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散文研究
本文關鍵詞:李商隱散文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李商隱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極高的地位,作為晚唐文壇大家,他詩、文皆有創(chuàng)作,其文是他全部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商隱文主要分為駢文和散文兩類,其中尤以駢文居多。李商隱散文受韓愈散文的影響較大,頗有昌黎遺風,相較其駢文而言,散文雖然量少,但其文學價值卻并不低于駢文。歷代研究者多關注李商隱詩歌和駢文,對其散文的研究相當不足,本文將李商隱散文作為研究對象,在晚唐文學創(chuàng)作的背景下,重點分析李商隱的散文思想觀、內容及藝術特色,文章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李商隱散文的淵源,中唐時期韓柳領導的古文運動和李商隱崇尚儒學的堂叔父都對他進行散文創(chuàng)作產(chǎn)生重要影響,駢文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對其散文創(chuàng)作也產(chǎn)生很大影響。第二部分是李商隱散文的基本情況,李商隱散文自清代至今的搜集、整理情況和現(xiàn)存散文的基本分類。第三部分為李商隱的散文思想觀,他的散文思想觀總結為三點:一、學道不必古的文道觀;二、直抒性情的文藝觀;三、反傳統(tǒng)的叛逆觀。這些不同于當時社會流行的觀念,體現(xiàn)了他別具個性的散文觀念。第四部分李商隱散文的藝術特色,一、情感真摯,深沉蘊藉。抒情性散文,以私人信件為主,抒自己憤懣和不平之情,也兼有對世道日下的批判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諷刺;二、人物生動,敘事傳神。他敘事手法高妙,善用人物語言來塑造人物形象,語言簡潔,筆墨傳神;三、善發(fā)議論,見解獨到。他的論說文不襲前人觀點,具有翻新出奇之妙�?偟膩碚f,李商隱散文具有強烈的個性特點和個人色彩,同時對于社會的種種黑暗和不公也有所揭露,文中所展現(xiàn)的精神世界在當時也具有典型性。李商隱既擅長講究聲律形式華美的駢文,也擅長行文自由曉暢明白的散文,他重視散文的地位,卻又不得不終身致力于駢文的寫作,雖然散文數(shù)量極少,但其較高的藝術價值依舊值得我們去研究。
【關鍵詞】:唐代 李商隱 散文 個性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6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緒論10-13
- 第1章 李商隱散文的淵源13-19
- 1.1 早期古文運動對其影響13-14
- 1.2 堂叔的教育之功14-15
- 1.3 駢文創(chuàng)作經(jīng)歷的影響15-19
- 第2章 李商隱散文的基本情況19-23
- 2.1 李商隱散文概說19-23
- 2.1.1 李商隱散文的搜集和整理19-21
- 2.1.2 李商隱散文的分類21-23
- 第3章 李商隱的散文思想觀23-31
- 3.1 學道不必古的文道觀23-25
- 3.1.1 古文運動倡導的文道觀23-24
- 3.1.2 學道不必古24-25
- 3.2 直抒性情的文藝觀25-28
- 3.2.1 反功利文學思想的出現(xiàn)25-26
- 3.2.2 直抒性情26-28
- 3.3 反傳統(tǒng)的叛逆觀28-31
- 3.3.1 對儒家傳統(tǒng)的理性態(tài)度29
- 3.3.2 道家思想的影響29-31
- 第4章 李商隱散文的藝術特色31-43
- 4.1 情感真摯,深沉蘊藉31-36
- 4.1.1 感慨身世的無奈31-33
- 4.1.2 抒發(fā)批判諷刺之情33-34
- 4.1.3 抒情的特點34-36
- 4.2 人物生動,敘事傳神36-41
- 4.2.1 人物描繪筆墨簡潔生動36-37
- 4.2.2 鮮明女性形象的塑造37-39
- 4.2.3 敘事手法傳神39-41
- 4.3 善發(fā)議論,見解獨到41-43
- 結語43-44
- 參考文獻44-48
- 致謝4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心田;關于修復李商隱墓園遷建完善李商隱紀念館的思考[J];焦作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2 鄒文榮;試論李商隱詩中的責任意識[J];鷺江職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3 張偉利;;淺論李商隱詩的深層蘊藉性[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4期
4 貝金鑄;;直道相思了無益 未妨惆悵是清狂——談李商隱和他的無題詩[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5 閆慧霞;;李商隱政治詩評述[J];浙江學刊;2008年02期
6 張偉利;;“崇高”特質與李商隱政治詩[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蔣毅;;李商隱及其詩文[J];文學教育(下);2008年06期
8 景紅錄;;李商隱及其詩與令狐}叵礫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05期
9 趙紅;;論李商隱的詠嫦娥詩[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周先民;;春天的憂郁——讀李商隱的春天詩[J];中國韻文學刊;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余恕誠;;李白與李商隱——兼論“三李”并稱[A];中國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2 周建國;;李商隱無題詩、寄托詩考辨舉隅[A];唐代文學研究——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四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3 ;杏花春館[A];《圓明園》學刊第四期[C];198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顧農(nóng);李商隱戀愛的詩跡[N];中華讀書報;2013年
2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劉青海;李商隱詩:無題之詩為天籟[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胡傳志;半世情緣 千秋事業(yè)[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王小寧;追憶一位靈心善感的詩人[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5 戴平;情深義重 唯美清純[N];中國文化報;2014年
6 彭君華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身世之感 通于性靈[N];人民政協(xié)報;2003年
7 本版編輯 耿仲琳 田瑞昌;都云作者癡 誰解其中味[N];文藝報;2007年
8 燕 平;專精獨詣的扛鼎之作[N];光明日報;2005年
9 上海財經(jīng)大學中文系 朱麗霞;李商隱研究的一部力作[N];光明日報;2008年
10 邊東子;大言出物表,本性還天真[N];中華讀書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俊海;李商隱駢文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2 劉子聞;李商隱駢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3 韋偉祿;李商隱酒詩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4 趙爽;李商隱大中詩作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5 杜松梅;李商隱交游詩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6 于開陽;李商隱啟文研究[D];遼寧大學;2016年
7 李紅膠;李商隱散文研究[D];河北大學;2016年
8 何小芬;李商隱女冠詩及其文化精神研究[D];陜西理工學院;2010年
9 羅楨婷;李商隱七律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10 鄒洵沂;論李商隱詩風的形成與獨有心靈世界的外化[D];黑龍江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李商隱散文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6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50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