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護理論文 >

改良口腔護理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的效果觀察

發(fā)布時間:2018-03-14 01:15

  本文選題:氣管插管 切入點:機械通氣 出處:《護士進修雜志》2012年2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改良口腔護理對經口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以提高護理質量。方法選取我院ICU 2010年2月~2012年3月經口氣管插管機械通氣住院患者7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插管前口腔擦洗1次,插管后采取刷洗加沖洗(3次/d);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口腔擦洗法(3次/d)。全部患者在插管前、插管后4h、12h、24h、48h分別采集咽拭子進行細菌菌落計數,插管后第1天起分別行痰標本及咽拭子(1次/3d)定性培養(yǎng),分析兩組口咽部細菌變化及VAP發(fā)生率。結果全部70例患者中,有效病例61例,發(fā)生VAP15例,死亡8例。實驗組31例、VAP4例、死亡3例,對照組30例、VAP11例、死亡5例。兩組VAP發(fā)生率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兩組死亡率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兩組插管前口腔菌落計數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插管后4h、12h、24h、48h口腔菌落計數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結論改良口腔護理方法可有效減少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咽部細菌生長,降低VAP發(fā)生率,可明顯提高口腔護理質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improved oral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rough oral tube intub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f oral tube intubation from February 2010 to 2012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0 to 2012. Each group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35) and control group (n = 35). Before intubation, oral cavity was scrubbed o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n brushed and rinsed three times per day after intub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oral scrubbing method for 3 times / d.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efore intubation. Pharynx swabs were collected for bacterial colony count at 4 h, 12 h, 24 h and 48 h after intubation. Sputum specimens and pharynx swabs were cultured qualitatively on the first day after intubation. The changes of oropharyngeal bacteria and the incidence of VAP in both groups were analyzed. There were 61 cases of effective VAP15, 8 cases of death, 31 cases of VAP in experimental group, 3 cases of death, and 30 cases of VAP in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VAP i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ort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unt of oral colony before intub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unt of oral colony before intub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count of oral colony before intubation (P 0.05) and 24 h after intubation (P 0.05). The improved oral nurs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growth of bacteria in oropharynx in patients with oral tube intubati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VAP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ral care.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醫(yī)學院研究生院;廣東省深圳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分類號】:R47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秀芬,閻錫新;氣囊上滯留物與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05年04期

2 盧玉林;陳劍;周友全;陳名睿;范平;李莉;殷婕;;經口氣管插管前口腔清潔對減少口咽部細菌黏附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9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慧;丁良才;王大明;劉寧;;支氣管肺泡灌洗對AECOPD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間的影響[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2 尚福泰;趙紅梅;臧奎;;氣囊上持續(xù)吸引沖洗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yī)學;2009年22期

3 張慧;胡建;徐靜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機械通氣病人早期腸內營養(yǎng)的循證護理[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11年02期

4 李婷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防護[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年12期

5 徐愛華;;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護理進展[J];當代護士(?瓢);2009年05期

6 胡靖青;沈曉霞;;持續(xù)聲門下吸引在經皮穿刺氣管切開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年05期

7 高玲;王艷霞;張麗珍;王霞;;聚維酮碘口腔護理對嚴重燒傷患者并發(fā)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年08期

8 梁燕芳;陳永娟;;牙刷刷洗口腔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1年11期

9 馬新利;吳淑華;段萍;陳雪;郭新榮;;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集束化策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2年04期

10 宮婷;胡章云;張麗麗;何文君;水明慧;陳愛萍;;葆爾爽口腔護理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的影響[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嚴蕊娜;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與病原學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羅運山;ICU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藥性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付莉;不同清洗時間對PVC氣切內套管內壁菌群定植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2年

4 徐麗麗;不同漱口液對口腔細菌抑制效果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燕玲;心臟手術患者術前口腔衛(wèi)生狀況對術后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的影響及干預效果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孫敦方;王益駿;胡聞奇;瞿虹霞;倪秀康;;兒童使用聲波震動牙刷清除牙菌斑的效果觀察[J];上?谇会t(yī)學;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月梅;王娟;張國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干預[J];中外醫(yī)療;2009年15期

