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小說的歷史觀
發(fā)布時間:2021-04-12 17:55
李銳是中國當代文壇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小說將歷史作為表現(xiàn)對象,歷史敘事既是小說的主體內(nèi)容,也是作家設計小說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李銳有著獨特而鮮明的歷史觀,他更注重歷史背后的社會文化內(nèi)涵,往往將具體的歷史事件轉(zhuǎn)換為精神現(xiàn)象加以表現(xiàn),探尋歷史生成、發(fā)展的內(nèi)部動因。同時,李銳的歷史觀并非借助主觀意志強加于情節(jié)、人物之上,而是隱藏在歷史敘事與個人敘事的縫隙間。論文采用文本細讀與社會學分析兩種手段,剖析李銳小說的歷史觀。論文分為四章。第一章,主要考察李銳的小說對于歷史的選材,以及作者、敘述者在小說中的位置,闡明李銳的小說切入歷史的角度。第二章,主要圍繞李銳在進行歷史敘事時所采取的結(jié)構(gòu)方式,凸顯出李銳小說的歷史整體觀。第三章,探討李銳小說中歷史敘事的內(nèi)在動力,它既是小說敘事的結(jié)構(gòu)方式,也是李銳歷史觀的內(nèi)在體現(xiàn)。第四章,重點闡述李銳小說中的歷史隱喻與超隱喻,這是李銳小說歷史敘事的核心,代表著李銳小說的核心價值。論文旨在通過對李銳小說歷史觀的研究,闡明李銳的創(chuàng)作在當代文學中的特殊意義,發(fā)掘其被忽略的價值,填補李銳小說研究中的空白,同時也為當代文學的歷史書寫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范式。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本的歷史與經(jīng)驗的歷史
第一節(jié) 作為事件的歷史
第二節(jié) 作為經(jīng)歷的歷史
第三節(jié) 作為過去經(jīng)驗之重演的歷史
第二章 歷史敘事的結(jié)構(gòu)方式
第一節(jié) 片段與整體
第二節(jié) 顛覆歷史的規(guī)律性
第三節(jié) 彰顯歷史的偶然性
第三章 歷史敘事的內(nèi)部動力
第一節(jié) 理性的失效
第二節(jié) 非理性的狂歡
第三節(jié) 理性與非理性的相互轉(zhuǎn)化
第四章 歷史敘事的隱喻與超隱喻
第一節(jié) 革命與創(chuàng)世
第二節(jié) 啟蒙與救世
第三節(jié) 歷史與神話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當文化成為信仰以后——《張馬丁的第八天》的基督教敘事[J]. 王本朝. 南方文壇. 2016(05)
[2]文化扭結(jié)中的此岸寓言——讀李銳的《張馬丁的第八天》[J]. 翟永明,王曉晨. 大連大學學報. 2014(05)
[3]革命與啟蒙的糾葛——論李銳筆下的張仲銀形象[J]. 陶東風.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4(10)
[4]張仲銀是啟蒙知識分子嗎——重讀李銳《萬里無云》[J]. 陶東風. 中國圖書評論. 2014(08)
[5]生命況味的執(zhí)著追問——論李銳小說人物的“處境說”[J]. 王芳.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4(07)
[6]神話與“反神化”的大眾——李銳《人間》中的大眾形象與社會轉(zhuǎn)型[J]. 翟永明.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3)
[7]論李銳小說創(chuàng)作中呈現(xiàn)出的歷史態(tài)度[J]. 王芳.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4(05)
[8]荒唐的革命鬧劇與民間的“文革”世相——評李銳的《無風之樹》[J]. 陶東風. 南方文壇. 2014(03)
[9]曠世的絕望 個體的悲涼——讀李銳《張馬丁的第八天》[J]. 傅書華. 文藝爭鳴. 2013(01)
[10]李銳:從“尋根”走向“后尋根”[J]. 周引莉.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1)
博士論文
[1]生命的表達與存在的追問[D]. 翟永明.山東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論李銳小說的歷史意識與敘事方式[D]. 李存.山東師范大學 2014
