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干預對預防腫瘤術后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16 12:06
本文關鍵詞:集束干預對預防腫瘤術后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為使用呼吸機的腫瘤術后患者,實施IHI最新推薦的VAP集束干預策略,以探討該干預措施對VAP發(fā)生的影響。 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某腫瘤醫(yī)院入選422例使用呼吸機患者,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入選的202例患者為實驗組,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IHI推薦的集束干預策略:(1)床頭抬高30-450(2)鎮(zhèn)靜休假(3)消化道潰瘍的預防(4)使用抗血栓梯度彈力襪及應用間歇壓力充氣泵(ICP)預防深靜脈血栓(5)使用口泰(氯已定)進行口腔護理每日3次。(6)實驗中期通過對18名護士培訓、改善工作條件、張貼宣傳畫等措施來提高床頭抬高的達標率,以便能夠更好的實施集束干預策略。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選的220例患者為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比較兩組VAP的發(fā)生情況。 結果本研究共入選患者422例,實驗組202例,對照組22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SAPS3評分、腸內營養(yǎng)、機械通氣時間、轉入方式、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況無統(tǒng)計學顯著差異。實驗組集束干預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為:床頭抬高的檢查例次2884,達標例次1023,達標率為38%,每日喚醒并進行脫機試驗檢查例次715,達標例次593,達標率為89.4%,預防消化性潰瘍檢查例次705,達標例次558,達標率為96.4%,預防深靜脈血栓(DVT)形成檢查例次2125,達標例次1829,達標率為85.0%,口腔護理檢查例次2158,達標例次2032,達標率為94.2%,總達標率36.6%。實驗組發(fā)生VAP的病例數(shù)為14例,VAP發(fā)生率為6.9%,發(fā)病率為19.4‰,對照組VAP發(fā)生的例數(shù)為29例,VAP發(fā)生率為13.2%,發(fā)病率為31.1‰;兩組患者VAP發(fā)生率比較有統(tǒng)計學顯著差異(χ2=4.57,P0.05) 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床頭抬高30-45°的達標率為21.5%,干預后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床頭抬高30-45°的達標率為47.6%,干預前后采用卡方檢驗進行比較,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床頭抬高30-45°的達標率顯著提高。結論(1)采用集束干預策略可以降低了VAP的發(fā)生。(2)床頭抬高30-450是有效預防VAP發(fā)生的影響因素之一,但其臨床達標率低。(3)通過加強對醫(yī)護人員的教育培訓及改善工作條件,床頭抬高30-450臨床達標率可以得到改善。
【關鍵詞】:肺炎 呼吸機相關性 集束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473.7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前言9-12
- 一. 研究背景9-10
- 二. 研究目的10
- 三. 操作性定義10-12
- 第二章 文獻回顧12-23
- 一.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12-17
- (一) VAP的概念及流行病學12
- (二) VAP的診斷標準12-13
- (三) VAP的危險因素13-15
- (四) VAP的預防措施15-17
- 二. 呼吸機集束干預17-23
- (一) 集束干預的概念及臨床意義17-18
- (二) 呼吸機集束干預策略及應用現(xiàn)狀18-23
- 第三章 研究方法23-28
- 一. 研究類型23
- 二. 研究對象23
- (一) 總體與樣本23
- (二) 納入標準23
- (三) 排除標準23
- 三. 干預內容和方法23-25
- (一) 實驗組23-25
- (二) 對照組25
- 四. 測量指標及測量工具25-26
- (一) 一般資料25
- (二) VAP發(fā)生率及發(fā)病率25-26
- (三) 集束干預達標率26
- 五. 資料收集26
- 六. 資料整理與統(tǒng)計學分析26-27
- 七. 倫理問題27-28
- 第四章 結果28-35
- 一. 患者一般情況比較28-29
- (一) 患者基本資料28
- (二) 422例患者中發(fā)生VAP組與未發(fā)生VAP組間情況比較28-29
- 二. 集束干預的效果分析29-31
- (一) 集束干預前后VAP發(fā)生率及發(fā)病率比較29
- (二) 集束干預前后VAP的發(fā)病率趨勢29-30
- (三) VAP感染菌株種類分布及構成比30-31
- 三. 集束干預的執(zhí)行情況分析31-33
- (一) 實驗組集束干預達標率31
- (二) VAP的發(fā)病率與集束干預達標率趨勢31-32
- (三) 強化干預前后集束干預達標率比較32-33
- 四. 采用強化干預手段提高床頭抬高達標率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33-35
- 第五章 討論35-42
- 一. 患者一般情況35-36
- (一) 患者基本資料35
- (二) 發(fā)生VAP患者與未發(fā)生VAP患者情況比較35-36
- 二. 集束干預策略預防VAP效果分析36-37
- (一) 集束干預對于VAP的影響36-37
- (二) VAP發(fā)病率趨勢37
- (三) VAP感染菌株種類分布及構成比37
- 三. 集束干預臨床的執(zhí)行情況過程評價37-40
- (一) 集束干預各項措施執(zhí)行情況分析37-38
- (二) VAP的發(fā)病率與集束干預達標率趨勢分析38-39
- (三) 通過強化干預可以提高床頭抬高30-45°的達標率39-40
- 四. 提高床頭抬高30-45°的達標率對于VAP的影響40-42
- 第六章 結論和建議42-44
- 一. 結論42
- 二. 研究意義42
- 三. 研究局限性42
- 四. 今后的建議42-44
- 參考文獻44-52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文章52-53
- 附表1 氣管插管口腔護理53-54
- 附表2 彈力襪應用考核評分標準54-55
- 附表3:SAPS3評分55-57
- 致謝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高振芳 ,劉曉軍 ,聶愛玲;氣管插管人工機械通氣與醫(yī)院下呼吸道感染關系探討[J];臨床醫(yī)學;2004年03期
2 朱蔚儀;方小君;蔡慕妍;;瓣膜置換術后患者應用呼吸機集束干預策略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1年01期
3 柏宏堅,何禮賢,瞿介明,胡必杰,王葆青,陳雪華,潘玨,董荔;氣管導管生物被膜電鏡觀察及其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關系[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年05期
4 劉亞平,韓江娜,馬遂;呼吸機管道系統(tǒng)更換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年08期
5 ;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1年05期
本文關鍵詞:集束干預對預防腫瘤術后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17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2517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