2 楊紅菊;;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干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年08期

3 孫四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8年04期

4 陸云燕;;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預防對策[J];內科;2010年05期

5 陳李錫;何央;;加強口咽部護理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年20期

6 宋克義;杜文杰;夏玲俠;;呼吸機相關性肺炎48例臨床分析[J];實用全科醫(yī)學;2007年10期

7 李建民;關晶;;38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臨床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4期

8 嚴蕊娜;黃相增;;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策略[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年02期

9 周玉梅;朱欠元;;加強口咽部護理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觀察[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10 李東升;;重癥監(jiān)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54例臨床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光;萬獻堯;吳向東;;長期機械通氣患者的人工氣道管理[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大會暨中華呼吸病學會呼吸生理和重癥監(jiān)護學組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周紅;;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期間監(jiān)護體會[A];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心臟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3 王菲玲;董兆平;緱東元;;機械通氣期間患者腹瀉原因及其護理對策[A];2004年浙江省危重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趙玉紅;;機械通氣患者的心理護理[A];山東省護理學會重癥護理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劉東英;王玉琴;何小京;;機械通氣呼吸道的管理[A];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心臟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6 劉延愛;;機械通氣呼吸道管理的難點及對策[A];淄博市第十一屆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成果論文集[C];2008年

7 張庚;;機械通氣臨床應用指南解讀[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急救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三次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8 張東;;機械通氣患者的氣道管理及特護[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郝飛;;侵入性機械通氣的進展及護理[A];全國第二屆重癥監(jiān)護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10 房君;王春英;;下頜突出法在機械通氣患者留置胃管中的應用[A];2009年浙江省危重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萬同己;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高危因素[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楊聲瑞;上唇咬診試驗可預測肥胖患者氣管插管難度[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3 馬宏仲;急救氣管插管——僅為麻醉師“專利”嗎[N];健康報;2004年

4 白水;枇杷花果護理效果佳[N];中國特產報;2002年

5 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麻醉與疼痛醫(yī)學科 安建雄;誠信應貫穿醫(yī)學學習的始終[N];健康報;2009年

6 記者 宋哲民;光導纖維管芯可提高氣管插管成功率[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0年

7 蘇榮明;市一醫(yī)院兩專家獲國家發(fā)明專利[N];欽州日報;2009年

8 佘瀟冰;新生兒窒息復蘇新概念[N];健康報;2008年

9 梁立;心肺腦復蘇術的第二階段[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10 本報記者 李穎邋通訊員 吳玉華;成功搶救三次心跳驟停產婦[N];科技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鑫;吸入伊洛前列環(huán)素在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術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陳剛;殼聚糖管支架的生物特性及內襯于肺組織瓣修補食管部分缺損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李玉蘭;建立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的新聲窗[D];四川大學;2006年

4 趙楓;冠脈搭橋術后早期和延遲拔除氣管插管的臨床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5 于洋;抗腫瘤壞死因子抗體對體外循環(huán)肺損傷的保護作用和機制探討[D];哈爾濱醫(yī)科大學;2003年

6 王選;基于光電容積脈搏波形態(tài)的傷害感受指數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7 劉靖;腦功能監(jiān)測與全麻深度判斷相關問題的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8 畢素萍;圍麻醉期熵指數腦電監(jiān)測臨床應用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9 王嶸;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室快通道麻醉研究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的比較[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單兆亮;山羊心房顫動在由陣發(fā)性轉為持續(xù)性過程中電生理改變的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冬睿;氣管插管并發(fā)鼻竇炎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楊鵬;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相關因素及預防策略[D];首都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何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的臨床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曹寧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危險因素及病原學監(jiān)測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5 賈全林;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藥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鄧小玲;體態(tài)語言機的研制及其在清醒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錢駿;內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細菌性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與病原學分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董飛林;機械通氣相關的氣管食管瘺5例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9 何國棟;不同劑量瑞芬太尼對小兒全麻插管應激反應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林育南;無肌松藥下七氟烷誘導嬰幼兒氣管插管的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60896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160896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4bb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