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祖餞活動與別情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4 11:06
祖餞活動源于先秦為送人遠行而舉行的祭祀儀式,經(jīng)歷了兩漢到初盛唐的發(fā)展,中唐時期在沿襲的基礎上有了新的變化,作于祖餞場合表達離別之情的別情詩也因而產(chǎn)生了新的發(fā)展。本文針對中唐祖餞活動和別情詩展開論述,意欲還原中唐祖餞活動的具體情形、闡述祖餞活動影響下的別情詩創(chuàng)作以及這一時期別情詩的整體特點。論文共分成四個部分,共三章,F(xiàn)將每一部分內(nèi)容簡要介紹如下:緒論,對中唐祖餞活動及別情詩的研究狀況進行回顧。從唐代別情詩通論、中唐別情詩專論及祖餞活動與別情詩關系三個方面梳理相關研究成果。明確本文研究的目的、意義和方法,為后續(xù)行文進行鋪墊。第一章,梳理中唐祖餞活動的大體情形。先簡要回顧中唐以前祖餞活動的發(fā)展歷程,后從官方與私人兩個角度,對文獻中所記載的中唐祖餞活動進行梳理,進一步明確祖餞活動中的賦詩情況和具體情形,從整體上把握中唐祖餞活動與賦詩之間的關系。第二章,主要探討中唐別情詩的創(chuàng)作情況。首先對中唐之前的別情詩進行簡要回顧,并概述本階段的創(chuàng)作情況。按照藝術風格分成以大歷十才子為代表的前期和以韓孟詩派、元白詩派為代表的后期進行分析,考察大歷詩人對別情詩創(chuàng)作模式化、元白詩派對別情詩語言通俗化的影響。第三...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21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關于唐代別情詩的研究
二、中唐別情詩專論
三、祖餞活動及其與別情詩關系之研究
四、本文研究的目的、意義及方法
第一章 中唐祖餞活動考
第一節(jié) 中唐之前祖餞活動發(fā)展概述
第二節(jié) 中唐祖餞活動與賦詩情況考
一、中唐官方祖餞活動及賦詩情況考
二、中唐私人祖餞活動及賦詩情況考
第二章 中唐別情詩創(chuàng)作的分期及創(chuàng)新
第一節(jié) 中唐別情詩源流及發(fā)展
一、中唐別情詩溯源
二、中唐別情詩概述
第二節(jié) 中唐別情詩的分期
一、中唐前期別情詩創(chuàng)作
二、中唐后期別情詩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中唐別情詩的創(chuàng)新
一、大歷詩人對別情詩創(chuàng)作模式的創(chuàng)新
二、元白詩派對別情詩語言風格的創(chuàng)新
第三章 中唐祖餞活動對別情詩的影響
第一節(jié) 祖餞活動對別情詩內(nèi)容情感的影響
一、祖餞時間與景物描寫
二、祖餞緣由與別情基調(diào)
三、祖餞對象與情感內(nèi)涵
第二節(jié) 祖餞活動對別情詩藝術特色的影響
一、祖餞性質(zhì)與語言風格
二、祖餞規(guī)模與結(jié)構(gòu)模式
三、祖餞心境與意象選擇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唐代送別詩情感特征初探[J]. 趙建建.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 2016(04)
[2]淺析唐代送別詩對祖道儀式的繼承與發(fā)展[J]. 晏芳.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6(02)
[3]論張祜的送別詩[J]. 黃少娜. 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 2016(06)
[4]論唐代離別詩中的情感類型[J]. 陳曉超. 參花(上). 2016(06)
[5]論唐代送人赴任詩的風土書寫[J]. 張興茂. 天中學刊. 2016(02)
[6]試論唐人送別詩中的“淚”意象[J]. 陳澤森. 名作欣賞. 2015(35)
[7]唐代別情詩與祖餞活動研究述評[J]. 劉懷榮,李寶霞. 東方論壇. 2015(04)
[8]大歷詩人的送別詩與杜甫大歷時期送別詩意象比較[J]. 黃曉瑜.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5(06)
[9]秦漢時期出行風俗的成因及影響研究[J]. 韓琳琳. 蘭臺世界. 2015(09)
[10]試論唐人送別詩中的審美風范[J]. 李小茜. 名作欣賞. 2014(35)
碩士論文
[1]盛唐祖餞活動與別情詩研究[D]. 梅燕妮.青島大學 2017
[2]“大歷十才子”送別詩初探[D]. 葉卉.湖北師范學院 2015
