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之裕及其詩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5 09:02
本文關鍵詞:魯之裕及其詩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魯之裕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半生隱逸耕讀,半生仕宦沉浮,鰥寡、孤獨、貧病、舛厄一一體味,老來仍吟“觸目生憐因故我,到頭不改是初心”(《奉和吳大中丞試院偶題》),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詩人。魯之,F(xiàn)存詩二十卷,文集十五卷,另著有《經史提綱》《書法彀》《明詩鈔》《長蘆鹽法志》《下荊南道志》等,經史古文、書法繪畫、天文地理、治兵刑法、農田水利皆有涉獵,著述等身,也是一位極其多產的詩人。然而遺憾的是,因受文字獄牽累,魯之裕的作品被清廷禁毀,聲華不顯,鮮少為人所知。迄今學界對魯之裕的研究大多基于袁枚的《書魯亮儕》,集中在魯之裕的軼事與生平上,對其交游及詩歌研究仍有多處空白,本文從家世、交游、生平、詩歌內容分析及詩歌藝術分析等幾個方面綜合研究,以期補充魯之裕研究的空白之處。本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緒論部分詳述論文的研究目的與意義,總結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第一章主要考證魯之裕家世、生平與交游狀況,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魯之裕詩文做出補充與辯正。第二章主要是魯之裕詩歌內容分析,第一節(jié)概述魯之裕詩歌創(chuàng)作的整體情況與風貌,第二節(jié)具體從山水游記、田園隱逸與遣興述懷三個方面論述其詩歌內容。第三章主要是魯之裕詩歌藝術分析,第一節(jié)論述魯之裕的詩學主張,第二節(jié)圍繞“圓美紆徐”的總體特點分析魯之裕詩歌藝術特色,第三節(jié)論述魯之裕詩歌的藝術價值,主要集中在“乾坤失所人”的藝術形象及開拓詩境兩個方面。結語部分對論文總體情況作出總結,指出尚未解決的問題及論文不足之處。附錄部分附上魯之裕簡編年譜。
【關鍵詞】:魯之裕 生平 交游 詩歌內容 藝術特色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2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8-11
- 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與意義8-9
-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9-11
- 第一章 魯之裕的家世、生平與交游11-30
- 第一節(jié) 魯之裕家世考11
- 第二節(jié) 魯之裕生平考11-20
- 一、蠻煙瘴雨,刀俎鼎鑊二十年12-13
- 二、耕讀需郊,游冶酬唱又廿年13-15
- 三、蹉跎舉場,老病憂患十余年15-17
- 四、宦海奔波,鞠躬盡瘁是余生17-20
- 第三節(jié) 魯之裕交游考20-30
- 第二章 魯之裕詩歌題材與內容30-47
- 第一節(jié) 詩歌內容概述30
- 第二節(jié) 山水記游詩30-35
- 第三節(jié) 田園隱逸詩35-39
- 第四節(jié) 遣興述懷詩39-47
- 第三章 魯之裕詩歌藝術特色47-58
- 第一節(jié) 魯之的詩學主張47-49
- 一、書寫個性,主張創(chuàng)新47
- 二、結合個性,學習前人47-48
- 三、至情至性,本乎性靈48-49
- 四、即事要旨,觸境適情49
- 第二節(jié) 魯之裕詩歌的藝術特色49-52
- 一、曲筆紆回50
- 二、虛實相生50-51
- 三、推敲煉字51-52
- 四、華彩潤飾52
- 第三節(jié) 魯之裕詩歌的藝術價值與不足52-58
- 一、“乾坤失所人”的悲劇形象53-54
- 二、山水田園,開拓詩境54-55
- 三、水利詩,拓展詩歌題材55-56
- 四、魯之裕詩歌的局限與不足56-58
- 結語58-59
- 附錄:魯之裕年譜59-81
- 參考文獻81-84
- 致謝8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毅;;難摘的縣印[J];民間傳奇故事(A卷);2005年0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全;魯之裕及其詩歌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魯之裕及其詩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73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6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