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記》在宋代的流傳與接受
發(fā)布時間:2023-07-25 03:01
在中國類書編纂史上,唐開元年間編纂的《初學記》具有重要的地位。《初學記》三十卷,是唐徐堅等人在玄宗的授意下奉命編纂的一部有益于皇子學詩作文的類書,其編輯體例和一般類書不同。四庫館臣稱之為“其例前為敘事,次為事對,末為詩文。其敘事雖雜取眾書,而次第若相連屬,與他類書獨殊”(1),可以說《初學記》是在吸取了其前各種重要類書特長基礎上匯并而成!冻鯇W記》成書的目的在于指導皇子“檢事綴文”,最初只在皇宮內流傳,至唐后期因戰(zhàn)亂的緣故,流傳到民間,但流傳尚不廣泛。經五代至宋,后蜀毋昭裔首刊《初學記》而流傳漸廣。《初學記》在宋代流傳大盛,北宋國子監(jiān)又重新刊印毋昭裔本《初學記》,這是《初學記》官方刊刻的唯一記載,F流傳最早的《初學記》刊本為南宋紹興十七年東陽崇川余四十三郎刊本。在宋代《初學記》已經成為文人所必讀書目之一,兩宋文人對《初學記》的接受呈現出較為繁盛狀況,其接受方式也呈現出多樣化,如至宋代發(fā)展較為成熟的別集校注、總集解題,以及類書等,都直接或間接的引用《初學記》的相關材料;在宋人一些筆記著作中也可看到對《初學記》褒貶不一的評價。這些都說明,《初學記》在宋代是一部流傳較廣,為宋人廣為接受的一部...
【文章頁數】: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類書與《初學記》
二、《初學記》研究綜述
三、本文的研究內容及意義
第一章 《初學記》在宋代的刊刻與流傳
第一節(jié) 《初學記》的成書、流出與初次刊印
一、《初學記》的成書
二、《初學記》的流出與初次刊印
第二節(jié) 《初學記》在宋代的版本考述
一、北宋國子監(jiān)刊本
二、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東陽崇川余四十三宅郎刊本
第三節(jié) 《初學記》在西北、西南地區(qū)的流傳
一、黑水城出土的《初學記》殘頁
二、大理國商賈至宋地求索《初學記》等書
第四節(jié) 《初學記》在域外的流傳——以日本、朝鮮為例
一、《初學記》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
二、朝鮮詩集《夾注名賢十抄詩》中所見《初學記》注文
第二章 宋代書籍對《初學記》的征引
第一節(jié) 宋代類書“或明或隱”的征引《初學記》
一、材料標明引自《初學記》
二、抄襲《初學記》而不言明
第二節(jié) 宋代集部作品“多形式”的征引《初學記》
一、文集校注稱引《初學記》,以資考證
二、文集解題化用《初學記》,補充材料
第三節(jié) 宋代書籍征引《初學記》的特點
第三章 宋人對《初學記》的認識與接受
第一節(jié) 受眾下移,《初學記》作為普通發(fā)蒙之書
一、鄭準對《初學記》的認識
二、宋人筆記、序跋中對《初學記》“發(fā)蒙”這一特性的認識
第二節(jié) 《初學記》可為“終身記”
一、“劉子儀”與《初學記》
二、劉筠推崇《初學記》的原因
第三節(jié) 《初學記》等類書不利于科舉選拔人才
一、歐陽修主張科舉考試不應讀《初學記》等類書
二、歐陽修反對《初學記》與其“詩文革新運動”的關系
第四節(jié) 劉克莊對《初學記》的評價與其應用間的矛盾
一、劉克莊對《初學記》的指摘
二、宋人對劉克莊作詩的評價
第五節(jié) 宋代不同層面對《初學記》的接受情況
一、官方層面:北宋國子監(jiān)刊印《初學記》即罷
二、宋代學者對《初學記》的接受利用的方式較多樣
三、宋代一般文人、書商對《初學記》認識的偏差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837037
【文章頁數】: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類書與《初學記》
二、《初學記》研究綜述
三、本文的研究內容及意義
第一章 《初學記》在宋代的刊刻與流傳
第一節(jié) 《初學記》的成書、流出與初次刊印
一、《初學記》的成書
二、《初學記》的流出與初次刊印
第二節(jié) 《初學記》在宋代的版本考述
一、北宋國子監(jiān)刊本
二、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東陽崇川余四十三宅郎刊本
第三節(jié) 《初學記》在西北、西南地區(qū)的流傳
一、黑水城出土的《初學記》殘頁
二、大理國商賈至宋地求索《初學記》等書
第四節(jié) 《初學記》在域外的流傳——以日本、朝鮮為例
一、《初學記》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
二、朝鮮詩集《夾注名賢十抄詩》中所見《初學記》注文
第二章 宋代書籍對《初學記》的征引
第一節(jié) 宋代類書“或明或隱”的征引《初學記》
一、材料標明引自《初學記》
二、抄襲《初學記》而不言明
第二節(jié) 宋代集部作品“多形式”的征引《初學記》
一、文集校注稱引《初學記》,以資考證
二、文集解題化用《初學記》,補充材料
第三節(jié) 宋代書籍征引《初學記》的特點
第三章 宋人對《初學記》的認識與接受
第一節(jié) 受眾下移,《初學記》作為普通發(fā)蒙之書
一、鄭準對《初學記》的認識
二、宋人筆記、序跋中對《初學記》“發(fā)蒙”這一特性的認識
第二節(jié) 《初學記》可為“終身記”
一、“劉子儀”與《初學記》
二、劉筠推崇《初學記》的原因
第三節(jié) 《初學記》等類書不利于科舉選拔人才
一、歐陽修主張科舉考試不應讀《初學記》等類書
二、歐陽修反對《初學記》與其“詩文革新運動”的關系
第四節(jié) 劉克莊對《初學記》的評價與其應用間的矛盾
一、劉克莊對《初學記》的指摘
二、宋人對劉克莊作詩的評價
第五節(jié) 宋代不同層面對《初學記》的接受情況
一、官方層面:北宋國子監(jiān)刊印《初學記》即罷
二、宋代學者對《初學記》的接受利用的方式較多樣
三、宋代一般文人、書商對《初學記》認識的偏差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8370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837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