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幼兒認知發(fā)展特征的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研究 ——以《小雞彩虹》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10-08 15:22
本文通過對目前國內幼兒動畫在播放平臺、播放作品、創(chuàng)作者和受眾等多個層面進行調查,發(fā)現目前我國幼兒動畫作品存在著受眾定位模糊、作品內容單一,創(chuàng)作者缺乏幼兒心理認知、作品內容與受眾斷層等嚴重問題。通過進一步分析發(fā)現,根本原因在于我國當前的幼兒動畫理論研究無法為動畫創(chuàng)作進行有效指導,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最有效手段是在動畫項目的劇本策劃與創(chuàng)作階段,充分研究受眾群體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展開策劃與創(chuàng)作工作。所以本文通過對幼兒心理認知和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的關聯性研究,通過對國內外3至6歲幼兒在心理認識特征方面的的研究成果,與動畫劇本策劃集創(chuàng)作充分結合。總結出在動畫劇本策劃在世界設定、角色設定、劇情設計等方面均能與幼兒的心理認知、性格分類、情緒認知、思維理解等方面相契合的針對性策劃,繼而進行幼兒動畫劇本的創(chuàng)作。最終將研究結果實踐應用于幼兒動畫項目《小雞彩虹》的劇本策劃與創(chuàng)作中。使該作品在動畫內容上,對幼兒的社會性培養(yǎng)、情緒情感培養(yǎng)、生活習慣培養(yǎng)、個性培養(yǎng)等方面起到輔助和促進的作用。
【文章頁數】: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對象及內容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4 研究思路與框架
第二章 幼兒動畫市場調研
2.1 市場概述
2.2 播放平臺調查
2.2.1 電視平臺以及備案項目
2.2.2 新媒體及移動終端平臺
2.3 幼兒動畫作品分析
2.3.1 國內作品分析
2.3.2 國外優(yōu)秀作品
2.4 劇作者及受眾調查
2.4.1 動畫編劇現狀調查
2.4.2 受眾家長問卷調查
2.5 調研分析報告
2.6 對設計選題的作用及意義
第三章 幼兒認知發(fā)展特征與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的關聯性研究
3.1 研究概述
3.1.1 動畫劇本理論的研究概況
3.1.2 幼兒認知發(fā)展的研究概況
3.1.3 幼兒認知發(fā)展特征與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的關聯性研究
3.2 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與幼兒動畫的世界觀設定
3.2.1 前期運算階段的泛靈化思維
3.2.2 幼兒動畫中的泛靈化世界觀
3.3 幼兒氣質類型理論與幼兒動畫角色性格設定
3.3.1 幼兒的五種氣質類型研究
3.3.2 《小雞彩虹》的性格設定
3.4 幼兒的情緒智力與幼兒動畫的故事設定
3.4.1 幼兒的情緒認知與健康情緒
3.4.2 《小雞彩虹》的情緒化設計
3.5 幼兒的認知負荷與劇情容量
3.6 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與臺詞設計
3.7 研究總結
第四章 《小雞彩虹》劇本創(chuàng)作報告
4.1 創(chuàng)作選題依據
4.2 故事及主題設計
4.3《小雞彩虹》的世界設定
4.4 劇本實例分析——《彈彈云》
4.4.1 劇本創(chuàng)作概述
4.4.2 劇本及劇情分析
4.4.3 受眾觀看記錄
4.4.4 第一季劇本大綱
4.5 創(chuàng)作總結與體會
第五章 總結報告
5.1 設計創(chuàng)作能力評價
5.2 課題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一)動漫頻道節(jié)目排播及受眾年齡調查表
附錄(二)國內動畫編劇創(chuàng)作現狀調查表
附錄(三)幼兒動畫受眾家長問卷調查表
附錄(四)作品節(jié)選——《彈彈云》
附錄(五)《小雞彩虹》觀看記錄表
附錄(六)《小雞彩虹》劇本大綱
附錄(七)獲獎
附錄(八)其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你讀懂N歲孩子[J]. 路易絲·埃姆斯,卡羅爾·哈柏. 基礎教育論壇. 2013(14)
[2]提高幼兒電視動畫質量的策略分析——兼論幼兒電視動畫的教育價值[J]. 關文旭,佟婷. 藝術教育. 2013(03)
[3]解析動畫片對幼兒心理正向發(fā)展的作用——從《花園寶寶》談起[J]. 洪牧. 當代電視. 2010(02)
[4]幻想世界觀與影視動漫創(chuàng)作[J]. 王凌軒. 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 2009(03)
[5]認知心理學視野中的認知負荷理論[J]. 楊心德,王小康.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7(03)
博士論文
[1]3-6歲幼兒健全人格發(fā)展的教育促進研究[D]. 金芳.遼寧師范大學 2014
[2]對話與融合—動畫藝術成人思維與兒童思維的對接研究[D]. 方明星.浙江大學 2012
