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中“桃”和“桑”的審美意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7 12:40
《詩經(jīng)》是一個意蘊生動的藝術(shù)世界,開啟了中國寄情于物的審美風(fēng)尚。它塑造出了眾多靈動的植物意象,這些典型植物意象同時具有幽深的美學(xué)含義,它們凝聚了先民的審美趣味、影響了文人的審美意識萌芽、開啟了中國獨有的植物審美意境乃至奠定了整個民族的審美性格。因此以審美的眼光去審讀《詩經(jīng)》中的植物意象,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中國美學(xué)文化的精魂。然而籠統(tǒng)的概括植物審美意境不能盡顯它的魅力,又礙于篇幅限制,因此本文以桃樹和桑樹的形象為切入點,上溯原始神話和宗教崇拜,中尋社會風(fēng)尚和道德禮制,下啟文人藝術(shù)和審美風(fēng)尚,逐步深入,力求探究“桃”和“!钡男蜗笤凇对娊(jīng)》中積淀的審美意蘊。結(jié)合民族文化的積淀和對文本的解讀,剖析出此二者在《詩經(jīng)》中的形象刻畫與情感表現(xiàn),審度“桃”意象中生命的靈動與美的情懷以及桃花審美意象特征的形成,同時思忖“!币庀笾兴拿褡鍖徝涝偷囊饬x以及它所蘊含的淳樸生活之美與凄冷含蓄之境。最后,從歷史的角度去體味《詩經(jīng)》中“桃”和“!钡膶徝酪庀笤谡麄藝術(shù)文學(xué)史中的流變和創(chuàng)新。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xué)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二、國內(nèi)同類課題研究現(xiàn)狀
三、國外同類課題研究現(xiàn)狀
四、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和寫作思路
第一章 《詩經(jīng)》中“桃”和“!钡男蜗蟾琶
第一節(jié) 《詩經(jīng)》中“桃”和“!钡奈幕菰
一、以農(nóng)為本——周人的時代精神
二、敬神祭祖——祭祀風(fēng)俗的影響
三、幽以傳情——婚戀民俗之風(fēng)
第二節(jié) 《詩經(jīng)》中對的“桃”與“!钡拿鑼
一、《詩經(jīng)》中對“桃”的描寫和刻畫
二、《詩經(jīng)》中對“!钡拿鑼懞涂坍
第三節(jié) 、從《詩經(jīng)》中“桃”和“!钡男蜗罂磁d象的美學(xué)意義
一、興象是文化的象征符號
二、興象體現(xiàn)出感物而動的審美情感
本章小結(jié)
第二章 《詩經(jīng)》中“桃”的審美意象研究
第一節(jié) 對“桃”的審美認識的形成
第二節(jié) 、《詩經(jīng)》中“桃”的審美意蘊
一、春臨希冀之美
二、盎然生命之美
三、愛情和樂之美
四、深邃幽遠之美
第三節(jié) 、《詩經(jīng)》中桃花的審美特征的形成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詩經(jīng)》中“!钡膶徝酪庀笱芯
第一節(jié) 、蠶桑崇拜文化的演變以及對“!钡膶徝酪庀蟮挠绊
第二節(jié) 、《詩經(jīng)》中“!毙蜗蟮膶徝涝
一、生命之源
二、桑女形象
三、男女之愛
四、家鄉(xiāng)寄思
第三節(jié) 、《詩經(jīng)》中“!钡膶徝酪馓N
一、質(zhì)樸純真之美
二、生命活力之美
三、悲傷凄涼之美
四、含蓄靈動之美
本章總結(jié)
第四章 “桃”和“!睂徝酪庀蟮逆幼兗捌鋵笫赖挠绊
第一節(jié) 、《詩經(jīng)》中“桃”的審美意象在后世的嬗變
一、“桃李”審美意象在后世藝術(shù)中嬗變
二、桃花的審美含義的流變
三、“人面桃花”審美意象的生成
第二節(jié) 、《詩經(jīng)》中“桑”的審美意象的嬗變
一、農(nóng)事主題中“!钡膶徝酪庀箧幼
二、桑園愛情的審美意象轉(zhuǎn)變
三、與“!毕嚓P(guān)的審美對象的發(fā)展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語
表一:《詩經(jīng)》中含有桃的詩句和象征意的表格統(tǒng)計
表二:《詩經(jīng)》中含有桑的詩句和象征意的表格統(tǒng)計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的學(xué)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桑林”意象的源起及其在《詩經(jīng)》中的反映[J]. 江林昌. 文史哲. 2013(05)
