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間信仰與通俗文學(xué)的互動看五通神形象的演變
發(fā)布時間:2023-10-04 03:21
五通崇拜自唐代興起于徽州,而后隨著朝代更迭而廣泛傳播,明清以來,逐漸成為了中國江南地區(qū)最為興盛的民間信仰之一。細(xì)考五通信仰的流變,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無論是佛教或是道教,都曾經(jīng)參與到對五通形象、故事的建構(gòu)、傳播之中。兩宋期間,官方試圖通過冊封的方式,將其命名為"五顯",把它納入到正統(tǒng)的宗教譜系中,然而民間傳統(tǒng)的強(qiáng)大慣性及不同階層無意間的合力使得五通崇拜始終亦正亦邪,明清兩代歷經(jīng)官方的查禁亦未斷絕。五通形象又與華光菩薩黏連,并從人們耳熟能詳?shù)哪窟B救母故事中衍生出華光救太姥的故事,于是太姥信仰又與五通信仰相互扭結(jié),在這個過程中,民間信仰與通俗文學(xué)交互影響,《西游記》《南游記》等神魔小說及不同版本的《太姥寶卷》的流傳正是最典型的代表。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本文編號:3851212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本文編號:38512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85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