[3]先秦漢魏晉祖餞活動與餞別詩研究[D]. 黨薇薇.青島大學 2013
[4]初唐祖餞活動與別情詩考論[D]. 李寶霞.青島大學 2013
[5]秦漢時期出行風俗研究[D]. 張桂桂.蘭州大學 2013
[6]祖道活動與祖餞詩歌研究[D]. 孔哲.青島大學 2012
[7]中晚唐送別詩研究[D]. 左英英.遼寧大學 2011
[8]唐長安送別詩與灞柳文化[D]. 孔祥俊.西北大學 2010
[9]唐代離別詩的意象研究[D]. 田蕊.延邊大學 2010
[10]韓翃及其詩歌研究[D]. 邢振霞.曲阜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082056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21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關于唐代別情詩的研究
二、中唐別情詩專論
三、祖餞活動及其與別情詩關系之研究
四、本文研究的目的、意義及方法
第一章 中唐祖餞活動考
第一節(jié) 中唐之前祖餞活動發(fā)展概述
第二節(jié) 中唐祖餞活動與賦詩情況考
一、中唐官方祖餞活動及賦詩情況考
二、中唐私人祖餞活動及賦詩情況考
第二章 中唐別情詩創(chuàng)作的分期及創(chuàng)新
第一節(jié) 中唐別情詩源流及發(fā)展
一、中唐別情詩溯源
二、中唐別情詩概述
第二節(jié) 中唐別情詩的分期
一、中唐前期別情詩創(chuàng)作
二、中唐后期別情詩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中唐別情詩的創(chuàng)新
一、大歷詩人對別情詩創(chuàng)作模式的創(chuàng)新
二、元白詩派對別情詩語言風格的創(chuàng)新
第三章 中唐祖餞活動對別情詩的影響
第一節(jié) 祖餞活動對別情詩內(nèi)容情感的影響
一、祖餞時間與景物描寫
二、祖餞緣由與別情基調(diào)
三、祖餞對象與情感內(nèi)涵
第二節(jié) 祖餞活動對別情詩藝術特色的影響
一、祖餞性質(zhì)與語言風格
二、祖餞規(guī)模與結(jié)構(gòu)模式
三、祖餞心境與意象選擇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唐代送別詩情感特征初探[J]. 趙建建.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 2016(04)
[2]淺析唐代送別詩對祖道儀式的繼承與發(fā)展[J]. 晏芳.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6(02)
[3]論張祜的送別詩[J]. 黃少娜. 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 2016(06)
[4]論唐代離別詩中的情感類型[J]. 陳曉超. 參花(上). 2016(06)
[5]論唐代送人赴任詩的風土書寫[J]. 張興茂. 天中學刊. 2016(02)
[6]試論唐人送別詩中的“淚”意象[J]. 陳澤森. 名作欣賞. 2015(35)
[7]唐代別情詩與祖餞活動研究述評[J]. 劉懷榮,李寶霞. 東方論壇. 2015(04)
[8]大歷詩人的送別詩與杜甫大歷時期送別詩意象比較[J]. 黃曉瑜.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5(06)
[9]秦漢時期出行風俗的成因及影響研究[J]. 韓琳琳. 蘭臺世界. 2015(09)
[10]試論唐人送別詩中的審美風范[J]. 李小茜. 名作欣賞. 2014(35)
碩士論文
[1]盛唐祖餞活動與別情詩研究[D]. 梅燕妮.青島大學 2017
[2]“大歷十才子”送別詩初探[D]. 葉卉.湖北師范學院 2015
[3]先秦漢魏晉祖餞活動與餞別詩研究[D]. 黨薇薇.青島大學 2013
[4]初唐祖餞活動與別情詩考論[D]. 李寶霞.青島大學 2013
[5]秦漢時期出行風俗研究[D]. 張桂桂.蘭州大學 2013
[6]祖道活動與祖餞詩歌研究[D]. 孔哲.青島大學 2012
[7]中晚唐送別詩研究[D]. 左英英.遼寧大學 2011
[8]唐長安送別詩與灞柳文化[D]. 孔祥俊.西北大學 2010
[9]唐代離別詩的意象研究[D]. 田蕊.延邊大學 2010
[10]韓翃及其詩歌研究[D]. 邢振霞.曲阜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0820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082056.html