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護理論文 >

負壓療法聯(lián)合濕性療法治療腫瘤患者難愈性傷口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16 11:06

  本文關鍵詞:負壓療法聯(lián)合濕性療法治療腫瘤患者難愈性傷口效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負壓療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和濕性療法(moist wound therapy MWT)治療難愈性傷口的效果,并進一步探討負壓療法和濕性療法聯(lián)合治療是否優(yōu)于單一組治療,旨在為腫瘤患者難愈性傷口的治療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便利抽樣,選取2014年8月~2016年3月來河南省某三甲醫(yī)院傷口門診就診,以及各科室有難愈性傷口的腫瘤患者,符合納入標準,并愿意參加本研究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為保持基線的可比性和控制偏倚,所有入選的患者均進行兩周傷口床準備,采用抽簽的方式將患者隨機分為濕性療法組、負壓療法組和聯(lián)合組,進入干預階段,濕性組進行系統(tǒng)的濕性療法治療(藻酸鹽+水膠體敷料),負壓組采用填充敷料為鹽水紗布的負壓治療,聯(lián)合組采用填充敷料為藻酸鹽的負壓治療。干預治療為28d,評價指標主要有干預28d天后患者傷口縮小率、肉芽組織覆蓋傷口床面積達75%~100%的時間、疼痛程度、PUSH評分及單位時間內傷口愈合率等。所有數(shù)據(jù)均運用SPSS21.0進行錄入與分析,統(tǒng)計方法主要有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檢驗等。結果本研究共納入患者78例,三組各26例,在干預過程中流失4例;樣本流失率5.13%,完成干預過程的患者共74例,濕性療法組26例,負壓療法組23例,聯(lián)合組25例。(1)干預28d各組患者傷口縮小率(%)比較:傷口面積縮小率方面,濕性組、負壓組和聯(lián)合組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分別為34.04(36.66,51.04)%、64.02(58.60,72.26)%和71.30(60.27,73.25)%,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8)011.0),經(jīng)兩兩比較,顯示負壓組與濕性組、聯(lián)合組與濕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7)05.0),聯(lián)合組與負壓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29)05.0);在深度縮小率上,濕性組、負壓組和聯(lián)合組分別為(37.57±26.12)%、(40.89±33.50)%和(60.07±27.34)%,統(tǒng)計學分析總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8)015.0),經(jīng)兩兩比較,聯(lián)合組與濕性組、聯(lián)合組與負壓組相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7)05.0),負壓組與濕性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29)05.0);在體積縮小率上,濕性組、負壓組和聯(lián)合組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分別為61.03(55.12,65.93)%、69.78(67.27,78.92)%和87.00(78.10,86.47)%,統(tǒng)計學分析總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8)005.0),經(jīng)兩兩比較,聯(lián)合組與濕性組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27)05.0),負壓組與聯(lián)合組、負壓組與濕性組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各組患者肉芽組織達到傷口床面積76%~100%的時間比較:濕性組、負壓組和聯(lián)合組的時間分別為(28.46±9.58)d、(20.96±9.43)d和(17.12±5.86)d,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7)05.0),兩兩比較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與濕性組、負壓組與濕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7)05.0);聯(lián)合組與負壓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28)362.0)。(3)各組患者干預28d后PUSH計分比較:各組PUSH計分濕性組、負壓組、聯(lián)合組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分別為14(11.12,13.34)、13(8.38,11.45)和12(8.65,11.19),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各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28)079.0)。