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金瓶梅》音樂史料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07-18 15:07
《金瓶梅》是我國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雖寫大宋實指大明,用刻薄辛辣的筆法將整個明朝中后期的社會風貌展現(xiàn)無余,猶如一幅緩緩鋪開的風俗長卷。在這幅長卷中,活躍著各類人群,有權(quán)臣高官,有販夫走卒,有虔婆女妓,有姑子沙彌,每一類都被作者描繪的有血有肉入木三分,而熟悉音樂的人亦能從中發(fā)現(xiàn)眾多的樂人、樂象。本文將從探析音樂史料的目的出發(fā)從“樂人”、“戲曲歌唱”、“佛樂”、“音樂素養(yǎng)”四個部分對《金瓶梅》中的樂象展開研究。在緒論部分主要闡述了該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現(xiàn)狀和研究方法。在第一部分中,筆者將“樂人”的概念加以限定并論述了研究《金瓶梅》中樂人的重要意義,又將書中出現(xiàn)的眾多樂人一一統(tǒng)計、列出詳情,分析了他們的社會地位、生存狀態(tài)以及收入情況。第二部分,筆者匯總了《金瓶梅》中出現(xiàn)的各類戲曲、散曲,通過“類型”、“作用”、“運用場景”等分類方法,對其中的樂曲進行歸納總結(jié),以求更準確地找出戲曲、散曲在明朝中后期市民生活中的地位。第三部分,筆者將散落在字里行間的佛樂逐個找出做成表格,對照六朝的唱導、唐朝的俗講展開對比分析,以探求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又通過書中對佛樂的描寫研究了明朝中后期整個佛樂的發(fā)展...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研究《金瓶梅》音樂史料的目的
(二) 研究現(xiàn)狀
(三) 《金瓶梅》的研究方法
一、《金瓶梅》中的樂人
(一) 樂人概念與樂人研究意義
(二) 《金瓶梅》中的樂人概況
(三) 《金瓶梅》中的樂人社會狀況分析
二、《金瓶梅》中的民間戲曲歌唱
(一) 《金瓶梅》中的戲曲
(二) 《金瓶梅》中戲曲類別分析
(三) 《金瓶梅》中的散曲
三、《金瓶梅》中的佛教音樂
(一) 《金瓶梅》中佛教音樂概況
(二) 從俗講到宣卷
(三) 明代佛樂與社會生活
四、《金瓶梅》中重要人物的音樂素養(yǎng)
(一) 西門慶的音樂素養(yǎng)
(二) 吳月娘的音樂素養(yǎng)
(三) 潘金蓮的音樂素養(yǎng)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梨園研究[J]. 王東明. 戲劇叢刊. 2013(01)
[2]曲表心聲:《金瓶梅》的詞曲敘事[J]. 付善明. 明清小說研究. 2011(04)
[3]明代宮廷音樂管理體制及其時代特征[J]. 黃敏學,葉鍵. 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1(03)
[4]漫議《金瓶梅》中的唱曲兒[J]. 龐安超,陳霞.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8(06)
[5]《金瓶梅》所描寫的佛教文藝——宣卷[J]. 楊子華. 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02)
[6]略論《金瓶梅》對戲曲的援用及其價值[J]. 張進德. 明清小說研究. 2004(04)
[7]《金瓶梅詞話》的詞曲及其藝術(shù)價值[J]. 毛小曼.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3(03)
[8]樂籍制度的畸變期考述[J]. 項陽.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01(04)
[9]從《金瓶梅詞話》看明代中后期市民音樂的流行及其型態(tài)[J]. 陳四海,閆增山.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95(04)
[10]有關(guān)唐代“俗講”的兩份資料[J]. 田青. 中國音樂學. 1995(02)
博士論文
[1]《金瓶梅》藝術(shù)論要[D]. 霍現(xiàn)俊.首都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明代音樂經(jīng)濟研究[D]. 張晨捷.浙江師范大學 2016
[2]《金瓶梅》中的娼妓研究[D]. 鐘筱佩.青島大學 2015
[3]明代寶卷研究[D]. 歐陽予倩.南京大學 2014
[4]《金瓶梅》與佛教[D]. 陳思.湖南師范大學 2013
[5]明清通俗小說中的民間樂人[D]. 劉芳芳.溫州大學 2013
[6]明代的樂戶[D]. 楊麗麗.遼寧師范大學 2009
[7]論寶卷及其演變[D]. 傅暮蓉.中央音樂學院 2004
本文編號:3289819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研究《金瓶梅》音樂史料的目的
(二) 研究現(xiàn)狀
(三) 《金瓶梅》的研究方法
一、《金瓶梅》中的樂人
(一) 樂人概念與樂人研究意義
(二) 《金瓶梅》中的樂人概況
(三) 《金瓶梅》中的樂人社會狀況分析
二、《金瓶梅》中的民間戲曲歌唱
(一) 《金瓶梅》中的戲曲
(二) 《金瓶梅》中戲曲類別分析
(三) 《金瓶梅》中的散曲
三、《金瓶梅》中的佛教音樂
(一) 《金瓶梅》中佛教音樂概況
(二) 從俗講到宣卷
(三) 明代佛樂與社會生活
四、《金瓶梅》中重要人物的音樂素養(yǎng)
(一) 西門慶的音樂素養(yǎng)
(二) 吳月娘的音樂素養(yǎng)
(三) 潘金蓮的音樂素養(yǎng)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梨園研究[J]. 王東明. 戲劇叢刊. 2013(01)
[2]曲表心聲:《金瓶梅》的詞曲敘事[J]. 付善明. 明清小說研究. 2011(04)
[3]明代宮廷音樂管理體制及其時代特征[J]. 黃敏學,葉鍵. 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1(03)
[4]漫議《金瓶梅》中的唱曲兒[J]. 龐安超,陳霞.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8(06)
[5]《金瓶梅》所描寫的佛教文藝——宣卷[J]. 楊子華. 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02)
[6]略論《金瓶梅》對戲曲的援用及其價值[J]. 張進德. 明清小說研究. 2004(04)
[7]《金瓶梅詞話》的詞曲及其藝術(shù)價值[J]. 毛小曼.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3(03)
[8]樂籍制度的畸變期考述[J]. 項陽.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01(04)
[9]從《金瓶梅詞話》看明代中后期市民音樂的流行及其型態(tài)[J]. 陳四海,閆增山.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95(04)
[10]有關(guān)唐代“俗講”的兩份資料[J]. 田青. 中國音樂學. 1995(02)
博士論文
[1]《金瓶梅》藝術(shù)論要[D]. 霍現(xiàn)俊.首都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明代音樂經(jīng)濟研究[D]. 張晨捷.浙江師范大學 2016
[2]《金瓶梅》中的娼妓研究[D]. 鐘筱佩.青島大學 2015
[3]明代寶卷研究[D]. 歐陽予倩.南京大學 2014
[4]《金瓶梅》與佛教[D]. 陳思.湖南師范大學 2013
[5]明清通俗小說中的民間樂人[D]. 劉芳芳.溫州大學 2013
[6]明代的樂戶[D]. 楊麗麗.遼寧師范大學 2009
[7]論寶卷及其演變[D]. 傅暮蓉.中央音樂學院 2004
本文編號:3289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28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