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平陽雜劇復音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31 04:29
復音詞的研究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且研究成果卓然。但是縱觀這些成果,也出現(xiàn)著一些問題,那就是對上古、中古著作的復音詞研究很多,但是對近代尤其是元代漢語的復音詞構(gòu)成及使用情況缺乏系統(tǒng)的分析和認識。因此筆者擬定以元代平陽地區(qū)的雜劇作品作為研究對象,試對此地區(qū)雜劇作家作品中所有的復音詞的構(gòu)成狀況進行一定的分析和闡述,并且嘗試對元代漢語的復音詞構(gòu)成狀況及特點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分為五個部分:首先,對元代平陽地區(qū)作家的雜劇作品的復音詞進行查找,并對其進行界定,對這些復音詞概貌做整體性描寫。其次,將雜劇中全部復音詞從語音構(gòu)詞和語法構(gòu)詞兩個方面進行分類,并同時統(tǒng)計出各種復音詞的總量,再計算出各類復音詞所占全部詞匯的比例,接下來再對雜劇中每一種復音詞的具體構(gòu)詞方式作出靜態(tài)描寫。然后在前面所研究的基礎(chǔ)之上對于這些雜劇中的復音詞的來源和其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歷時的發(fā)展演變情況進行探究。最后,根據(jù)前人的研究成果,將這些復音詞與《漢語大詞典》中所收條目進行對比研究,為《漢語大詞典》作書證補充。并且在結(jié)語部分將雜劇的復音詞構(gòu)成狀況及特點置于縱向的對比中,從而總結(jié)出元代平陽地區(qū)雜劇復音詞的結(jié)構(gòu)特點以及漢語詞匯...
【文章來源】:內(nèi)蒙古大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現(xiàn)狀
(四)研究方法及語料來源
一、平陽雜劇復音詞的判定標準及其概貌
(一)元代平陽雜劇復音詞的判定標準
(二)元代平陽雜劇復音詞的概貌
二、平陽雜劇復音詞的語音構(gòu)詞
(一)非重疊式復音詞
(二)重疊式復音詞
三、平陽雜劇復音詞的語法構(gòu)詞
(一)聯(lián)合式
(二)偏正式
(三)補充式
(四)支配式
(五)主謂式
(六)附加式
(七)綜合式
四、平陽雜劇復音詞的歷史考察
(一)平陽雜劇復音詞的歷史來源
(二)平陽雜劇復音詞的歷史流變
五、平陽雜劇復音詞對辭書編纂的價值
(一)《漢語大詞典》對平陽雜劇復音詞的收錄情況
(二)平陽雜劇復音詞對《漢語大詞典》的訂補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遼代的娛樂活動——從朝陽遼常遵化墓出土的圍棋說起[J]. 周穎. 大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 2017(00)
[2]《元刊雜劇三十種》三音節(jié)詞構(gòu)詞研究[J]. 晁瑞.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6)
[3]《元刊雜劇三十種》并列式復音詞研究[J]. 周錫純. 語文學刊. 2010(17)
[4]《元刊雜劇三十種》單純詞研究[J]. 周錫純. 語文學刊. 2010(04)
[5]元明曲文中ABC式形容詞的形成[J]. 石鋟.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6)
[6]專書復音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艾紅娟. 齊魯學刊. 2008(03)
[7]古漢語復音詞研究綜述[J]. 王寶珠. 現(xiàn)代語文. 2006(08)
[8]試論《元曲選》中的動詞重疊[J]. 殷曉明. 古漢語研究. 2005(04)
[9]從敦煌變文多音詞看近代漢語復音化的趨勢[J]. 陳明娥. 敦煌學輯刊. 2005(01)
[10]論中古漢語詞尾“當”[J]. 蔣宗許. 古漢語研究. 2004(02)
博士論文
[1]元明清漢語詞綴發(fā)展演變史研究[D]. 王丹.蘇州大學 2015
[2]元刊雜劇復字詞匯研究[D]. 曲麗瑋.南開大學 2010
[3]元曲詞綴研究[D]. 褚福俠.山東大學 2007
[4]唐代傳奇詞匯研究[D]. 劉進.四川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樸通事諺解》詞匯研究[D]. 牛琳.內(nèi)蒙古大學 2018
[2]《蒙古秘史》總譯新詞研究[D]. 王宇.內(nèi)蒙古大學 2017