(4)各組患者不同時間疼痛程度的計分比較:濕性組、負壓組、聯(lián)合組在不同時間點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從第14d開始,三組總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行兩兩比較結果顯示,在14d之后,負壓組與濕性組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7)05.0);聯(lián)合組與濕性組在14d時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14d之后兩組差異均有統(tǒng)P(27)05.0計學意義;聯(lián)合組與負壓組相比較,在14d、28d時疼痛程度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27)05.0),在21d時,疼痛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29)05.0)。(5)各組患者隨訪30d愈合率比較:濕性組愈合8例(30.77%),總有效率為92%;負壓組愈合11例(47.83%),總有效率為95.65%;聯(lián)合組愈合13例(52%),總有效率為96%;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29)05.0)。結論(1)負壓療法在治療腫瘤患者難愈性傷口面積縮小率、肉芽組織形成時間、緩解疼痛方面有優(yōu)勢。(2)聯(lián)合治療可加速腔隙性傷口愈合,在傷口深度縮小率、緩解疼痛程度方面更顯優(yōu)勢。
【關鍵詞】:負壓療法 濕性療法 傷口縮小率 傷口愈合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73.73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4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14-15
  • 引言15-16
  • 1 研究背景16-28
  • 1.1 腫瘤患者難愈性傷口概述16-21
  • 1.1.1 概念16
  • 1.1.2 發(fā)生機制及影響因素16-21
  • 1.2 負壓療法作用機制及其研究現(xiàn)狀21-24
  • 1.2.1 負壓療法作用機制21-22
  • 1.2.2 負壓療法用于腫瘤患者難愈性傷口的研究現(xiàn)狀22-24
  • 1.3 濕性療法作用機制及其研究現(xiàn)狀24-27
  • 1.3.1 濕性療法作用機制24-25
  • 1.3.2 濕性療法用于腫瘤患者難愈性傷口的研究現(xiàn)狀25-27
  • 1.4 小結27-28
  • 2 研究目的及意義28-29
  • 2.1 研究目的28
  • 2.2 研究意義28-29
  • 對象與方法29-40
  • 1 研究類型29
  • 2 研究對象29-31
  • 2.1 納入標準29
  • 2.2 排除標準29-30
  • 2.3 研究樣本與分組30-31
  • 2.3.1 樣本量計算30
  • 2.3.2 研究分組30-31
  • 3 治療階段31-34
  • 3.1 傷口處理流程31-32
  • 3.2 傷口處理具體措施32-34
  • 4 監(jiān)測指標34-35
  • 4.1 傷口縮小率34
  • 4.2 肉芽組織覆蓋傷口床面積達 76%~100%的時間34
  • 4.3 疼痛程度34-35
  • 4.4 傷口愈合率35
  • 5 研究工具及測量方法35-37
  • 5.1 一般資料問卷35
  • 5.2 傷口愈合計分表35-36
  • 5.3 傷口面積、深度等測量方法36-37
  • 6 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37
  • 7 質量控制37-38
  • 7.1 研究設計和準備階段37
  • 7.2 研究實施37-38
  • 7.3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38
  • 8 倫理原則38-39
  • 9 技術路線39-40
  • 結果40-50
  • 1 研究對象流失情況40
  • 2 研究對象基線資料40-44
  • 2.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基線比較40-42
  • 2.2 研究對象傷口相關資料基線比較42-44
  • 3 各組患者干預后療效比較44-50
  • 3.1 各組患者傷口縮小率(%)比較44-46
  • 3.2 各組傷口肉芽組織達到傷口床面積 76%~100%時間(d)比較46-47
  • 3.3 各組患者干預 28d后PUSH計分比較47
  • 3.4 各組患者疼痛計分的比較47-49
  • 3.5 各組患者隨訪 30d后愈合率比較49-50
  • 討論50-57
  • 1 三種療法對傷口縮小率的影響50-53
  • 1.1 負壓組在促進傷口面積縮小率方面優(yōu)于濕性組50-52
  • 1.2 聯(lián)合組在傷口面積、深度、體積縮小率方面均優(yōu)于濕性組52-53
  • 1.3 聯(lián)合組在促進腔隙等傷口愈合方面優(yōu)于負壓組53
  • 2 負壓作用加速傷口床肉芽組織生長,減少炎癥反應53-54
  • 3 三種療法對PUSH計分影響54-55
  • 4 三種療法對疼痛評分的影響55-56
  • 4.1 負壓組緩解傷口疼痛方面優(yōu)于濕性組55
  • 4.2 聯(lián)合組在縮短傷口疼痛時間方面優(yōu)于負壓組55-56
  • 5 三種療法對愈合率的影響56-57
  • 結論與展望57-58
  • 1 結論57
  • 2 局限性57
  • 3 展望57-58
  • 參考文獻58-68
  • 綜述68-77
  • 參考文獻74-77
  • 附錄77-82
  • 個人簡歷82-83
  • 致謝8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向華;梁麗芳;;淺談外科傷口處理換藥原則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04期

