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諸子》文體批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4 11:49
《文心雕龍·諸子》研究了周初至東晉的諸子之文。劉勰以文體為視角探賾鉤深,辨明諸子的文體性質,區(qū)分諸子文體與其他文體,探究諸子文體的源流與演變,從文章整體去臧否評騭,提煉其文學辭章藝術精華。在文體種類繁多和文體批評自覺的魏晉南北朝,以文體來論述各類文章已是當時非常活躍的一種研究角度,因此劉勰藉由文體來批評諸子之文實為是一種應然現(xiàn)象。本文主要分五章展開論述:第一章是緒論,通過分析總結現(xiàn)代研究者對古代“文體”這一概念的表述,明確本文的文體批評研究是將“文體”建立在“文章整體”的認識基礎上;綜述了《諸子》篇文體研究的現(xiàn)狀,并簡述本文在構思上的創(chuàng)新點;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研究《文心雕龍·諸子》的“尊經(jīng)”批評。首先,從文體層面探討了劉勰的“尊經(jīng)”思想,其內(nèi)涵包括以經(jīng)為宗、雅麗特征、文體范式。在“尊經(jīng)”的文體批評思想下,劉勰從文體性質、文體風格、文體地位三方面,闡明諸子的性質是“入道見志”,辨明了諸子風格的雅正華采,確立了諸子文體的崇高地位。第三章研究《文心雕龍·諸子》的辨體批評。劉勰在《諸子》中的辨體批評分成以“才”辨體和以“時”辨體兩種模式。以“才”辨體是從創(chuàng)作主體出發(fā),以圣人與賢人才力...
【文章來源】: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何為古代的“文體”
1.2 前人研究情況綜述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諸子》篇中的“尊經(jīng)”批評
2.1 “尊經(jīng)”批評的思想內(nèi)涵
2.1.1 經(jīng)書在文體層面的崇高地位
2.1.2 經(jīng)書具有雅麗的文體特征
2.1.3 經(jīng)書是文章的文體范式
2.2 “尊經(jīng)”批評下的諸子文體特征
2.2.1 “尊體”批評下的諸子文體性質:入道見志
2.2.2 “尊經(jīng)”批評下的諸子文體地位:枝條五經(jīng)
2.2.3 “尊經(jīng)”批評下的諸子文體風格:雅正華采
第3章 《諸子》篇中的辨體批評
3.1 辨體批評之以“才”辨體
3.1.1 “英才特達,則炳曜垂文”
3.1.2 “圣賢并世,而經(jīng)子異流”
3.2 辨體批評之以“時”辨體
3.2.1 六國以前的諸子文體:“自開戶牖”
3.2.2 兩漢以后的諸子文體:“類多依采”
第4章 《諸子》篇中的文體生命意識批評
4.1 諸子文體發(fā)軔的生命基調:經(jīng)國治世
4.1.1 “上古遺語”的體用特征
4.1.2 “余文遺事”的文體價值
4.2 諸子文體價值的生命意識
4.2.1 “太上立德,其次立言”:立言不朽
4.2.2 “身與時舛,志共道申”:名逾金石
第5章 《諸子》篇對后世諸子批評的影響
5.1 “學家之壯觀”:諸子獨特氣象之評的影響
5.2 “百氏之華采”:諸子文學特色之評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辨騷》是一篇文學意義上的《宗經(jīng)》[J]. 劉淮南. 河北學刊. 2017(06)
[2]先秦三大群體的“立言”與文章學[J]. 胡大雷.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1)
[3]子書崛起與書籍變革[J]. 劉光裕. 文史哲. 2016(05)
[4]再論劉勰《文心雕龍》的辨體理論體系[J]. 任競澤.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5]中國古代辨體理論批評論綱[J]. 任競澤. 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2)
[6]《文心雕龍》文體通義[J]. 鄧國光.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1)
[7]“立言不朽”:從個人到朝廷文化建設——兼論文士身份的定位[J]. 胡大雷. 學術月刊. 2016(01)
[8]論《文心雕龍·諸子》中的子學觀[J]. 董立婕. 雞西大學學報. 2015(06)
[9]《漢志·諸子略》與先秦至漢代諸子學的發(fā)展[J]. 張瑋,高威.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5)
[10]《文心雕龍·諸子》篇的特殊地位[J]. 楊曉琴.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10)
碩士論文
[1]《文心雕龍》征引諸子文獻考[D]. 羅薔薇.華中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59934
【文章來源】: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何為古代的“文體”
1.2 前人研究情況綜述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諸子》篇中的“尊經(jīng)”批評
2.1 “尊經(jīng)”批評的思想內(nèi)涵
2.1.1 經(jīng)書在文體層面的崇高地位
2.1.2 經(jīng)書具有雅麗的文體特征
2.1.3 經(jīng)書是文章的文體范式
2.2 “尊經(jīng)”批評下的諸子文體特征
2.2.1 “尊體”批評下的諸子文體性質:入道見志
2.2.2 “尊經(jīng)”批評下的諸子文體地位:枝條五經(jīng)
2.2.3 “尊經(jīng)”批評下的諸子文體風格:雅正華采
第3章 《諸子》篇中的辨體批評
3.1 辨體批評之以“才”辨體
3.1.1 “英才特達,則炳曜垂文”
3.1.2 “圣賢并世,而經(jīng)子異流”
3.2 辨體批評之以“時”辨體
3.2.1 六國以前的諸子文體:“自開戶牖”
3.2.2 兩漢以后的諸子文體:“類多依采”
第4章 《諸子》篇中的文體生命意識批評
4.1 諸子文體發(fā)軔的生命基調:經(jīng)國治世
4.1.1 “上古遺語”的體用特征
4.1.2 “余文遺事”的文體價值
4.2 諸子文體價值的生命意識
4.2.1 “太上立德,其次立言”:立言不朽
4.2.2 “身與時舛,志共道申”:名逾金石
第5章 《諸子》篇對后世諸子批評的影響
5.1 “學家之壯觀”:諸子獨特氣象之評的影響
5.2 “百氏之華采”:諸子文學特色之評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辨騷》是一篇文學意義上的《宗經(jīng)》[J]. 劉淮南. 河北學刊. 2017(06)
[2]先秦三大群體的“立言”與文章學[J]. 胡大雷.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1)
[3]子書崛起與書籍變革[J]. 劉光裕. 文史哲. 2016(05)
[4]再論劉勰《文心雕龍》的辨體理論體系[J]. 任競澤.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5]中國古代辨體理論批評論綱[J]. 任競澤. 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2)
[6]《文心雕龍》文體通義[J]. 鄧國光.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1)
[7]“立言不朽”:從個人到朝廷文化建設——兼論文士身份的定位[J]. 胡大雷. 學術月刊. 2016(01)
[8]論《文心雕龍·諸子》中的子學觀[J]. 董立婕. 雞西大學學報. 2015(06)
[9]《漢志·諸子略》與先秦至漢代諸子學的發(fā)展[J]. 張瑋,高威.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5)
[10]《文心雕龍·諸子》篇的特殊地位[J]. 楊曉琴.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10)
碩士論文
[1]《文心雕龍》征引諸子文獻考[D]. 羅薔薇.華中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599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35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