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幻象敘事之斷裂生成——重讀張恨水長篇小說《啼笑因緣》
發(fā)布時間:2021-08-28 04:52
張恨水長篇小說《啼笑因緣》講述了主人公樊家樹與三位女性之間的情愛糾葛。小說在主人公情感關(guān)系的處理上,有意設置了姻緣難成的曲折情節(jié),實際上暗含的是"姻緣"難成的文化、社會"因緣"。整部作品表層似在講述愛情故事,實際上其指涉又遠遠超越了一般通俗小說的愛情敘事框架。小說在介入不同階層對話可能性的過程中,闡釋了彼時社會生活中姻緣幻象的斷裂生成。具體而言,幻象敘事之斷裂生成于審美定位、情感期待、價值理念三個層面。
【文章來源】:現(xiàn)代中文學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審美定位斷裂形成“姻緣”幻象
二、情感期待斷裂形成“姻緣”幻象
三、價值理念斷裂形成“姻緣”幻象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張恨水小說“紅顏薄命”敘事的美學特色[J]. 胡蔚蘅. 東岳論叢. 2010(08)
本文編號:3367832
【文章來源】:現(xiàn)代中文學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審美定位斷裂形成“姻緣”幻象
二、情感期待斷裂形成“姻緣”幻象
三、價值理念斷裂形成“姻緣”幻象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張恨水小說“紅顏薄命”敘事的美學特色[J]. 胡蔚蘅. 東岳論叢. 2010(08)
本文編號:33678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36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