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接受角度看上海四十年代張愛玲文學傳奇
本文關鍵詞:從文學接受角度看上海四十年代張愛玲文學傳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對于上海淪陷時期的文壇而言,張愛玲的文學傳奇是一個特例——在社會的政治文化氛圍、市場的消費需求、讀者的閱讀期待與作者的創(chuàng)新期待之間找到了平衡的支點。本文將從文學接受的角度來闡釋作者、讀者與文學刊物之間如何形成了一種真實的共謀關系,并合力促成四十年代張愛玲的文學傳奇。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張愛玲 文學接受 閱讀期待 創(chuàng)新期待
【分類號】:I207.42
【正文快照】: 1943年春,張愛玲帶著《沉香屑——第一爐香》與《第二爐香》的稿件去拜會了周瘦鵑,二人相談甚歡,張絲毫不掩飾自己對舊式小說的喜愛及對周本人的虔誠敬意。周瘦鵑讀過作品后當即決定發(fā)表在《紫羅蘭》中,并寫了相當隆重的推介文字邀請讀者欣賞這一“特殊情調的作品”——“風格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新華;葛洪的文學接受理論試探[J];貴州社會科學;2000年05期
2 譚洪剛;論網絡文學接受主體特征[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竇可陽;;“象思維”與文學接受理論[J];華夏文化論壇;2006年00期
4 王昆建;;兒童:特殊的文學接受群體[J];昆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5 賀仲明;;對新文學接受的本土化思考——兼論文學接受的社會心理機制[J];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04期
6 吳慧穎;毛澤東對文學接受理論的重大貢獻[J];文藝研究;1992年04期
7 武小新;;論潘金蓮形象的文學接受[J];語文學刊;2013年02期
8 龍柳萍;;主體間性視域下的網絡文學接受[J];柳州師專學報;2013年01期
9 薛敏;;試論當代文化思潮影響下的中國文學接受[J];唐都學刊;2006年04期
10 方美;;網絡時代的文學接受——兼論文學與圖像的關系[J];學理論;2012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姜桂華;;遼海講壇第三講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人的文學接受[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C];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許攀利;二十世紀以來《荀子》文學接受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竇可陽;李白詩對《莊子》文學接受論稿[D];吉林大學;2006年
3 吳姍姍;商業(yè)時代的文學接受和批評分裂[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4 梁冬梅;文學接受領域里的“時代寵兒”[D];吉林大學;2006年
5 李楊;網絡視域下的文學接受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6 娜日婭;儒學對元代蒙古族作家漢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3年
7 魏穎;論漢以來對宋玉作品的文學接受[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從文學接受角度看上海四十年代張愛玲文學傳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80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40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