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區(qū)研究”的戰(zhàn)時現(xiàn)實主義——沙
發(fā)布時間:2021-11-26 08:13
<正>抗戰(zhàn)初期,沙汀夫婦、何其芳、卞之琳結伴,由成都出發(fā)北上延安。和大多數(shù)奔赴延安的青年一樣,他們也為"革命圣城"的空氣所吸引,但延安不是終點,此行的籌劃還與文學上的抱負相關,即希望從延安轉赴華北戰(zhàn)地,創(chuàng)作周立波《晉察冀邊區(qū)印象記》那樣的散文報告,"借以進一步喚醒國統(tǒng)區(qū)的廣大群眾,增強抗戰(zhàn)力量。"1結果,卞之琳獲準先行一步,參加"抗戰(zhàn)文藝工作團"奔赴晉東南,旅行途中及返歸之后,先后寫下了《第七七二團在太行山一帶》及其他詩文。沙汀與何其芳則一直等到魯藝文學系第一期
【文章來源】:文藝理論與批評.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1 頁
【文章目錄】:
一、“退卻”的意義
二、小說與“社區(qū)”
三、內外“應變”與新舊的“交代”
四、“壞蛋的知識”以外
五、“局內人”與“室中人”
六、新文學的戰(zhàn)時“重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深入生活”的難題——以《徐光耀日記》為中心的考察[J]. 程凱.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20(02)
[2]“流娼”、“新縣制”與“底層民眾”——沙汀《堪察加小景》解讀[J]. 唐文娟.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8(10)
[3]鄉(xiāng)村秘密社會的多種敘事——1940年代四川袍哥的文本解讀[J]. 王笛.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3)
本文編號:3519743
【文章來源】:文藝理論與批評.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1 頁
【文章目錄】:
一、“退卻”的意義
二、小說與“社區(qū)”
三、內外“應變”與新舊的“交代”
四、“壞蛋的知識”以外
五、“局內人”與“室中人”
六、新文學的戰(zhàn)時“重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深入生活”的難題——以《徐光耀日記》為中心的考察[J]. 程凱.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20(02)
[2]“流娼”、“新縣制”與“底層民眾”——沙汀《堪察加小景》解讀[J]. 唐文娟.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8(10)
[3]鄉(xiāng)村秘密社會的多種敘事——1940年代四川袍哥的文本解讀[J]. 王笛.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3)
本文編號:3519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51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