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在被困與突圍之間
本文關鍵詞:穆旦:在被困與突圍之間,,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穆旦詩歌的張力來自于他在被困與突圍之間的矛盾、痛苦與掙扎。他寫出的不僅是政治體制、社會組織、倫理道德對人的異化,而是透過現實看到了歷史對人的戕害,以及個體生命時間與歷史時間之間的對抗。而他的被困也就是他突圍的方式,承受就成為了意義本身。同時,他在面對中國古典詩歌與以往現代詩歌時的復雜心態(tài),構成了他的另一重被困與突圍,而這里蘊含了他自身創(chuàng)作的矛盾性以及中國新詩實踐過程的曲折性。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穆旦 被困 突圍 傳統(tǒng) 中國化
【分類號】:I207.25
【正文快照】: 穆旦的詩歌帶給人“豐富和豐富的痛苦”,這種張力來自于他在被困與突圍之間的掙扎。作為這個世界的“旁觀者”,他的詩歌表達更為理性,有著穿透表層的力量,但就在這理性之后蘊藏著“死火”般的灼熱。也因此,穆旦的詩歌被視為是“非中國性的”,如王佐良所說:“穆旦的真正的謎卻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良沛;穆旦漫議[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01期
2 陳林;穆旦研究綜述[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02期
3 張軍;戰(zhàn)爭的思慮與自我的探索——穆旦20世紀40年代詩歌初論[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4 易彬;悲觀的終結——一種對詩人穆旦晚年的理解[J];書屋;2002年03期
5 金素賢;40年代穆旦的詩歌[J];詩探索;2002年Z1期
6 凌孟華;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上帝”——略談穆旦作品中的“上帝”[J];宜賓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7 劉志榮;生命最后的智慧之歌:穆旦在一九七六[J];文學評論;2004年03期
8 易彬;“小人物之歌”——穆旦早期寫作考察及其他[J];新文學史料;2004年04期
9 楊四平;論穆旦創(chuàng)制“新的抒情”的歷程[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陳均,代琦;在現實和夢的兩端——解讀穆旦《玫瑰之歌》[J];名作欣賞;2005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易彬;;“秘密”的寫作——穆旦形象考察(1958~1977)的一條線索[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2 霍俊明;;“還有什么色彩留在這片荒原?”——1957年的穆旦或一個時代的靈魂史[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3 易彬;;從“野人山”到“森林之魅”——穆旦精神歷程(1 942—1 945)考察[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4 易彬;;從“歷史”中尋求新詩研究的動力——以穆旦為中心的討論[A];新詩研究的問題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易彬;;新詩的語言質感——從穆旦到昌耀[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6 易彬;;雜文精神、黑暗鬼影與死火世界——魯迅與穆旦比較論[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初清華;;現代漢詩的“知識場”批評——以穆旦《五月》為例[A];21世紀中國現代詩第五屆研討會暨“現代詩創(chuàng)作研究技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鄒漢明;作為詩人和翻譯家的穆旦[N];嘉興日報;2006年
2 宮立;穆旦質疑清華課程設置[N];東方早報;2014年
3 王學海邋姚長輝;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與創(chuàng)作[N];文藝報;2007年
4 明清;生命跳動在嚴酷的冬天[N];中國郵政報;2003年
5 張新穎;T·S·艾略特和幾代中國人[N];文匯報;2012年
6 劉波;對話與詩同在的靈魂[N];文藝報;2014年
7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 雷文學;新詩的哲學建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易彬;論穆旦詩歌藝術精神與中國新詩的歷史建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徐立錢;穆旦與英國現代主義詩歌[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3 胡蘇珍;跨語際實踐中的新詩“戲劇化”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4 張云峰;鄉(xiāng)愁與中國現代生命詩學[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莉;反叛精神·生命意識·現代主義[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2 曹雪峰;穆旦(查良錚)譯述暨法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張陸華;穆旦詩歌及其經典化過程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4 黃文輝;穆旦詩學論[D];暨南大學;2001年
5 肖嚴;穆旦與傳統(tǒng)[D];西南大學;2006年
6 楊壽亭;論穆旦詩歌的浪漫主義本質[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陳能文;身體—肉體[D];浙江大學;2008年
8 楊柳;被縛的詩心—穆旦晚年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9 龔程;論穆旦前期詩歌中的自我形象[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10 申英利;論魯迅與穆旦的抒情個性[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穆旦:在被困與突圍之間,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94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42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