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困境:《北京政變》中的“中國形象”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3-10-01 23:58
王文顯劇作《北京政變》的最大意義,并不在于其戲劇寫作技巧。細讀文本并將其寫作活動和作品置于中西文化關(guān)系的語境中,就不難看出王文顯創(chuàng)作《北京政變》的意圖,是希望向美國觀眾呈現(xiàn)他眼中"真實"的中國形象,以此回應(yīng)西方中國形象話語,糾正西方大眾對中國的偏見、誤解。但當他以認可"停滯的帝國"這一西方建構(gòu)的中國形象為出發(fā)點時,他在展示"真實"的中國形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便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挑戰(zhàn)“停滯的帝國”的中國形象模式
二、從“停滯”走向“進步”的希望與難題
三、向西方表述中國的意義與困境
本文編號:3849690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挑戰(zhàn)“停滯的帝國”的中國形象模式
二、從“停滯”走向“進步”的希望與難題
三、向西方表述中國的意義與困境
本文編號:38496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84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