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齊梁時駢儷文的審美傾向
本文關(guān)鍵詞:論齊梁時駢儷文的審美傾向,,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齊梁是駢儷文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注重音聲之美,特別是"四聲"理論的運用強化了文章節(jié)奏的美感。隱逸之風促使人們特意關(guān)注和開掘山水之美。雖然逸樂歌舞之風甚囂塵上,但卻因歆慕、重視和擬作吳聲、西曲促使文風向自然、流麗方向轉(zhuǎn)化。又因去除了一味隸事的滯澀和板重,注重"自然英旨",一篇篇聲情流麗、圓融的短文,就掙脫束縛,脫穎而出了。作者不再有大的波瀾,即便是濃重的相思,也都以淡語出之,但情致深婉,娓娓動人,進而形成了南朝駢儷特有的清麗格調(diào)。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
【關(guān)鍵詞】: 駢儷文 審美傾向 成因 表現(xiàn)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審美意識通史”(11AZD052)
【分類號】:I207.22
【正文快照】: 整體上,宋、齊到隋,駢文的創(chuàng)作一直處于興盛、上升時期,齊梁是其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段。這一階段,沈約明確提出了“四聲”理論,時人也極度熱衷于寫作,《詩品·序》就言“才能勝衣,必甘心而馳鶩”,追求“新變”,甚且梁武帝也以隸事多少考校短長,一爭高下。無疑,這些都極大地促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太生;中國古代旅游文學中關(guān)于自然的審美傾向[J];求是學刊;1998年02期
2 張淑蓉;《第一俠義奇女傳》的審美傾向及其成因[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鄭涌,李宏翰,黃希庭;審美傾向初探[J];心理科學;1996年04期
4 孫德彪;;論魏晉文論重悲怨的審美傾向[J];現(xiàn)代語文;2006年08期
5 仲呈祥;冷視與偏見——評小說《清晨,三十分鐘》的審美傾向[J];當代文壇;1984年02期
6 余意明;倜侃——一種審美傾向[J];文藝爭鳴;1987年05期
7 易準 ,梁惠玲;戰(zhàn)斗抒豪情 高歌頌理想——試論《風雨太平洋》(第一部、第二部)的審美傾向[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2年03期
8 聶振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傾向[J];文藝研究;1997年06期
9 南翔;當下小說意義懸置的審美傾向[J];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10 閆首中;;寫生課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審美傾向研究[J];藝術(shù)教育;2007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日本愛知大學 周星;游牧民族審美傾向自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2 何琳娣;女性購衣秘訣[N];吉林日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蘇娜;論司馬遷愛奇[D];遼寧大學;2015年
2 楊e
本文編號:3960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9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