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曲不同形態(tài)曲牌研究 ——以[會河陽]、[念佛子]、[香柳娘]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2-12 06:05
曲牌是文學與音樂兩種形式完美融合的典范,也是中國古典戲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目前學術界對于曲牌的研究仍以宏觀領域為主,曲牌微觀領域的研究顯得較為薄弱。因此,對于曲牌個案的深入研究及規(guī)律探索顯得尤為緊要。南曲曲牌以清雅含蓄、宛轉悠揚而著稱,本文遴選[會河陽]、[念佛子]、[香柳娘]三支不同形態(tài)的南曲曲牌,從曲牌源頭進行考證,并從句式、板式與旋律三大范疇對三支曲牌及其變體格式進行全面梳理,旨在深入解析南曲不同形態(tài)曲牌之特征與流變規(guī)律,并試圖探究南曲曲牌流變之共性規(guī)律。[會河陽]曲牌作為單曲形態(tài)的代表曲牌,早在元代,已流傳并發(fā)展。《九宮正始》所收元代[會河陽]正、變格三曲表明,[會河陽]曲牌在保留曲牌正格主體特征的同時,變格也體現(xiàn)出個體的特性。進入明代,[會河陽]曲牌在多部劇作中被廣泛采用,其曲文句式已較元代產生較大變異,曲牌個性特征趨于主導。至于清代,[會河陽]曲牌句式與板式趨于規(guī)整,元代[會河陽]曲牌之共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留與回歸。同時,清代[會河陽]曲牌在曲文句式、板式與旋律方面均體現(xiàn)了高度的統(tǒng)一性。[會河陽]曲牌經歷了從傳承與發(fā)展并重、到廣泛流傳發(fā)展、再到逐漸統(tǒng)一回歸的流變歷程...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21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曲牌的界定以及在戲曲中的作用與地位
二、曲牌研究的現(xiàn)狀
三、研究重點、難點與章節(jié)設置
四、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突破
第一章 單曲形態(tài)之[會河陽]曲牌研究
第一節(jié) 《九宮正始》中的[會河陽]曲牌
第二節(jié) 《六十種曲》中的[會河陽]曲牌
第三節(jié) 《九宮大成》中的[會河陽]曲牌
第四節(jié) [會河陽]曲牌流變規(guī)律及其原因
第二章 同曲連用形態(tài)之[念佛子]曲牌研究
第一節(jié) [念佛子]曲牌格律析解
第二節(jié) [念佛子]曲牌板式析解
第三節(jié) [念佛子]曲牌旋律析解
第四節(jié) [念佛子]曲牌衍變規(guī)律及其原因
第三章 疊句形態(tài)之[香柳娘]曲牌研究
第一節(jié) 戲曲文獻中的[香柳娘]曲牌
第二節(jié) 近代各地方戲曲及器樂曲中的[香柳娘]曲牌
第三節(jié) [香柳娘]曲牌流變規(guī)律及原因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成果與獲得的榮譽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的曲學構建研究[J]. 李志遠. 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 2013(00)
[2]江西弋陽腔、青陽腔曲牌音樂之比較[J]. 周虹,龔白雪. 中國音樂. 2012(02)
[3]平調曲牌音樂特性初探[J]. 周來達. 文化藝術研究. 2010(03)
[4]昆曲曲牌結構規(guī)律研究[J]. 張藝. 臺州學院學報. 2010(02)
[5]曲牌音樂學習筆記之四(補遺篇)[J]. 于林青. 中國音樂. 2010(02)
[6]曲牌音樂學習筆記(續(xù)篇、終結篇)[J]. 于林青. 中國音樂. 2008(01)
[7]曲牌體音樂與詞曲文學關系之研究[J]. 鄭祖襄.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6)
[8]曲牌音樂學習筆記[J]. 于林青. 中國音樂. 2006(01)
[9]五聲音階旋律調式的判斷[J]. 鄒承瑞. 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 2002(02)
[10]論粵劇曲牌音樂的結構及其在唱腔中的運用[J]. 何平.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02(01)
博士論文
[1]明、清南音傳本曲牌研究[D]. 張兆穎.福建師范大學 2008
[2]《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研究[D]. 吳志武.上海音樂學院 2007
本文編號:3536140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21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曲牌的界定以及在戲曲中的作用與地位
二、曲牌研究的現(xiàn)狀
三、研究重點、難點與章節(jié)設置
四、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突破
第一章 單曲形態(tài)之[會河陽]曲牌研究
第一節(jié) 《九宮正始》中的[會河陽]曲牌
第二節(jié) 《六十種曲》中的[會河陽]曲牌
第三節(jié) 《九宮大成》中的[會河陽]曲牌
第四節(jié) [會河陽]曲牌流變規(guī)律及其原因
第二章 同曲連用形態(tài)之[念佛子]曲牌研究
第一節(jié) [念佛子]曲牌格律析解
第二節(jié) [念佛子]曲牌板式析解
第三節(jié) [念佛子]曲牌旋律析解
第四節(jié) [念佛子]曲牌衍變規(guī)律及其原因
第三章 疊句形態(tài)之[香柳娘]曲牌研究
第一節(jié) 戲曲文獻中的[香柳娘]曲牌
第二節(jié) 近代各地方戲曲及器樂曲中的[香柳娘]曲牌
第三節(jié) [香柳娘]曲牌流變規(guī)律及原因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成果與獲得的榮譽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的曲學構建研究[J]. 李志遠. 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 2013(00)
[2]江西弋陽腔、青陽腔曲牌音樂之比較[J]. 周虹,龔白雪. 中國音樂. 2012(02)
[3]平調曲牌音樂特性初探[J]. 周來達. 文化藝術研究. 2010(03)
[4]昆曲曲牌結構規(guī)律研究[J]. 張藝. 臺州學院學報. 2010(02)
[5]曲牌音樂學習筆記之四(補遺篇)[J]. 于林青. 中國音樂. 2010(02)
[6]曲牌音樂學習筆記(續(xù)篇、終結篇)[J]. 于林青. 中國音樂. 2008(01)
[7]曲牌體音樂與詞曲文學關系之研究[J]. 鄭祖襄.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6)
[8]曲牌音樂學習筆記[J]. 于林青. 中國音樂. 2006(01)
[9]五聲音階旋律調式的判斷[J]. 鄒承瑞. 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 2002(02)
[10]論粵劇曲牌音樂的結構及其在唱腔中的運用[J]. 何平.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02(01)
博士論文
[1]明、清南音傳本曲牌研究[D]. 張兆穎.福建師范大學 2008
[2]《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研究[D]. 吳志武.上海音樂學院 2007
本文編號:35361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53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