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冠品詩歌族性寫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7 06:30
本文關鍵詞:農冠品詩歌族性寫作研究
【摘要】:近年來,族性研究是學界關注的熱點研究話題這一,但廣西作家及作品的族性研究起步較晚。本論題以農冠品詩歌的族性寫作為研究個案,不僅因為其詩歌呈現出鮮明的族性內涵,還因為其作品體系中清晰地呈現出建構歷史記憶縱橫交錯的脈絡,作品生動地展現了多彩的民族文化,詳實地展演了族群的現代化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在族群歷史記憶中傳承了民族傳統(tǒng),并取得了民族國家文學的在場。通過個案研究,筆者試圖找到當代廣西詩歌族性敘述的一些書寫技巧和文學規(guī)律,盡快參與學界相關的學術對話與交流。該研究在借鑒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目的是通過對農冠品詩歌族性寫作的維度、書寫技巧及相關語境進行分析,揭示文學族性敘述與民族建設和文學語境之間的深層關系。該研究以文本細讀和田野調查方法的結合,試圖深刻地挖掘農冠品詩歌作品的族性內涵和書寫特征。該研究以民俗學及相關學科的學理為指導,經過相關的理論分析,得出本文結論:農冠品詩歌的族性書寫方法研究同樣適用于對其他少數民族詩人的族性敘述研究;面對廣西詩歌族性書寫尷尬之境,該研究提倡族性多維度書寫,提倡心性、族性和文學性書寫的合一;提倡地域書寫。該研究屬農冠品詩歌作品研究綜述,對今后農冠品詩歌論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族性 維度 方法 場域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2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33
- 一、選題緣起、對象和目的8-9
- 二、相關研究回顧9-28
- 三、研究方法和意義28-33
- 第一章 農冠品詩歌族性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品綜述33-75
- 第一節(jié) 族群族性整合背景33-39
- 一、建國前的族群認知33-37
- 二、建國后族性整合與廣西民族文學的勃興37-39
- 第二節(jié) 地方知識背景39-48
- 一、五山鄉(xiāng)社會概況和歷史沿革40-41
- 二、村落社區(qū)41-46
- 三、口述資料中的建國初期的三合村情況46-48
- 第三節(jié) 農冠品主要人生和創(chuàng)作經歷48-53
- 一、疾苦的童年和艱辛的求學經歷48-49
- 二、對民間文學的熱愛和整理49-51
- 三、詩歌作品的主要創(chuàng)作經歷51-53
- 第四節(jié) 農冠品著作及詩歌作品綜述53-75
- 一、作品概況53-56
- 二、詩歌作品體系56-69
- 三、情感內涵及發(fā)展主線69-75
- 第二章 農冠品詩歌族性內涵的呈現及書寫75-118
- 第一節(jié) 農冠品詩歌的族性內涵75-79
- 一、族性構成要素75-76
- 二、族性構成的核心76-79
- 第二節(jié) 農冠品詩歌族性敘述過程及方法79-108
- 一、象征79-95
- 二、“實在”敘述95-108
- 第三節(jié) 農冠品詩歌族性寫作的維度108-118
- 一、族群歷史記憶之“網”的編織108-113
- 二、族性敘述維度113-118
- 第三章 農冠品詩歌族性寫作語境118-127
- 第一節(jié) 民族建設語境118-123
- 一、民族建設語境下“自塑”和“認同”118-119
- 二、民族話語釋放與民俗、地域視野的選擇119-121
- 三、民族國家政治話語對單向度族性敘述維度的捕捉121-123
- 第二節(jié) 文學交流語境123-127
- 一、民族書寫主題的延繼123-124
- 二、場域文學交流資本的獲得124-127
- 結語127-131
- 附件 1:關于農冠品詩歌族性敘述創(chuàng)作背景的調查報告131-137
- 附件 2:悲與歡都要報以真情 ——農冠品家鄉(xiāng)田野調查日記137-142
- 附件 3:農冠品訪談記錄整理142-150
- 參考文獻150-157
- 后記157-158
本文編號:8079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80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