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對吳國初創(chuàng)期的歷史敘事及價值
本文關鍵詞:《天問》對吳國初創(chuàng)期的歷史敘事及價值
更多相關文章: 《天問》 吳國初創(chuàng) 吳、楚之爭 漢陽諸姬
【摘要】:《天問》的"吳獲迄古"四句詩,敘述的是吳國初創(chuàng)期的歷史,不存在錯簡和文字訛誤。戰(zhàn)國時期的南岳衡山,具體方位在桐柏山,山名由山的形狀而來。太伯、仲雍由岐山遷移到漢水東部衡山一帶,在那里建立根據(jù)地,然后開土拓疆,進入?yún)堑亍>鋮侵Q,統(tǒng)轄廣大之義。吳、楚春秋時期的戰(zhàn)爭,有其歷史淵源,并非是偶然事件所起的決定性作用。江漢諸姬的有些成員,當是伴隨太伯南下而遷移到楚地、并非西周王朝所冊封!短靻枴穼菄鞯臄⑹,體現(xiàn)出屈原對吳文化的認同及親和力。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關鍵詞】: 《天問》 吳國初創(chuàng) 吳、楚之爭 漢陽諸姬
【分類號】:I207.22
【正文快照】: 古代早期文獻對于吳國初創(chuàng)階段的歷史敘事,主要見于《天問》和《史記·吳太伯世家》。這兩部文獻所作的記載均很簡略,只有寥寥數(shù)語,但所提供的信息極其寶貴。這兩部文獻所作的記載又有可互補性,把二者進行對讀、加以貫通,是解開吳國初創(chuàng)之謎的一把鑰匙。沿著這個思路繼續(xù)拓展,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喜梅;;“淡中含潤”與“淡中含峭”——論韋應物柳宗元山水田園詩風格之異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2 亓琪;;從柳宗元的寓言看其社會心態(tài)[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3 江合友;;唐代女冠詩人的婚姻境遇及其人生選擇——以李冶、魚玄機和薛濤為中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王艷云;;散見于中國古代文獻中的設計思想[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5 郭uQ;;胄子從師,罕能由禮——韓愈寫作《師說》的現(xiàn)實背景[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趙新國;;從《說車贈楊誨之》看柳宗元的個性設計[J];船山學刊;2009年02期
7 龍國慶;;細品韓柳話民本——韓愈、柳宗元民本意識之比較[J];船山學刊;2010年01期
8 賀根民;;小說的名實錯位與學者的抉擇標準[J];東方論壇;2008年02期
9 劉俊濤;;淺析唐代安南詩人與中原士人的交往[J];東南亞縱橫;2011年10期
10 胡彥;張瑞君;;從《南部新書》看唐及五代科舉制度[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嚴春華;;從碑志文看中唐時期的私學與家學[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施曄;;高羅佩對中國猿文化的闡釋及其范式意義[A];中國夢: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晟;《色葉字類抄》漢字詞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1年
2 劉曉潔;裴斚《傳奇》及其詩化特征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葉蕾;謝枋得《文章軌范》綜合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任彥軍;北宋時期陜北詩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董建國;論韓愈的俳諧詩[D];山東大學;2011年
6 于剛;孔子文學思想對韓愈散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趙倩;我國高校師生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潘月;唐宋八大家與襄陽考論[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9 張靜;唐代贈序文研究[D];鄭州大學;2001年
10 于海平;柳宗元與中唐儒學[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中一;《天問》導讀[J];岳陽職工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2 毛慶;《天問》研究四百年綜論[J];文藝研究;2004年03期
3 曹勝高;;《天問》的原創(chuàng)意圖[J];云夢學刊;2006年04期
4 杜宏記;;試論《天問》的主旨[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5 劉石林;;《天問》作于汨羅說[J];職大學報;2007年03期
6 舒大清;;《天問》“皇天集命,惟何戒之”考[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7 史建橋;;《天問》的結(jié)構類型研究[J];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學報(綜合版);2008年04期
8 胡遠鵬;;《山海經(jīng)》與《天問》[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8年03期
9 王長紅;;宋代《天問》研究管窺[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0 石柱君;趙雅習;;從《天問》管窺禪讓說[J];衡水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德華;;屈子《天問》的天人之思[A];東方叢刊(2004年第4輯 總第五十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克敬;問屈原[N];西安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史建橋;《天問》的思想內(nèi)容與結(jié)構特征[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長紅;《天問》研究通論[D];山東大學;2006年
2 王玨;悠悠讀不盡,,《天問》千古奇[D];暨南大學;2008年
3 唐英;《天問》神話與傳說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4 李永明;簡帛文獻與《天問》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5 楊闖;《天問》三代人物考論[D];渤海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676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67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