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體與變體:朱熹的文體學思想論析
本文關(guān)鍵詞:辨體與變體:朱熹的文體學思想論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朱熹的文體學思想是其文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儒家的哲學理學思想密切相關(guān)。首先,關(guān)于辨體尊體論,朱熹提出了"亦須先識得古今體制雅俗向背"的辨體經(jīng)典論斷,這是中國古代辨體批評史上的關(guān)鍵鏈條之一。其次,在古書辨?zhèn)沃骟w上,朱熹以此辨體批評方法來辨識古書真?zhèn)蔚?既有系統(tǒng)的辨體理論又有具體的辨體批評實踐。他把辨體作為方法來辨?zhèn)蔚拇硎恰秱喂盼纳袝泛汀堵橐乱渍f》。第三,朱熹對《詩經(jīng)》的詮釋方法和綱領(lǐng),即"讀詩須先識得六義體面"之辨體為先思想,是他"亦須先識得古今體制"的進一步引申和強調(diào)。最后,在處理辨體和破體這一對立范疇的態(tài)度和方法上,朱熹持辯證通達的觀點,其核心主張就是"變而不失其正"。作為理學家,儒家思想的"中庸"理念及其論《易》時相關(guān)的經(jīng)權(quán)、常變等樸素辯證觀,都是他辨體通變觀的哲學思想基礎。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guān)鍵詞】: 朱熹 文體學 辨體 變體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宋代文體學思想研究”(11BZW021)
【分類號】:I206.2
【正文快照】: 朱熹作為繼孔子之后在中國文化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古今對他的研究專著論文不啻萬千,相關(guān)各種思想研究諸如哲學思想、教育思想、理學思想、史學思想、政治思想、宗教思想、音樂思想及其編輯、旅游、卜筮、貨幣、倫理、法律、經(jīng)濟、軍事、改革理念等,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競澤;;辨體的文學方法論[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2 查洪德;學術(shù)文章辨體[J];北京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3 王濟民;;宋代以后的辨體批評[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4 任競澤;;唐代詩學辨體批評[J];人文雜志;2013年12期
5 陳艾紅;;論宋明兩代的詩學辨體理論[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6 文爽;;“擬議”說對明代詩文辨體理論的影響[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7 劉敏;;教文辨體[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任競澤;;論中國古代辨體發(fā)生的文化哲學淵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9 任競澤;;宋人詩話之辨體批評及文體文獻學價值[J];學術(shù)論壇;2014年03期
10 仲曉婷;《文章辨體》的文體分類數(shù)目考[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光正;古代文學辨體研究[N];光明日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昌云;明成化至隆慶末詩文辨體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劉健;六朝擬古詩平議[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guān)鍵詞:辨體與變體:朱熹的文體學思想論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66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40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