[2]巫:人文知識分子的原型及其衍變[J]. 尤西林. 文史哲. 1996(04)
[3]傳統(tǒng)詩歌與農(nóng)業(yè)社會[J]. 胡曉明. 文學(xué)遺產(chǎn). 1987(02)
[4]殷代的蠶桑和絲織[J]. 胡厚宣. 文物. 1972(11)
博士論文
[1]植物意象研究[D]. 賈軍.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 2011
本文編號:3103529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xué)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二、國內(nèi)同類課題研究現(xiàn)狀
三、國外同類課題研究現(xiàn)狀
四、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和寫作思路
第一章 《詩經(jīng)》中“桃”和“!钡男蜗蟾琶
第一節(jié) 《詩經(jīng)》中“桃”和“!钡奈幕菰
一、以農(nóng)為本——周人的時代精神
二、敬神祭祖——祭祀風(fēng)俗的影響
三、幽以傳情——婚戀民俗之風(fēng)
第二節(jié) 《詩經(jīng)》中對的“桃”與“!钡拿鑼
一、《詩經(jīng)》中對“桃”的描寫和刻畫
二、《詩經(jīng)》中對“!钡拿鑼懞涂坍
第三節(jié) 、從《詩經(jīng)》中“桃”和“!钡男蜗罂磁d象的美學(xué)意義
一、興象是文化的象征符號
二、興象體現(xiàn)出感物而動的審美情感
本章小結(jié)
第二章 《詩經(jīng)》中“桃”的審美意象研究
第一節(jié) 對“桃”的審美認識的形成
第二節(jié) 、《詩經(jīng)》中“桃”的審美意蘊
一、春臨希冀之美
二、盎然生命之美
三、愛情和樂之美
四、深邃幽遠之美
第三節(jié) 、《詩經(jīng)》中桃花的審美特征的形成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詩經(jīng)》中“!钡膶徝酪庀笱芯
第一節(jié) 、蠶桑崇拜文化的演變以及對“!钡膶徝酪庀蟮挠绊
第二節(jié) 、《詩經(jīng)》中“!毙蜗蟮膶徝涝
一、生命之源
二、桑女形象
三、男女之愛
四、家鄉(xiāng)寄思
第三節(jié) 、《詩經(jīng)》中“!钡膶徝酪馓N
一、質(zhì)樸純真之美
二、生命活力之美
三、悲傷凄涼之美
四、含蓄靈動之美
本章總結(jié)
第四章 “桃”和“!睂徝酪庀蟮逆幼兗捌鋵笫赖挠绊
第一節(jié) 、《詩經(jīng)》中“桃”的審美意象在后世的嬗變
一、“桃李”審美意象在后世藝術(shù)中嬗變
二、桃花的審美含義的流變
三、“人面桃花”審美意象的生成
第二節(jié) 、《詩經(jīng)》中“桑”的審美意象的嬗變
一、農(nóng)事主題中“!钡膶徝酪庀箧幼
二、桑園愛情的審美意象轉(zhuǎn)變
三、與“!毕嚓P(guān)的審美對象的發(fā)展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語
表一:《詩經(jīng)》中含有桃的詩句和象征意的表格統(tǒng)計
表二:《詩經(jīng)》中含有桑的詩句和象征意的表格統(tǒng)計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的學(xué)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桑林”意象的源起及其在《詩經(jīng)》中的反映[J]. 江林昌. 文史哲. 2013(05)
[2]巫:人文知識分子的原型及其衍變[J]. 尤西林. 文史哲. 1996(04)
[3]傳統(tǒng)詩歌與農(nóng)業(yè)社會[J]. 胡曉明. 文學(xué)遺產(chǎn). 1987(02)
[4]殷代的蠶桑和絲織[J]. 胡厚宣. 文物. 1972(11)
博士論文
[1]植物意象研究[D]. 賈軍.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 2011
本文編號:31035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10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