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敘事學(xué)視域下《檀香刑》的敘事策略探析
本文關(guān)鍵詞:認知敘事學(xué)視域下《檀香刑》的敘事策略探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檀香刑》 認知敘事學(xué) 敘事策略 敘事理解 人性
【摘要】:認知科學(xué)的興起和發(fā)展催生并促進了認知敘事學(xué)的發(fā)展。認知敘事學(xué)是敘事學(xué)與認知科學(xué)相結(jié)合的新興學(xué)科,興起并繁榮于20世紀(jì)90年代,是后經(jīng)典敘事學(xué)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將敘事學(xué)的關(guān)注目光從文本轉(zhuǎn)移到了讀者和讀者與文本的互動關(guān)系,即讀者如何進行認知體驗。本文較為全面地梳理了目前國內(nèi)外對認知敘事學(xué)、對莫言及其作品的研究現(xiàn)狀,以莫言的《檀香刑》作品為研究樣本,主要采取定性分析方法進行例子分析和文本闡釋,從認知敘事學(xué)的視野系統(tǒng)地探討了主要敘事策略的運用及其凸顯的人性主題和生命意識,同時也結(jié)合敘事文本研究了讀者的認知圖式和讀者在對文本進行敘事理解、闡釋和接受過程中的互動關(guān)系。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莫言在《檀香刑》中主要運用了多維敘事視角、聲音敘事、先鋒敘事和暴力敘事這幾種敘事策略。其中多維敘事視角包括限制敘事視角和全知全能敘事視角。將不同敘事視角結(jié)合使得小說好似一場演出,不同人物輪番登場。例如,小說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九大章節(jié)都是以五位主人公的敘述口吻從第一人稱視角輪流講述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第一人稱敘事視角增加了敘事的親歷性,拉近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認知距離,使事件的敘述更加直觀、生動,將讀者直接引入敘述者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靈活地暫時改變敘事角度也有助于讀者突破單一敘述者本人在自身條件方面(如年齡、性別、性格、教育、氣質(zhì)等)的限制。莫言將各類敘事策略有機融合,把各種酷刑描寫得淋漓盡致,對讀者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和血腥的認知體驗,進而引發(fā)對人性和生命意識的思考,并將本土化和幻覺現(xiàn)實主義融入敘事過程,增加了小說敘事文本的戲劇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讀者根據(jù)文本重構(gòu)敘事世界,在敘事理解與敘事文本的互動過程中,不斷調(diào)整、修正自身的已有認知模式,逐漸形成對該敘事文本的認知框架并完成獨特的認知審美體驗。
【關(guān)鍵詞】:《檀香刑》 認知敘事學(xué) 敘事策略 敘事理解 人性
【學(xué)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4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2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
- 1.2 Thesis Structure10-12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12-19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Narratology and Narrative Strategies12-14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o Yan and Sandalwood Death14-17
- 2.3 Comments on Previous Related Studies and Significance of Present Thesi s17-19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19-26
- 3.1 Theoretical Framework19-24
- 3.1.1 Cognitive Narratology19-20
- 3.1.2 Narration, Narrative and Narrative Comprehension20
- 3.1.3 Narrator, Author and Reader20-23
- 3.1.4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Narrative Mode23-24
- 3.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Objectives24-25
- 3.3 Research Method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25-26
- Chapter 4 Analysis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Sandalwood Death26-51
- 4.1 Limited Narrative Perspective: Multi-perspective Narration26-34
- 4.1.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Character: Sun Meiniang27-28
- 4.1.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nishment Executioner: Zhao Jia28-30
- 4.1.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nishment Supervisor: Qian Ding30-31
- 4.1.4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nishment Victim: Sun Bing31-32
- 4.1.5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ak Person: Zhao Xiaojia32-34
- 4.2 Omniscient Narrative Perspective: Collection of Different Stories34-36
- 4.2.1 Fragment Narration34-35
- 4.2.2 Narrative Skills for Text Coherence35-36
- 4.3 Sound Narration36-43
- 4.3.1 Sound of the Train36-39
- 4.3.2 Sound of Maoqiang39-41
- 4.3.3 Sounds of Different Narrators41-43
- 4.4 Other Narrative Strategies43-50
- 4.4.1 Pioneering Narration43-47
- 4.4.2 Violence Narration47-50
- 4.5 Summary50-51
- Chapter 5 Effects of these Narrative Strategies51-57
- 5.1 Effects of Mo Yan’s Creation on Readers’ Cognition51-54
- 5.2 Reflection from Deprived Humanity and Life Consciousness54-57
- Chapter 6 Conclusions57-60
- 6.1 Major Findings57-58
- 6.2 Limitations58-59
- 6.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59-60
- Acknowledgements60-61
- Bibliography61-63
-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ster Degree63-64
- Notes64-6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洪軍;;解讀《南京! 南京!》的敘事視角[J];長城;2009年12期
2 張霞,吳恒菊,賈若君;談《了不起的蓋茨比》獨特的敘事視角[J];佳木斯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2001年02期
3 鄧建英;“陌生化”與小說敘事視角[J];深圳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3年03期
4 任紅紅;《十日談》的敘事視角重探[J];甘肅社會科學(xué);2004年03期
5 葛躍;敘事視角及其核心問題[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9期
6 林明玉;;淺論小說敘事視角的雙重功能[J];漳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01期
7 嚴新黨;;從敘事視角看文本的二重性[J];河南紡織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7年03期
8 胡國威;;論《太平狗》的敘事視角與藝術(shù)效果[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8年04期
9 陳中偉;;《閱微草堂筆記》的敘事視角[J];名作欣賞;2008年08期
10 曹玉霞;孫金霞;;論《深谷幽城》多元化的敘事視角[J];現(xiàn)代交際;2009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燕;;《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敘事視角——從認知角度的分析[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xué)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陳競;;文學(xué)如何直面民族災(zāi)難?[A];當(dāng)代文學(xué)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3)[C];2009年
3 黃裳裳;;理解“典型環(huán)境”觀念的理性基礎(chǔ)及多元視角[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寧;論《史記》的敘事視角[N];光明日報;2004年
2 李雪慧;講故事與寫新聞之異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3 鄢文江;文明傳承的隱喻[N];文藝報;2014年
4 郎云 王秀菊 本片編劇;我們來到這世界,,為了看陽光[N];中國電影報;2013年
5 桑永海;我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N];文藝報;2012年
6 胡笑梅;人性救贖的審美回響[N];文學(xué)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韓春萍;少數(shù)民族小說敘事視角的文化意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2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月宇珠;朝鮮戰(zhàn)爭小說《戰(zhàn)俘家書》的雙重敘事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15年
2 姚騰;外國小說的敘事視角分析及教學(xué)[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5年
3 張艷杰;女性主義敘事視角下的小說《火山戀人》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5年
4 李笑笑;芥川龍之介小說敘事視角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5 耿兆華;?思{短篇小說的文體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5年
6 謝意;申丹敘述視角下《紅樓夢》英譯本比較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2015年
7 石金宇;多麗絲·萊辛《三四五區(qū)間的聯(lián)姻》中的敘事視角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xué);2016年
8 韓朵;天堂里的觀察者[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6年
9 劉丹;認知敘事學(xué)視域下《檀香刑》的敘事策略探析[D];電子科技大學(xué);2016年
10 陳思羽;小說敘事視角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1年
本文編號:5206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52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