[2]論李銳小說的民間書寫[D]. 楊占富.西南大學 2013
[3]李銳小說的歷史敘述[D]. 任俊楠.遼寧師范大學 2013
[4]李銳小說的歷史書寫[D]. 李婧.華中科技大學 2011
[5]生命困境的執(zhí)著追問[D]. 彭迎.鄭州大學 2011
[6]沉重的敘事與意義的探尋[D]. 賀進.山東師范大學 2011
[7]論李銳小說中的倫理敘事[D]. 李建芳.西南大學 2011
[8]在孤獨中行走——李銳論[D]. 沙秀娟.蘇州大學 2010
[9]李銳小說中的革命歷史[D]. 孔曉音.中國海洋大學 2010
[10]質(zhì)疑與反思——李銳小說解讀[D]. 李志婧.揚州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133723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本的歷史與經(jīng)驗的歷史
第一節(jié) 作為事件的歷史
第二節(jié) 作為經(jīng)歷的歷史
第三節(jié) 作為過去經(jīng)驗之重演的歷史
第二章 歷史敘事的結(jié)構(gòu)方式
第一節(jié) 片段與整體
第二節(jié) 顛覆歷史的規(guī)律性
第三節(jié) 彰顯歷史的偶然性
第三章 歷史敘事的內(nèi)部動力
第一節(jié) 理性的失效
第二節(jié) 非理性的狂歡
第三節(jié) 理性與非理性的相互轉(zhuǎn)化
第四章 歷史敘事的隱喻與超隱喻
第一節(jié) 革命與創(chuàng)世
第二節(jié) 啟蒙與救世
第三節(jié) 歷史與神話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當文化成為信仰以后——《張馬丁的第八天》的基督教敘事[J]. 王本朝. 南方文壇. 2016(05)
[2]文化扭結(jié)中的此岸寓言——讀李銳的《張馬丁的第八天》[J]. 翟永明,王曉晨. 大連大學學報. 2014(05)
[3]革命與啟蒙的糾葛——論李銳筆下的張仲銀形象[J]. 陶東風.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4(10)
[4]張仲銀是啟蒙知識分子嗎——重讀李銳《萬里無云》[J]. 陶東風. 中國圖書評論. 2014(08)
[5]生命況味的執(zhí)著追問——論李銳小說人物的“處境說”[J]. 王芳.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4(07)
[6]神話與“反神化”的大眾——李銳《人間》中的大眾形象與社會轉(zhuǎn)型[J]. 翟永明.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3)
[7]論李銳小說創(chuàng)作中呈現(xiàn)出的歷史態(tài)度[J]. 王芳.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4(05)
[8]荒唐的革命鬧劇與民間的“文革”世相——評李銳的《無風之樹》[J]. 陶東風. 南方文壇. 2014(03)
[9]曠世的絕望 個體的悲涼——讀李銳《張馬丁的第八天》[J]. 傅書華. 文藝爭鳴. 2013(01)
[10]李銳:從“尋根”走向“后尋根”[J]. 周引莉.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1)
博士論文
[1]生命的表達與存在的追問[D]. 翟永明.山東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論李銳小說的歷史意識與敘事方式[D]. 李存.山東師范大學 2014
[2]論李銳小說的民間書寫[D]. 楊占富.西南大學 2013
[3]李銳小說的歷史敘述[D]. 任俊楠.遼寧師范大學 2013
[4]李銳小說的歷史書寫[D]. 李婧.華中科技大學 2011
[5]生命困境的執(zhí)著追問[D]. 彭迎.鄭州大學 2011
[6]沉重的敘事與意義的探尋[D]. 賀進.山東師范大學 2011
[7]論李銳小說中的倫理敘事[D]. 李建芳.西南大學 2011
[8]在孤獨中行走——李銳論[D]. 沙秀娟.蘇州大學 2010
[9]李銳小說中的革命歷史[D]. 孔曉音.中國海洋大學 2010
[10]質(zhì)疑與反思——李銳小說解讀[D]. 李志婧.揚州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1337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13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