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子》研究述略
發(fā)布時間:2021-08-26 21:55
《燕丹子》是以戰(zhàn)國末期,強秦將吞并燕國為歷史背景,敘寫了燕太子丹為雪秦恥、拯救國祚,延請刺客荊軻去秦國行刺秦王,終致失敗的悲劇故事!堆嗟ぷ印返某蓵甏,一直是學界討論的熱點。該書《漢書·藝文志》無載,至《隋書·經(jīng)籍志》始有著錄,故關(guān)于《燕丹子》成書年代的探討,莫衷一是。綜合起來,主要有“戰(zhàn)國說”、“秦漢說”、“東漢說”,直至更晚的“隋代說”等觀點。記載“荊軻刺秦王”事件的漢畫像石材料與《燕丹子》之間的關(guān)系及《燕丹子》與《史記·荊軻傳》孰先孰后,這兩個問題是探討《燕丹子》成書年代的關(guān)鍵。歷來研究者在研究《燕丹子》時,多從其與《史記·荊軻傳》的語言風格、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甚或更為詳細的文本比較入手,而對記載“荊軻刺秦王”故事的漢畫像石與《燕丹子》之間的關(guān)系則語焉不詳。本文首先以大量相關(guān)文獻的細致閱讀為基礎(chǔ),通過梳理歷代有關(guān)《燕丹子》的文獻著錄材料,對《燕丹子》所記載的“荊軻刺秦王”故事的流傳演變,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考索與辨析。這樣不僅有助于我們在更好地理解《燕丹子》這部作品,且其考鏡源流之功亦有助于我們對《燕丹子》這一部文學作品的醞釀、產(chǎn)生、發(fā)展與回落的歷史有更深的體認。其次,《史記·荊軻...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 緒論
(一) 選題緣由
(二) 《燕丹子》研究現(xiàn)狀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 《燕丹子》的著錄與版本流傳
(一) 著錄問題
(二) 《燕丹子》的版本流傳
三 與《史記·荊軻傳》之關(guān)系比較
(一) “荊軻刺秦王”故事的流傳與演變
(二) 關(guān)于《燕丹子》成書年代的討論
(三) 《燕丹子》與《史記·荊軻傳》之關(guān)系比較
(四) 《燕丹子》對《史記·荊軻傳》的吸收與演變
四 《燕丹子》小說家筆法研究及影響
(一) 神異化幻想:不同于官方史志的細節(jié)描寫
(二) 對比性夸張:人物形象的對比描寫與刻畫
(三) 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目錄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燕丹子》考論[J]. 杜志強. 文獻. 2015(05)
[2]《燕丹子》與《史記·荊軻傳》之關(guān)系[J]. 張海明.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6)
[3]《燕丹子》考辨[J]. 馬振方.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1)
[4]《燕丹子》考辨[J]. 馬振方.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預印本. 2009(01)
[5]《燕丹子》簡論[J]. 劉軍,陳大遠. 綏化學院學報. 2008(01)
[6]周氏《涉筆》考[J]. 仝衛(wèi)敏.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7(01)
[7]《燕丹子》成書時代及其文體考[J]. 孫晶.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1(02)
[8]《燕丹子》簡論[J]. 王天海.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S1)
[9]《燕丹子》辨析[J]. 侯忠義.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3(05)
[10]《燕丹子》成書的時代及在我國小說發(fā)展史上的地位[J]. 霍松林. 文學遺產(chǎn). 1982(04)
本文編號:3365040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 緒論
(一) 選題緣由
(二) 《燕丹子》研究現(xiàn)狀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 《燕丹子》的著錄與版本流傳
(一) 著錄問題
(二) 《燕丹子》的版本流傳
三 與《史記·荊軻傳》之關(guān)系比較
(一) “荊軻刺秦王”故事的流傳與演變
(二) 關(guān)于《燕丹子》成書年代的討論
(三) 《燕丹子》與《史記·荊軻傳》之關(guān)系比較
(四) 《燕丹子》對《史記·荊軻傳》的吸收與演變
四 《燕丹子》小說家筆法研究及影響
(一) 神異化幻想:不同于官方史志的細節(jié)描寫
(二) 對比性夸張:人物形象的對比描寫與刻畫
(三) 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目錄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燕丹子》考論[J]. 杜志強. 文獻. 2015(05)
[2]《燕丹子》與《史記·荊軻傳》之關(guān)系[J]. 張海明.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6)
[3]《燕丹子》考辨[J]. 馬振方.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1)
[4]《燕丹子》考辨[J]. 馬振方.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預印本. 2009(01)
[5]《燕丹子》簡論[J]. 劉軍,陳大遠. 綏化學院學報. 2008(01)
[6]周氏《涉筆》考[J]. 仝衛(wèi)敏.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7(01)
[7]《燕丹子》成書時代及其文體考[J]. 孫晶.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1(02)
[8]《燕丹子》簡論[J]. 王天海.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S1)
[9]《燕丹子》辨析[J]. 侯忠義.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3(05)
[10]《燕丹子》成書的時代及在我國小說發(fā)展史上的地位[J]. 霍松林. 文學遺產(chǎn). 1982(04)
本文編號:33650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36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