[3]兒童文學的游戲精神[D]. 李學斌.上海師范大學 2010
[4]幼兒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關系的研究[D]. 武建芬.華東師范大學 2006
[5]3~9歲兒童氣質發(fā)展及其與個性相關因素關系的研究[D]. 劉文.遼寧師范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當前國產兒童動畫片的教育價值分析[D]. 周勤慧.湖南師范大學 2009
[2]3~5歲幼兒氣質情緒性對自尊水平的影響研究[D]. 胡日勒.遼寧師范大學 2009
[3]動畫片對幼兒交往能力影響的研究[D]. 路晨.西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87954
【文章頁數】: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對象及內容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4 研究思路與框架
第二章 幼兒動畫市場調研
2.1 市場概述
2.2 播放平臺調查
2.2.1 電視平臺以及備案項目
2.2.2 新媒體及移動終端平臺
2.3 幼兒動畫作品分析
2.3.1 國內作品分析
2.3.2 國外優(yōu)秀作品
2.4 劇作者及受眾調查
2.4.1 動畫編劇現狀調查
2.4.2 受眾家長問卷調查
2.5 調研分析報告
2.6 對設計選題的作用及意義
第三章 幼兒認知發(fā)展特征與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的關聯性研究
3.1 研究概述
3.1.1 動畫劇本理論的研究概況
3.1.2 幼兒認知發(fā)展的研究概況
3.1.3 幼兒認知發(fā)展特征與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的關聯性研究
3.2 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與幼兒動畫的世界觀設定
3.2.1 前期運算階段的泛靈化思維
3.2.2 幼兒動畫中的泛靈化世界觀
3.3 幼兒氣質類型理論與幼兒動畫角色性格設定
3.3.1 幼兒的五種氣質類型研究
3.3.2 《小雞彩虹》的性格設定
3.4 幼兒的情緒智力與幼兒動畫的故事設定
3.4.1 幼兒的情緒認知與健康情緒
3.4.2 《小雞彩虹》的情緒化設計
3.5 幼兒的認知負荷與劇情容量
3.6 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與臺詞設計
3.7 研究總結
第四章 《小雞彩虹》劇本創(chuàng)作報告
4.1 創(chuàng)作選題依據
4.2 故事及主題設計
4.3《小雞彩虹》的世界設定
4.4 劇本實例分析——《彈彈云》
4.4.1 劇本創(chuàng)作概述
4.4.2 劇本及劇情分析
4.4.3 受眾觀看記錄
4.4.4 第一季劇本大綱
4.5 創(chuàng)作總結與體會
第五章 總結報告
5.1 設計創(chuàng)作能力評價
5.2 課題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一)動漫頻道節(jié)目排播及受眾年齡調查表
附錄(二)國內動畫編劇創(chuàng)作現狀調查表
附錄(三)幼兒動畫受眾家長問卷調查表
附錄(四)作品節(jié)選——《彈彈云》
附錄(五)《小雞彩虹》觀看記錄表
附錄(六)《小雞彩虹》劇本大綱
附錄(七)獲獎
附錄(八)其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你讀懂N歲孩子[J]. 路易絲·埃姆斯,卡羅爾·哈柏. 基礎教育論壇. 2013(14)
[2]提高幼兒電視動畫質量的策略分析——兼論幼兒電視動畫的教育價值[J]. 關文旭,佟婷. 藝術教育. 2013(03)
[3]解析動畫片對幼兒心理正向發(fā)展的作用——從《花園寶寶》談起[J]. 洪牧. 當代電視. 2010(02)
[4]幻想世界觀與影視動漫創(chuàng)作[J]. 王凌軒. 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 2009(03)
[5]認知心理學視野中的認知負荷理論[J]. 楊心德,王小康.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7(03)
博士論文
[1]3-6歲幼兒健全人格發(fā)展的教育促進研究[D]. 金芳.遼寧師范大學 2014
[2]對話與融合—動畫藝術成人思維與兒童思維的對接研究[D]. 方明星.浙江大學 2012
[3]兒童文學的游戲精神[D]. 李學斌.上海師范大學 2010
[4]幼兒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關系的研究[D]. 武建芬.華東師范大學 2006
[5]3~9歲兒童氣質發(fā)展及其與個性相關因素關系的研究[D]. 劉文.遼寧師范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當前國產兒童動畫片的教育價值分析[D]. 周勤慧.湖南師范大學 2009
[2]3~5歲幼兒氣質情緒性對自尊水平的影響研究[D]. 胡日勒.遼寧師范大學 2009
[3]動畫片對幼兒交往能力影響的研究[D]. 路晨.西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879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68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