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己定/磺胺嘧啶銀涂層預防導管相關(guān)性血流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3-21 10:08
目的探討氯己定/磺胺嘧啶銀涂層預防導管相關(guān)性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計算機檢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等數(shù)據(jù)庫從建庫至2019年3月有關(guān)CRBSI預防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采用Cochrane偏倚風險評估工具評估納入的研究,提取有效數(shù)據(jù),采用95%置信區(qū)間(CI)計算集合風險比率(RR),測量CRBSI千日率及細菌定植率。以CRBSI千日率為首要結(jié)局,細菌定植率為次要結(jié)局,采用R3.4.1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jié)果共納入17項研究,包括4892例患者。氯己定/磺胺嘧啶銀涂層導管的細菌定植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標準導管(RR=0.55,95%CI:0.45~0.68,P=0.02),但CRBSI千日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RR=0.70,95%CI:0.45~1.11,P=0.32)。結(jié)論與常規(guī)標準導管相比,集束化管理指導下使用氯己定/磺胺嘧啶銀涂層導管可降低導管相關(guān)細菌定植率,但對CRBSI千日率無影響。
【文章來源】:解放軍醫(yī)學雜志. 2020,45(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導管相關(guān)性血流感染千日率森林圖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Tab.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tudies 納入研究 時間 國家 例數(shù) 平均年齡(歲) 導管留置時間(d) 氯己定/磺胺嘧啶銀導管組 常規(guī)標準導管組 氯己定/磺胺嘧啶銀導管組 常規(guī)標準導管組 van Vliet et al[14] 2011 荷蘭 94 67.0±8.0 68.0±7.0 9.0±7.0 10.0±7.0 Theaker et al[15] 2002 英國 232 62.5 62.5 7.4 7.2 Tennenberg et al[16] 1997 美國 282 59.2±1.1 57.9±1.1 5.1±0.2 5.3±0.2 Sheng et al[17] 2000 中國 235 64.0±18.0 61.0±18.0 9.1±5.5 8.2±4.6 Ostendorf et al[18] 2005 德國 184 51.0 53.0 12.0(1.0~74.0) 10.0(1.0~29.0) Osma et al[19] 2006 土耳其 133 49.4±19.1 47.8±17.5 11.7±5.8 8.9±4.6 Maki et al[20] 1997 美國 158 47.0±18.0 49.0±18.0 6.0±3.4 5.9±2.7 León et al[21] 1997 比利時 680 51.0±15.5 50.0±15.0 20.0±12.0 20.0±13.0 Jaeger et al[22] 2005 德國 106 49.0 45.0 14.3±8.2 16.6±9.7 Carrasco et al[23] 2004 美國 180 57.0±16.9 55.0±18.6 9.5 9.0 Camargo et al[24] 2009 巴西 109 73.0(55.0~80.0) 74.0(56.0~82.0) 14.0(7.5~21.0) 12.0(8.0~19.0) Brun-Buisson et al[25] 2004 美國 363 59.2±17.8 58.0±18.0 10.5±8.9 12.0±11.7 Rupp et al[26] 2005 美國 777 61.0±15.5 60.0±16.4 5.1(0.1~31.8) 14.2(2.0~32.9) Rickard et al[27] 2016 澳大利亞 404 55.0±18.6 49.7±19.7 5.1±1.1 5.3±1.2 Richards et al[28] 2003 澳大利亞 460 58.3±18.7 56.2±20.3 8.4±3.5 7.8±3.2 Collin et al[29] 1998 美國 220 46.4 47.2 9.0±6.1 7.3±5.0 Dünser et al[30] 2005 澳大利亞 275 62.0±16.0 60.0±16.0 9.7±4.0 10.7±4.2CRBSI的預防是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近年雖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應(yīng)繼續(xù)強調(diào)基于實踐的措施,如教育、培訓和導管置入過程中集束化指南的學習。2001年美國健康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IHI)提出了集束化管理策略,通過促進多學科團隊合作和溝通交流,為危重患者提供高質(zhì)量的醫(yī)療護理服務(wù)[31]。集束化管理策略預防CRBSI被IHI作為指導意見,在臨床導管護理中廣泛推薦[32]。2006年,Pronovost等[33]進行了一系列關(guān)于集束化管理策略預防CRBSI的研究,集合了美國密歇根州108個ICU病房,實驗組采用能夠降低CRBSI發(fā)生率的集束化干預措施,并將CRBSI千日率作為評估效應(yīng)的最終指標,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感染率在整個監(jiān)測期間大幅度降低。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CVC集束化管理能夠降低新生兒及小兒的CRBSI發(fā)生率[33]。
圖3 導管相關(guān)性血流感染千日率森林圖預防性消除CRBSI需要技術(shù)創(chuàng)新,如使用涂層導管和浸漬敷料。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集束化管理指導下,與常規(guī)標準導管相比,氯己定/磺胺嘧啶銀導管的細菌定植率較低(P=0.02),但CRBSI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系統(tǒng)評價報道,涂有氯己定/磺胺嘧啶銀的CVC可有效降低患者導管定植和CRBSI的發(fā)生率(40%),適用于CRBSI風險較高的患者,如腫瘤患者、重癥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等。氯己定/磺胺嘧啶銀涂層導管是現(xiàn)階段預防CRBSI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夠抑制微生物膜功能和DNA復制。氯己定和磺胺嘧啶銀具有協(xié)同作用[24],能夠改變細菌胞質(zhì)膜通透性,導致細菌胞質(zhì)物質(zhì)外滲。體外研究表明,氯己定/磺胺嘧啶銀涂層導管對革蘭陽性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革蘭陰性菌(如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糞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酵母菌(如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34-36]。氯己定/磺胺嘧啶銀導管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時間較短,限于從商業(yè)購買之日起16 d,所以此類涂層導管不適合長期儲存[37],如何延長其抗菌功效亟需進一步探索。