[3]《原本老乞大》口語詞研究[D]. 任莉.內(nèi)蒙古大學 2016
[4]元代白話碑文詞匯研究[D]. 賈燕京.內(nèi)蒙古大學 2016
[5]《元曲選》重疊式詞語研究[D]. 畢嬌嬌.西北師范大學 2016
[6]《春秋》詞匯研究[D]. 劉莉.四川師范大學 2016
[7]元雜劇ABB重疊式語義特征研究[D]. 王心霞.湖北師范學院 2015
[8]《西廂記》詞匯研究[D]. 高吉利.廣州大學 2013
[9]《元曲選》三音詞研究[D]. 王紅美.暨南大學 2010
[10]《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重疊形容詞研究[D]. 蔣浩然.蘇州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374194
【文章來源】:內(nèi)蒙古大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現(xiàn)狀
(四)研究方法及語料來源
一、平陽雜劇復音詞的判定標準及其概貌
(一)元代平陽雜劇復音詞的判定標準
(二)元代平陽雜劇復音詞的概貌
二、平陽雜劇復音詞的語音構(gòu)詞
(一)非重疊式復音詞
(二)重疊式復音詞
三、平陽雜劇復音詞的語法構(gòu)詞
(一)聯(lián)合式
(二)偏正式
(三)補充式
(四)支配式
(五)主謂式
(六)附加式
(七)綜合式
四、平陽雜劇復音詞的歷史考察
(一)平陽雜劇復音詞的歷史來源
(二)平陽雜劇復音詞的歷史流變
五、平陽雜劇復音詞對辭書編纂的價值
(一)《漢語大詞典》對平陽雜劇復音詞的收錄情況
(二)平陽雜劇復音詞對《漢語大詞典》的訂補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遼代的娛樂活動——從朝陽遼常遵化墓出土的圍棋說起[J]. 周穎. 大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 2017(00)
[2]《元刊雜劇三十種》三音節(jié)詞構(gòu)詞研究[J]. 晁瑞.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6)
[3]《元刊雜劇三十種》并列式復音詞研究[J]. 周錫純. 語文學刊. 2010(17)
[4]《元刊雜劇三十種》單純詞研究[J]. 周錫純. 語文學刊. 2010(04)
[5]元明曲文中ABC式形容詞的形成[J]. 石鋟.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6)
[6]專書復音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艾紅娟. 齊魯學刊. 2008(03)
[7]古漢語復音詞研究綜述[J]. 王寶珠. 現(xiàn)代語文. 2006(08)
[8]試論《元曲選》中的動詞重疊[J]. 殷曉明. 古漢語研究. 2005(04)
[9]從敦煌變文多音詞看近代漢語復音化的趨勢[J]. 陳明娥. 敦煌學輯刊. 2005(01)
[10]論中古漢語詞尾“當”[J]. 蔣宗許. 古漢語研究. 2004(02)
博士論文
[1]元明清漢語詞綴發(fā)展演變史研究[D]. 王丹.蘇州大學 2015
[2]元刊雜劇復字詞匯研究[D]. 曲麗瑋.南開大學 2010
[3]元曲詞綴研究[D]. 褚福俠.山東大學 2007
[4]唐代傳奇詞匯研究[D]. 劉進.四川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樸通事諺解》詞匯研究[D]. 牛琳.內(nèi)蒙古大學 2018
[2]《蒙古秘史》總譯新詞研究[D]. 王宇.內(nèi)蒙古大學 2017
[3]《原本老乞大》口語詞研究[D]. 任莉.內(nèi)蒙古大學 2016
[4]元代白話碑文詞匯研究[D]. 賈燕京.內(nèi)蒙古大學 2016
[5]《元曲選》重疊式詞語研究[D]. 畢嬌嬌.西北師范大學 2016
[6]《春秋》詞匯研究[D]. 劉莉.四川師范大學 2016
[7]元雜劇ABB重疊式語義特征研究[D]. 王心霞.湖北師范學院 2015
[8]《西廂記》詞匯研究[D]. 高吉利.廣州大學 2013
[9]《元曲選》三音詞研究[D]. 王紅美.暨南大學 2010
[10]《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重疊形容詞研究[D]. 蔣浩然.蘇州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3741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37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