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使風俗淳”——從李雙雙們出發(fā)的“集體化”再認識
發(fā)布時間:2021-07-20 13:36
<正>一、"新義理"十七年文學中,李準的創(chuàng)作素以能"及時反映現(xiàn)實"著稱。其農(nóng)村題材小說隨1953年后的農(nóng)業(yè)集體化進程同步展開,每部作品或多或少有一個清晰可辨的政策主題和宣導方向1,看上去帶有較濃的"寫政策""跟形勢"意味。這使得同時期的評論會特別根據(jù)其配合形勢的深淺判斷其價值,稱贊作品的"及時""有效"2。反過來,這又成了新時期后認為其創(chuàng)作圖解政治,喪失文學獨立性,流于政治宣傳品的依據(jù)。特別當很多當年被大力贊頌的"新鮮事物"、政策導向以失敗告終時,李準當初為之鼓與呼的文字似乎就成了一種不光彩的記錄3。
【文章來源】:文藝理論與批評.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33 頁
【文章目錄】:
一、“新義理”
二、“集體化”的癥結(jié)
三、梁生寶與李雙雙:兩種構(gòu)成性
四、“楊排風”式的“新人”
五、“傻”的構(gòu)造:新人如何能既“新”又“美”
六、探索新的構(gòu)成方式
本文編號:3292924
【文章來源】:文藝理論與批評.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33 頁
【文章目錄】:
一、“新義理”
二、“集體化”的癥結(jié)
三、梁生寶與李雙雙:兩種構(gòu)成性
四、“楊排風”式的“新人”
五、“傻”的構(gòu)造:新人如何能既“新”又“美”
六、探索新的構(gòu)成方式
本文編號:32929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29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