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游”于遠:“神與物游”新解
發(fā)布時間:2022-01-11 05:25
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文學滋興,文學作品對自然空間的書寫蔚為大觀,"神與物游"在文學求"游"于自然的背景下應時而生。自然空間以及空間中的特定場域和意象為"神與物游"提供了空間承托。劉勰予"游"以"行遠"之力,在"神與物游"的運行模式中,主體與物的關(guān)系被重塑,主體之"神"在有限的、特定的空間中進行無限性運動,最終達到創(chuàng)作精神的絕對自由;同時,"神"與"物"得以在同一空間中互動,由此模糊了主體與外物之間的空間分離,消解了心內(nèi)之"神"與心外之"物"的界限和阻隔。
【文章來源】:江漢論壇.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神與物游”的前因———求“游”于自然
二、“神與物游”的生成空間———山水與江湖
三、動態(tài)中“神與物游”的空間構(gòu)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空間理論和文學空間[J]. 陸揚. 外國文學研究. 2004(04)
本文編號:3582176
【文章來源】:江漢論壇.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神與物游”的前因———求“游”于自然
二、“神與物游”的生成空間———山水與江湖
三、動態(tài)中“神與物游”的空間構(gòu)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空間理論和文學空間[J]. 陸揚. 外國文學研究. 2004(04)
本文編號:35821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58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