2 劉淑蘭;;創(chuàng)建傷口處理聯(lián)盟 實現(xiàn)專業(yè)化護理服務[J];中國護理管理;2013年06期

3 趙宏文;傷口處理過程中護士的作用[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6年06期

4 楊琴;一般傷口處理方法[J];石河子科技;1998年01期

5 姬忠學;;淺談對幾種傷口的處理方法[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年16期

6 陳美蘭;;門診傷口處理中風險管理方法及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年20期

7 崔瑋;現(xiàn)場傷口的正確處理[J];山東農機化;2000年05期

8 羅曉鳳 ,王仙園;皮膚的生理功能及傷口的處理[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2年12期

9 鄭偉軍;無菌蛆在傷口處理中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3年01期

10 王麗姿,李亞潔;傷口沖洗壓力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建美;;外科傷口的換藥及預防感染的措施[A];全國外科、神經(jīng)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2 吳金艷;;傷口床準備[A];2008年浙江省肛腸外科學術年會暨繼續(xù)教育培訓班資料匯編[C];2008年

3 寧寧;陳佳麗;葉霞;呂娟;廖燈彬;;實施三級階梯式傷口治療工作模式的效果評價[A];中華護理學會第8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全國神經(jīng)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戴燕;石玉蘭;;門診傷口中心創(chuàng)新模式探索[A];中華護理學會第9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交流會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神經(jīng)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5 高華;;震后不同傷口的評估及處理[A];全國“新一輪醫(yī)院評審新思路”研討會、第4屆全國自然災害護理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6 蔣琪霞;李曉華;劉云;胡素琴;彭青;;門診傷口處理中病人感染危險評估及管理對策[A];全國醫(yī)院感染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肖莉;黃海英;蔣艷紅;易秋晨;;術后難愈合性傷口的處理及護理[A];全國第5屆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8 王威;李進;王琦;韓春茂;;傷口治療與護理的常見誤區(qū)及處理方法[A];中華護理學會第9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交流會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神經(jīng)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9 邵留影;;震后不同傷口的治療及護理[A];河南省急診新理念、新視角培訓班及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劉莉;;傷口處理的體會[A];河南省外科創(chuàng)傷及災難救治護理?浦R學術會議(外科護理學組)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國華 洪順濤 文慧;一個專門與傷口打交道的人[N];郴州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周佩玲;小傷口處理不當釀大患[N];益陽日報;2007年

3 祁增年;小傷處理六誤區(qū)[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4 孫爽;傷口涂補劑 確保成活率[N];中國花卉報;2003年

5 新浪微博 長沙眾森花木種子園博主、資深苗木從業(yè)者 尹建;香樟大樹移栽關鍵技術(上)[N];中國花卉報;2012年

6 呂英杰;糾正幾種處理傷口錯誤方式[N];保健時報;2005年

7 曲成志;冬季如何治果樹外傷[N];河南科技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陳慧邋通訊員 黃琳;“心藥”助災區(qū)傷員治療心理創(chuàng)傷[N];中山日報;2008年

9 曲成志;冬季到 快給果樹治外傷[N];陜西科技報;2006年

10 曲成志;果樹冬季治外傷[N];山東科技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粉玲;負壓療法聯(lián)合濕性療法治療腫瘤患者難愈性傷口效果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2 徐澤俊;傷口造口失禁方向專業(yè)學位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D];山東大學;2013年

3 何艷梅;2%利多卡因外涂皮膚擦傷傷口綜合指標的觀察與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張越;rhGM-CSF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體表難愈創(chuàng)面的臨床觀察[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負壓療法聯(lián)合濕性療法治療腫瘤患者難愈性傷口效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169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25169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593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