本文編號:3092684
【文章來源】:解放軍醫(yī)學雜志. 2020,45(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導管相關(guān)性血流感染千日率森林圖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Tab.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tudies 納入研究 時間 國家 例數(shù) 平均年齡(歲) 導管留置時間(d) 氯己定/磺胺嘧啶銀導管組 常規(guī)標準導管組 氯己定/磺胺嘧啶銀導管組 常規(guī)標準導管組 van Vliet et al[14] 2011 荷蘭 94 67.0±8.0 68.0±7.0 9.0±7.0 10.0±7.0 Theaker et al[15] 2002 英國 232 62.5 62.5 7.4 7.2 Tennenberg et al[16] 1997 美國 282 59.2±1.1 57.9±1.1 5.1±0.2 5.3±0.2 Sheng et al[17] 2000 中國 235 64.0±18.0 61.0±18.0 9.1±5.5 8.2±4.6 Ostendorf et al[18] 2005 德國 184 51.0 53.0 12.0(1.0~74.0) 10.0(1.0~29.0) Osma et al[19] 2006 土耳其 133 49.4±19.1 47.8±17.5 11.7±5.8 8.9±4.6 Maki et al[20] 1997 美國 158 47.0±18.0 49.0±18.0 6.0±3.4 5.9±2.7 León et al[21] 1997 比利時 680 51.0±15.5 50.0±15.0 20.0±12.0 20.0±13.0 Jaeger et al[22] 2005 德國 106 49.0 45.0 14.3±8.2 16.6±9.7 Carrasco et al[23] 2004 美國 180 57.0±16.9 55.0±18.6 9.5 9.0 Camargo et al[24] 2009 巴西 109 73.0(55.0~80.0) 74.0(56.0~82.0) 14.0(7.5~21.0) 12.0(8.0~19.0) Brun-Buisson et al[25] 2004 美國 363 59.2±17.8 58.0±18.0 10.5±8.9 12.0±11.7 Rupp et al[26] 2005 美國 777 61.0±15.5 60.0±16.4 5.1(0.1~31.8) 14.2(2.0~32.9) Rickard et al[27] 2016 澳大利亞 404 55.0±18.6 49.7±19.7 5.1±1.1 5.3±1.2 Richards et al[28] 2003 澳大利亞 460 58.3±18.7 56.2±20.3 8.4±3.5 7.8±3.2 Collin et al[29] 1998 美國 220 46.4 47.2 9.0±6.1 7.3±5.0 Dünser et al[30] 2005 澳大利亞 275 62.0±16.0 60.0±16.0 9.7±4.0 10.7±4.2CRBSI的預防是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近年雖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應(yīng)繼續(xù)強調(diào)基于實踐的措施,如教育、培訓和導管置入過程中集束化指南的學習。2001年美國健康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IHI)提出了集束化管理策略,通過促進多學科團隊合作和溝通交流,為危重患者提供高質(zhì)量的醫(yī)療護理服務(wù)[31]。集束化管理策略預防CRBSI被IHI作為指導意見,在臨床導管護理中廣泛推薦[32]。2006年,Pronovost等[33]進行了一系列關(guān)于集束化管理策略預防CRBSI的研究,集合了美國密歇根州108個ICU病房,實驗組采用能夠降低CRBSI發(fā)生率的集束化干預措施,并將CRBSI千日率作為評估效應(yīng)的最終指標,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感染率在整個監(jiān)測期間大幅度降低。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CVC集束化管理能夠降低新生兒及小兒的CRBSI發(fā)生率[33]。
圖3 導管相關(guān)性血流感染千日率森林圖預防性消除CRBSI需要技術(shù)創(chuàng)新,如使用涂層導管和浸漬敷料。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集束化管理指導下,與常規(guī)標準導管相比,氯己定/磺胺嘧啶銀導管的細菌定植率較低(P=0.02),但CRBSI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系統(tǒng)評價報道,涂有氯己定/磺胺嘧啶銀的CVC可有效降低患者導管定植和CRBSI的發(fā)生率(40%),適用于CRBSI風險較高的患者,如腫瘤患者、重癥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等。氯己定/磺胺嘧啶銀涂層導管是現(xiàn)階段預防CRBSI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夠抑制微生物膜功能和DNA復制。氯己定和磺胺嘧啶銀具有協(xié)同作用[24],能夠改變細菌胞質(zhì)膜通透性,導致細菌胞質(zhì)物質(zhì)外滲。體外研究表明,氯己定/磺胺嘧啶銀涂層導管對革蘭陽性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革蘭陰性菌(如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糞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酵母菌(如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34-36]。氯己定/磺胺嘧啶銀導管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時間較短,限于從商業(yè)購買之日起16 d,所以此類涂層導管不適合長期儲存[37],如何延長其抗菌功效亟需進一步探索。
本文編號:30926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30926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