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感染與醫(yī)院內感染大腸埃希菌的比較分析
本文關鍵詞:社區(qū)感染與醫(yī)院內感染大腸埃希菌的比較分析 出處:《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大腸埃希菌 社區(qū)感染 醫(yī)院內感染
【摘要】:目的了解社區(qū)與醫(yī)院內感染大腸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藥特點。方法按社區(qū)感染與醫(yī)院內感染進行分類,對臨床檢出的1 235株大腸埃希菌的分布和耐藥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1 235株大腸埃希菌中,社區(qū)感染占84.5%,醫(yī)院內感染占15.5%。臨床分離的大腸埃希菌標本主要來源于尿液、膿液、分泌物、痰液和血液;社區(qū)感染大腸埃希菌標本主要來自胃腸外科、泌尿外科和兒科,醫(yī)院內感染菌株則主要來源于綜合ICU、胃腸外科和神經內科。醫(yī)院內感染大腸埃希菌患者60歲以上的占47.9%,平均住院費用、平均藥品費用、平均抗菌藥物費用高于社區(qū)感染患者。醫(yī)院內感染大腸埃希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普遍高于社區(qū)感染大腸埃希菌。結論該院大腸埃希菌感染主要來源于社區(qū)感染,但醫(yī)院內感染菌株在耐藥率、患者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費方面顯著高于社區(qū)感染,綜合ICU及相關外科科室是防控重點,在抗菌藥物的選擇上應有所區(qū)別。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Escherichia coli infection in community and hospital.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1 235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munity infection accounted for 84.5% of 1 235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were mainly from urine, pus, secretions, sputum and blood. The specimens of Escherichia coli from the community were mainly from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urology and pediatrics, while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strains were mainly from comprehensive ICU.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and neurology. Patients over 60 years of age in hospital infected with Escherichia coli accounted for 47.9%,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cost, average drug cost. The average cost of antibiotic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infection, and the resistance rate of Escherichia coli to common antibiotics in hospital wa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mmunity infection. Conclusion the inf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in this hospital is mainly from the community. Infection. However,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hospital expen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strai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mmunity infection. Comprehensive ICU and related surgical departments were the key point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choic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should be different.
【作者單位】: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醫(yī)院;
【基金】: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科技局2012年指導性科技計劃(2012-28)
【分類號】:R446.5
【正文快照】: 大腸埃希菌是醫(yī)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近年來其檢出數量和檢出率一直居中國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網(CHINET)報道的首位〔1,2〕。目前,關于大腸埃希菌的分布和耐藥性研究較多〔3,4〕,但對于社區(qū)感染與醫(yī)院內感染大腸埃希菌之間差別關注較少。本研究通過對比分析社區(qū)與醫(yī)院內感染大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惠新枝,,甄先梅;從尿中分離出一株產硫化氫大腸埃希菌[J];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1994年04期
2 王燕;在腹瀉嬰兒糞便中分離到一株不發(fā)酵乳糖的大腸埃希菌[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1年02期
3 牟云青;大腸埃希菌的生物學特性及藥敏分析[J];實用醫(yī)技;2001年04期
4 李躍旗 ,王軍 ,趙蕊 ,王紅旗 ,石建時;氣相色譜儀鑒別大腸埃希菌初探[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3年01期
5 武麗華,陶源勇;大腸埃希菌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檢測結果比較[J];山東醫(yī)藥;2003年07期
6 王朔,曹照明,周峰;298株大腸埃希菌的藥敏結果及其分析[J];中國交通醫(yī)學雜志;2004年03期
7 王朔;王惠民;褚少朋;汪桂華;;毛細管區(qū)帶電泳法分離大腸埃希菌定量研究[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3期
8 黃少珍;李震乾;雷旭艷;;125株大腸埃希菌的藥敏結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胡小英;唐匯群;魏文瓊;;兒童大腸埃希菌感染的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08年03期
10 汪美英;;126株大腸埃希菌超廣譜β內酰胺酶檢測及藥敏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夏晴晴;周俊;賀娟;;322株大腸埃希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檢測情況的分析[A];2006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徐穎;;4例大腸埃希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護理[A];“全國護理管理改革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全國護理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丁賢君;陳瓊娜;;105株大腸埃希菌耐藥分析[A];傳染病診治高峰論壇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學、肝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徐彬;周岐新;凌保東;;臨床分離大腸埃希菌Ⅰ類整合子分布與耐藥相關性的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化療藥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翟靜;劉靜;;我院大腸埃希菌耐藥監(jiān)測結果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6 丁凡;劉國云;欒進;李怡;;中國大腸埃希菌頭孢他啶耐藥規(guī)律擬合與推測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7 喬廬東;陳山;孟黎輝;;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A];第十七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8 朱任媛;王輝;孫宏莉;徐英春;謝秀麗;陳民鈞;;大腸埃希菌中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基因型研究[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三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王琪;呂媛;馬池;楊金輝;鄭波;;鹽酸安妥沙星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抗菌藥后效應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化療藥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10 儲從家;孔繁林;王樹坤;吳惠玲;;149株血培養(yǎng)大腸埃希菌的檢測及耐藥性分析[A];玉溪市第十屆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暨科技成果推廣會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梅清;磷霉素對大腸埃希菌及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突變選擇窗的體內外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張志堅;河南地區(qū)大腸埃希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李淵;痰熱清注射液對產ESBLs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影響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帥;食源性與醫(yī)源性大腸埃希菌相關性分析[D];貴陽醫(yī)學院;2015年
2 嚴俊;轉座子在耐多藥產ESBLs大腸埃希菌中的分布性探討[D];瀘州醫(yī)學院;2013年
3 張正瓊;耐多藥大腸埃希菌質粒介導的耐藥基因探討[D];瀘州醫(yī)學院;2013年
4 魏學峰;通遼地區(qū)大腸埃希菌耐藥分析及其生物膜形成與Ⅰ類整合子相關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羅建華;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中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分布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徐彬;臨床分離大腸埃希菌Ⅰ類整合子分布與耐藥相關性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彭鵬;大腸埃希菌感染臨床資料分析和耐藥相關代謝組學研究[D];川北醫(yī)學院;2015年
8 孔海深;致瀉大腸埃希菌的分子分型和流行病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9 戎建榮;外膜孔道蛋白改變、β-內酰胺酶與大腸埃希菌耐藥的相關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10 李莎;大腸埃希菌臨床分離菌株耐藥性及毒力基因分析[D];青島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760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137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