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靈魂的尋美詩者——論劉波的詩歌批評
本文關鍵詞:直面靈魂的尋美詩者——論劉波的詩歌批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正作為70后批評家,劉波的詩歌批評具有很高的辨識度。他一直跟蹤詩壇的發(fā)展動態(tài),極具前沿意識的學術直覺,使他無論是針對"第三代"和新世紀詩壇所發(fā)出的整體觀照,還是深入到具體詩人的個案研究,均展現(xiàn)出了他直面現(xiàn)場的詩學精神與精敏的學術思想。從專著《"第三代"詩歌研究》到《當代詩壇"刀鋒"透視》,再到《文學的回聲》和數(shù)十篇極具分量的理論文章,劉波在幾年時間中,用這些充滿思辨性的文字建構(gòu)了屬
【作者單位】: 西安財經(jīng)學院文學院;
【關鍵詞】: 詩歌批評;當代詩壇;辨識度;個案研究;詩歌研究;當代詩歌;第三代;精敏;文本內(nèi)部;詩評家;
【分類號】:I207.25
【正文快照】: 作為70后批評家,劉波的詩歌批評具有很高的辨識度。他一直跟蹤詩壇的發(fā)展動態(tài),極具前沿意識的學術直覺,使他無論是針對“第三代”和新世紀詩壇所發(fā)出的整體觀照,還是深入到具體詩人的個案研究,均展現(xiàn)出了他直面現(xiàn)場的詩學精神與精敏的學術思想。從專著《“第三代”詩歌研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霍俊明;;呼喚“純棉”的詩歌批評[J];南方文壇;2009年05期
2 鄭婷玉;;論當前詩歌批評的誤區(qū)與出路[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年09期
3 劉小波;;淺論當下詩歌批評的誤區(qū)[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年10期
4 周婷;;淺談詩歌批評危機與誤區(qū)[J];青春歲月;2014年01期
5 劉波;;詩歌批評應該是一種生活批評[J];黃河文學;2010年Z1期
6 陳力行;;當下詩歌批評的問題與出路[J];青年文學家;2012年18期
7 張昭;;淺談當前中國詩歌批評的誤區(qū)[J];金田;2013年10期
8 周華;批評的身份——對90年代詩歌批評的一種審視[J];當代文壇;2001年05期
9 周建新;從詩歌“三美”談詩歌批評[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10 焦亞東;憂郁的歷史:詩與典——詩歌批評的策略與向度之一[J];名作欣賞;2005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霍俊明;;時代木馬上曖昧而眩暈的詩歌批評——檢視新世紀以來詩歌批評的幾個問題[A];21世紀中國現(xiàn)代詩第五屆研討會暨“現(xiàn)代詩創(chuàng)作研究技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錢文亮;;道德歸罪與階級符咒:反思近年來的詩歌批評[A];新詩研究的問題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臧棣;;40年代中國詩歌批評的一次現(xiàn)代主義總結(jié)[A];袁可嘉詩歌創(chuàng)作與詩歌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非;詩歌批評的問題在哪里[N];文藝報;2011年
2 普冬;詩歌批評庸俗化[N];人民日報;2013年
3 霍俊明;當詩歌批評喪失公信力[N];文學報;2011年
4 霍俊明;“純棉”的詩歌批評[N];文藝報;2011年
5 王彬;詩歌批評的新收獲[N];文藝報;2012年
6 中國作家協(xié)會研究員 霍俊明;當詩歌批評喪失公信力[N];貴州民族報;2014年
7 李少君;具有現(xiàn)場感的詩歌批評方式[N];文藝報;2012年
8 張檸;當代詩歌批評及相關問題[N];文匯報;2006年
9 王光明;作家評傳應把握傳主的靈魂[N];文藝報;2013年
10 北京廣播學院教授 張晶;“勢”:王夫之詩論的重要范疇[N];光明日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杰;阿拉伯古代詩歌批評發(fā)展歷程及重要批評問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2 陳斌;明代中古詩歌批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3 包來英(查娜);當代蒙古語詩歌批評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藝萱;80年代中國詩歌批評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2 梁藍淳;布魯克斯詩歌批評理論與批評實踐的關系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3 楊青;朝鮮《壺谷漫筆》詩歌批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年
4 秘薇;洪亮吉詩歌創(chuàng)作及其詩歌批評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魏冬峰;“90年代詩歌批評”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6 宮存波;紀昀詩歌批評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7 梁波;宋代詩歌批評中的體驗批評[D];清華大學;2006年
8 楊洋;論90年代詩壇“知識分子寫作”與“民間寫作”之爭[D];河北大學;2009年
9 向林;論唐n\的詩歌批評理論[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3年
10 楊大為;“當時之藥石,后世之攻錯”—袁枚詩歌批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直面靈魂的尋美詩者——論劉波的詩歌批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71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42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