. 2014(24)
[7]不同保溫措施對剖宮產產婦圍術期體溫變化的影響[J]. 李勝云,趙麗麗,程慧敏. 護理研究. 2013(27)
本文編號:3472209
【文章來源】:護理研究. 2020,34(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文獻篩選流程圖
15項研究[18-19,21-22,24-29,32-36]報告了主動加溫裝置對椎管內麻醉病人手術結束/入PACU核心體溫的影響,研究間存在較大異質性(P<0.000 01,I2=93%)。按照測溫時間(手術結束、入PACU)、測溫工具(口表、紅外鼓膜溫度計、顳動脈掃描儀、膀胱溫度感應導管、肛表)、加溫裝置(FAW、導熱墊、水循環(huán)式保溫毯)、手術類型(剖宮產、關節(jié)置換術、其他手術)分別進行亞組分析,結果顯示:除了測量工具(口表)、加溫裝置(導熱墊)外,其他亞組內部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除了測量工具(顳動脈掃描儀)、手術類型(關節(jié)置換術)研究間異質性較小外,其他亞組內部研究間異質性依舊很大,表明測溫時間、測量工具、加溫裝置和手術類型不是造成異質性的來源。進而對結果進行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各研究結果,對剩余研究重新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異質性并未明顯降低。隨后更改效應模型,并未對本結果最終效應產生影響。因此,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病人手術結束/入PACU核心體溫明顯高于對照組[MD=0.39,95%CI(0.26,0.52),P<0.000 01],見圖2。2.4.2 低體溫發(fā)生率
12項研究[18,20-21,24,26,28-32,35-36]評價了主動加溫裝置對椎管內麻醉病人低體溫發(fā)生率的影響,研究間存在異質性(P=0.02,I2=51%),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病人低體溫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R=0.64,95%CI(0.51,0.82),P=0.000 4],見圖3。2.4.3 寒戰(zhàn)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充氣式加溫毯在老年患者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護理的應用[J]. 杜燕,岳鑫鑫,聶琳.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05)
[2]加溫毯不同保溫溫度對剖宮產手術患者的效果觀察[J]. 曾潔群,劉佩珍,楊金英. 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8(03)
[3]圍術期低體溫及其防治進展[J]. 蔡改革,何龍,張瑞珍,艾艷秋.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8(02)
[4]圍術期低體溫防治研究進展[J]. 馮騰塵,崔曉光.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6(03)
[5]輸注氨基酸治療術后低體溫寒戰(zhàn)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J]. 鐘橋生,王蓓,付樹英,王亞弟,葛圣金. 復旦學報(醫(yī)學版). 2015(03)
[6]腰硬聯(lián)合阻滯麻醉患者術中水循環(huán)式保溫毯的應用[J]. 方華,戴紅霞,艾新華,鐘文慧,李彩虹,馮開達. 護理學雜志. 2014(24)
[7]不同保溫措施對剖宮產產婦圍術期體溫變化的影響[J]. 李勝云,趙麗麗,程慧敏. 護理研究. 2013(27)
本文編號:34722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34722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